雲南青花的產生,與元末明初大量中原地區的漢人進入雲南屯軍有密切關係。雲南位於今日中國的西南邊陲,與內地的交通往來不易,雖有少量來自內地的陶瓷傳入雲南地區,但難以滿足龐大的需求,加上當地富含製作青花必須的鈷料,這樣的背景下催生了特殊風格的雲南青花產品。
玉溪、建水等地的窯場是雲南青花的主要產地,燒製地方性日用器皿,碗盤居多,亦有立體的玉壺春瓶及罐類。雲南青花使用的釉含鐵量高,在鐵元素的浸滲下,青花所覆蓋的透明釉呈色接近青瓷釉,造成藍色花紋或線條色澤暗淡、偏灰,也常因釉的流動性大導致鈷料暈散。其所繪紋飾而言,有別于典型青花瓷的細緻亮麗;它們畫風粗獷,有一種自然流暢之感,紋樣內容有限,絕大多數明顯仿自景德鎮青花瓷,隨著時間推移逐步簡化,這樣相對單存的發展,在青花發展史上亦可謂別具一格。
青花纏枝牡丹罐
中國 雲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