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台灣窯業概論

臺灣近現代窯業中,北投與鶯歌扮演重要的角色。日治時期日本人在北投貴子坑溪附近發現了品質優良的白色黏土,即所謂的北投土,後在此設廠燒窯。北投窯業的主要資金與技術皆來自日本,如青花鶴紋碗製作所使用的型紙印花技術,在明治時期曾大量使用於陶瓷裝飾上,並在日治時期傳入臺灣。以型紙印花的方式能夠達到大量生產的效果,有利於商業需求。北投窯業與後來的鶯歌窯業具有部分承襲的關係,因為北投窯後來有許多陶工前往鶯歌發展,將北投的製陶技術以及產品特色帶到鶯歌,並在日治末期起逐漸取代北投窯業對臺灣的重要性。

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後,來自日本的型紙原料進口中斷,新移民帶來新的技術、材料,使得臺灣陶瓷碗盤的裝飾技法發展越趨多樣,例如利用印章或轉寫紙為工具的轉印裝飾、手繪的折枝花卉紋樣、版畫噴繪技法以及後來閃光釉的出現。工匠利用蘸上色料的印章在坯體上蓋上圖案,如線紋、鳥紋、鶴紋、竹紋、山紋、雞紋、櫻花紋等,還有反映常民祈福心理的「福」或「祿」字,或是有濃厚慶賀色彩的「壽」或「囍」字。


青花福字線紋碗

台灣 北投或鶯歌
年代|20世紀前期至1970年代以前尺寸|口徑16公分/高6.7公分收藏者|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

型紙印花技術

型紙印花是用防水紙張,鏤刻下所需的圖樣後,以青花釉藥刷過圖樣紙型而形成印花的一種技法。由於圖樣紙型製作方式不利於長線條的表現,多是斷續的短線條與點組成。由於器身是立體而非平面,紙型覆於器身上時需彎曲,或有時因未紙型尺寸無法覆蓋整個器身,需分成二至三面刷印,而容易發生紙型位移的問題,所以時或在作品中可見印花偏差,首尾相接不齊,或是有重覆疊印道的痕跡,由此也可以觀察到紙型相接的部分。日本在明治時期曾大量使用於陶瓷飲食器裝飾上,而後於日治時期傳入臺灣。但臺灣無法自行製作圖樣紙型,必須向日本訂購。以型紙繪飾產生印花裝飾的方式能夠達到大量生產的效果,有利於大量生產製造的商業需求。

青花型紙印花鶴紋碗

台灣 北投
年代|1922-1943年尺寸|口徑12.5公分/高5.5公分收藏者|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王淑津女士捐贈)

青花型紙印花福壽字紋碗

日本 四國砥部
年代|明治時期(1868-1912)尺寸|口徑11公分/高5.7公分收藏者|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王淑津女士捐贈)


展品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