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伊斯蘭


歐洲瓷器的起源

1478年,義大利佛羅倫斯共和國執政 Lorenzo de' Medici (1449-1492) 收到埃及蘇丹致贈中國青花瓷。對當時歐洲人而言,中國青花瓷透明、堅硬、光澤、細緻質感,是「前所未見」的存在。梅迪奇 (Medici) 家族開始收藏中國青花瓷,更進而進行實驗,終於1575年,在 Francesco I de' Medici (Grand Duke of Tuscany, 1541-1587) 贊助下,成功仿燒出「梅迪奇青花 (Medici Porcelain)」,此被視為是歐洲對中國青花瓷第一次成功仿造。

15世紀末葡萄牙開通從歐洲經印度洋直達東亞航線,揭開大航海時代序幕,16世紀初對中國下第一筆陶瓷訂單 (First Order);1565年西班牙從歐洲經中美洲殖民地直達遠東的 Manila Galleon 航線成立,亦進口中國青花瓷。160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 (VOC) 成立,奪取葡、西航線,大量輸入中國青花瓷至歐洲。

整個十七世紀,歐洲各國王侯熱衷收藏中國青花,探索青花瓷燒造的秘密,直到德國薩克森選侯 — 強者奧古斯都 (Augustus II the Strong, 1670-1733) 統治時期,由煉金師Johann Friedrich Bottger (1682-1719) 與數學家 Ehrenfried Walther von Tschirnhaus (1651-1708),於1709年共同研發出燒造高溫白瓷的秘密。從1710至1750年間,此機密為強者奧古斯都所屬之薩克森 (Saxony) 地區壟斷。1750年代以後,燒製機密外流到歐洲其他國家,開啟歐洲各地精緻瓷業蓬勃發展至今。

青花Booths花口柳葉紋碟

英國 蘇格蘭北史丹福郡
年代|1912-1948年尺寸|口徑14.7公分收藏者|私人收藏

銅板轉印技術

銅版轉印,是將設計圖樣刻於銅版上(Copper plate),將其顏料附著於銅版印製在薄紙(tissue paper)或是明膠版(glue bat)上,再轉印至陶瓷器物上。

銅版轉印技術出現於1751年,由英國伯明罕(Birmingham)銅版雕刻家羅伯.翰考克(Robert Hancock, 1730-1817)所發明,起初是印製在小型的鼻煙盒(snuff box)或是香瓶(scent bottle)上,但為了重複印製相同的圖案在瓷器或是琺瑯瓷上,因此發明了此一技法。1756年因倫敦巴特西(Battersea)工廠關閉後,此技術被帶到伍斯特(Worcester)工廠,由於手工繪製需要大量的勞工和成本,在伍斯特工廠的Dr. John Wall(1708-1776, 英國)接受了翰考克的提議,將轉印技術應用於陶瓷製作,翌年翰考克製作了第一張銅版蝕刻並以黑色顏料印製圖樣於陶瓷上。在1750年代轉印技術僅能進行釉上彩的印製,直至1760年代後轉印技術才發展出釉下彩的技術。


修復作品

青花銅板轉印野玫瑰圖紋盤

英國
年代|19世紀尺寸|口徑18.5公分/高2公分收藏者|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團隊名稱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中臺灣修護營運中心

此瓷盤在 Turner-Walker 教授的帶領修復工作。該物件依照博物館修復倫理進行保存維護工作,針對現役狀況及環境揀選合適的修復材料,努力延長物件的使用和維護,同時降低未來人為意外造成的嚴重損傷,並維持觀賞時的整體美感。


麥森瓷器

德國薩克森選侯——強王奧古斯都二世(Augustus II the Strong, 1670-1733)時期,擁有當時傲視歐洲高達數萬件的中國及日本陶瓷的收藏,提供在燒製高溫硬瓷模仿學習,終於在1709年,由煉金師 Johann Friedrich Bottger(1682-1719)與數學家 Ehrenfried Walther von Tschirnhaus(1651-1708),在麥森(Meissen)研發出高溫白瓷的燒造秘密,包括高嶺土的發現以及能夠達到攝氏 1300-1400 度的燒窯結構等,並掌握中國青花瓷及日本伊萬里瓷的形式、紋飾、釉色及技法。從1710至1750年間,德國麥森壟斷生產,更超越其模仿的對象——東方瓷器,以嶄新的藝術表現手法,開創新器類,如陶瓷雕塑等。1750年代以後,燒造高溫硬瓷的機密開始外流,促成歐洲各地精緻瓷業的蓬勃發展,進而取代中國青花瓷,佔據全球陶瓷奢侈品的地位,直至今日。



青花藍洋蔥花口淺盤

德國 麥森
年代|1892-1930年尺寸|口徑14.7公分/高3.7公分收藏者|私人收藏


青花藍彩陶盤

烏茲別克
年代|20世紀前半尺寸|口徑27.5公分/高7.7公分收藏者|私人收藏

伊斯蘭瓷器與中國

中國陶瓷與伊斯蘭世界互動歷史悠久。至遲在14世紀中期,相較於波斯地區出產的粗質陶器,景德鎮開發出具有光澤表面的高品質、半透明的白瓷器。然而,當時中國青花瓷所使用的鈷藍顏料,極可能部份來自波斯,而前述的高品質白瓷器即成為鈷藍顏料繁複裝飾的理想基材。

蒙古人統治中國的元帝國淪陷後,穆斯林帖木兒帝國 (Timurid Empire, 1370-1507) 興起,據有波斯和包括烏茲別克在內的中亞等地。相傳帖木兒帝國的統治者帖木兒 (Timur, 1336-1405) 將大批大馬士革 (Damascus) 的陶工強迫遷徙至撒馬爾罕(Samarkand),專門負責模仿進口的中國青花瓷;而帖木兒的後繼者蘇丹 (Sultan) — 烏魯 ・ 伯格 (Ulugh Beg, 1394-1449) 據說收藏有大量中國青花瓷,並建造系列建築群來存放其青花收藏。

在帖木兒王朝贊助下,中國紋飾母題被納入伊斯蘭各類藝術中 (從陶瓷到織品等)。16世紀土耳其伊茲尼克(Iznik) 陶瓷上的許多紋樣設計,亦以中國青花紋飾為範本,伊斯蘭陶工在模仿中國青花紋飾母題時,通常會進行許多調整,融入伊斯蘭文化脈絡,加以在地化。


錫釉工藝

錫釉陶(Tin-glazed pottery)是一種表面覆蓋有一層不透明白色釉的低溫陶器,其誕生來自於對中國白瓷的仿造。九世紀時,中國白瓷作為貿易瓷輸入至伊斯蘭世界,其潔白的胎體、堅硬的胎質,以及有如玻璃般光澤的釉面,引發伊斯蘭世界的嚮往以及陶工的模仿。然而由於缺乏燒造中國高溫陶瓷(porcelain)所需的白色瓷土以及窯燒技法,伊斯蘭陶工轉而在現有的一般陶器(earthenware)上,以施加錫釉方式使胎體表面覆蓋一層不透明的白色釉,來仿造中國白瓷的白色胎體,進一步在尚未燒製的粉狀施釉器面上,以金屬氧化物施加色彩或繪製紋樣,其中以鈷藍(cobalt-blue)和銅綠(copper green)最為知名,這些色彩在燒製過程中會融入釉料中。像這樣在以錫釉燒製而成的白釉器面上施加其他色彩及繪製紋樣的手法,在十八世紀歐洲成功燒造出有如中國青花瓷般的高溫瓷器前,一直是歐洲陶瓷的主要技法。




青花彩繪陶磚

葡萄牙
年代|18世紀晚期至19世紀尺寸|長、寬14.2公分/厚0.9公分收藏者|私人收藏

歐洲陶磚

歐洲製陶磚的工藝,可說延續自伊斯蘭統治地區大面積牆壁和地面的裝飾傳統,在阿拔斯王朝(八至十三世紀)統治下的伊拉克和敘利亞尤其顯著。上釉的陶磚不僅是用在裝飾平面,也用來完全覆蓋室內及室外的圓頂。觀者必須從較遠的距離,才能欣賞到伊斯蘭風格延綿不斷的圖案特色。

陶磚工藝傳入歐洲是從第十世紀的西班牙開始。本次展覽的錫釉陶磚,分別來自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歐洲人經常把陶磚用在家中隱秘的空間,不會遵照伊斯蘭藝術中所強調的重複圖案,因為後者必須在一定距離之外才能觀賞。取而代之的,歐洲陶磚是具有故事性的場景和人物,只能供近距離觀賞。

歐洲人發現,陶磚的抗熱性也相當適合運用在壁爐和火爐。歐洲陶磚的使用和裝飾,隨著需要和品味因地制宜,發展出了新的使用觀念。



展品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