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調查校園內的動植物及生態
自然領域及人文、專題探究課程教師協同合作,調查校園內動植物及生態
藉由共備一系列課程,讓學生能藉由觀察、手繪、上網搜尋資料、課間分享
了解校內動植物及生態,進而推廣環境保育概念
2.建置校園內的動植物及生態網頁
透過DFC課程及自然領域老師引導,讓學生主動搜尋動植物資料及拍照
老師指導及協助,建置生態網頁
3.校園植物以在地原生種多樣植栽為主
種植適應本地氣候及環境的原生種,發生病蟲害的機率較低,除了綠化校園,也是友善環境的表現
台灣欒樹
苦楝
4.校園能重視動物食草(物)、棲息地的營造
景觀生態池與校園複層式綠化,來創造多樣化的小生物棲地環境
同時以原生植物、誘鳥誘蝶植物、水生動植物、植栽物種多樣化,來創造豐富的生態基盤
5.建置多孔隙環境
以多孔隙環境來創造多樣化的小生物棲地環境
6.保留適當的小荒地
保留適當的小荒地,供生態自然演替的生存空間
7.設置植物解說牌
透過解說牌,讓學生更深入了解校園植物及其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