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AD— If it's important to you it's significant to us
8/3/2025
上帝的引人入勝的旨意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8月3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我們要上耶路撒冷去。」——路加福音 18:31在我們主的一生中,耶路撒冷代表祂達成天父旨意的頂點。「因為我從天上降下來,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來者的意思行」(約翰福音 6:38)。遵行天父的旨意是我們主一生的引人入勝的目標。祂在路上所遇到的一切——無論是喜樂還是悲傷,成功還是失敗——都無法阻止祂:「耶穌定意往耶路撒冷去」(路加福音 9:51)。我們要記住的關鍵是,我們前往耶路撒冷是為了實現上帝的旨意,而不是我們自己的。在世俗生活中,我們的志向屬於自己。在基督徒生活中,我們沒有自己的目標。常聽到人們談論他們決定跟隨耶穌基督,決心做基督徒。然而在新約中,強調的是上帝的決定:「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約翰福音 15:16)。我們對上帝的決定沒有任何有意識的察覺;我們被帶入祂的旨意中,毫無察覺。我們也不知道祂的目標是什麼。隨著我們與祂同行的生活繼續,我們對祂目標的理解只會越來越模糊。上帝的目標看似偏離靶心,因為我們的目光太短淺,看不到祂的標的。在基督徒生活的開始,我們對上帝的旨意有自己的想法。我們認為:「上帝呼召我去做特別的工作」,於是我们去做了這工作。然而,這工作並不能滿足被祂更大旨意驅使的感覺。「耶穌把十二個門徒叫到一旁」(路加福音 18:31)。祂一直在為祂的旨意把我們叫到一旁。祂的計劃比我們目前所理解的更多。
上帝的勇敢同伴關係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8月4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耶穌把十二個門徒叫到一旁。——路加福音 18:31上帝對我們的信任是多麼勇敢!你說:「上帝選擇我是不明智的。我身上沒有什麼價值。」這正是祂選擇你的原因!只要你相信自己身上有什麼價值,上帝就無法選擇你,因為你有自己的目標要追求。只有那些讓上帝帶他們到自我滿足終點的人,才能被選擇。這些人是上帝挑選與祂同往耶路撒冷,成就祂旨意的人。「弟兄姐妹們,想想你們蒙召時的光景,按人的標準,你們中間不多的有智慧,不多的有權勢,不多的有高貴的出身」(哥林多前書 1:26)。我們傾向於認為有天然才能的人會成為好的基督徒。但問題不在於我們的能力,而在於我們的貧乏。問題不在於我們帶來了什麼,而在於上帝放入我們裡面的東西。我們的天然美德、知識、經驗和品格力量都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我們被帶入上帝那引人入勝的旨意中。當我們被上帝帶入時,我們成為祂的同伴。上帝的同伴關係是由那些知道自己貧乏的人組成的。祂無法使用那些認為自己有用的人。作為基督徒,我們不應有自己的事業要服事。我們致力於服事上帝的事業,而這永遠不可能是我們自己的事業。我們不知道上帝的事業是什麼;我們只知道,無論如何,我們必須維持與祂的關係。我們絕不能讓任何東西傷害這關係。如果它確實受損,我們必須花時間修復。基督教的核心不是我們所做的工作,而是我們所維持的關係。這是上帝唯一要求我們關注的,也是唯一不斷受到威脅的東西。
8/5/2025
The Baffling Call of God
'Jesus took the Twelve aside and told them, “We are going up to Jerusalem, and everything that is written by the prophets about the Son of Man will be fulfilled. The disciples did not understand any of this. Its meaning was hidden from them, and they did not know what he was talking about. ' 31耶穌帶着十二個門徒,對他們說:「看哪,我們上耶路撒冷去,先知所寫的一切事都要成就在人子身上。 34這些事門徒一樣也不懂得,意思乃是隱藏的;他們不曉得所說的是甚麼。
Luke 18:31,34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LUK.18.31,34
上帝的令人困惑的呼召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8月5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耶穌把十二個門徒叫到一旁,對他們說:「我們要上耶路撒冷去,先知所寫關於人子的一切事都要應驗。」……門徒不明白這話。——路加福音 18:31,34上帝呼召耶穌基督走向看似徹頭徹尾的災難。耶穌基督呼召祂的門徒去看祂被處死;祂帶領他們到一個讓他們心碎和困惑的地方。從世人的每個角度看,耶穌基督的一生是完全的失敗,但從上帝的視角看卻不是。對世界看似失敗的,對上帝卻是巨大的勝利,因為上帝的旨意從不是人類的旨意。上帝令人困惑的呼召也臨到我們的生命中。上帝的呼召從來無法直白地表述。它就像大海的呼喚,沒有人能聽見大海的呼召,除非他們內心有大海的本性。同樣,沒有人能聽見上帝的呼召,除非他們因聖靈的大能而有上帝居住在他們裡面。無法明確說出上帝呼召我們去做什麼;祂呼召我們進入與祂的關係,為了祂自己的旨意。考驗在於相信,雖然我們無法理解祂,但上帝知道祂在做什麼。沒有什麼是偶然發生的,一切皆由祂的旨意決定。當我們與上帝交通並認識到祂正帶我們進入祂的旨意時,我們會停止試圖弄清祂的旨意是什麼。隨著我們在基督徒生命中的前行,這變得更簡單,因為我們開始看見,一切背後都有上帝那偉大的驅動力。「有一種神性塑造我們的結局。」基督徒是相信上帝的智慧和聰明的人。如果我們反而相信自己的智慧和聰明,如果我們追求自己的目標,我們將破壞作為上帝兒女應有的單純與從容。
8/6/2025
The Cross in Prayer- 十字架只有一個目的:完全與絕對與主耶穌基督的認同 we are here to be living monuments of his grace!
'In that day you will ask in my name. I am not saying that I will ask the Father on your behalf. ' 26到那日,你們要奉我的名祈求;我並不對你們說,我要為你們求父。
John 16:26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JHN.16.26
'Do not be like them, for your Father knows what you need before you ask him. ' 8你們不可效法他們;因為你們沒有祈求以先,你們所需用的,你們的父早已知道了。
Matthew 6:8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MAT.6.8
'I have given them the glory that you gave me, that they may be one as we are one— I in them and you in me—so that they may be brought to complete unity. Then the world will know that you sent me and have loved them even as you have loved me. ' 22你所賜給我的榮耀,我已賜給他們,使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合而為一。 23我在他們裏面,你在我裏面,使他們完完全全地合而為一,叫世人知道你差了我來,也知道你愛他們如同愛我一樣。
John 17:22-23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JHN.17.22-23
禱告中的十字架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8月6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到那日,你們要奉我的名祈求。」——約翰福音 16:26我們太常把十字架想成是我們必須通過的東西,僅僅將其視為通往救恩的門戶。我們必須認識到,我們通過十字架,只是為了進入十字架。十字架只代表一件事:與主耶穌基督完全且絕對的認同。我們與主的認同在禱告中體現得最為強烈。耶穌說:「你們祈求以先,你們的父早已知道你們所需的」(馬太福音 6:8)。那為什麼還要祈求?為的是讓你「與父子合一」(約翰福音 17:22-23)。禱告是與上帝完美且完全的合一。如果我們不把禱告看作與上帝的合一,而是看作獲得回應或祝福的途徑,我們就想錯了。當我們為了得到回應而向上帝祈求時,我們必然會感到惱怒,因為雖然上帝總是回應,但並不總是以我們想要的方式回應。當一個禱告看似未得回應時,我們必須小心不要責怪他人;那是撒旦的陷阱。如果我們仰望上帝,就會發現其中有個原因,這對我們自己是一個深刻的教導,而不是對其他人。我們會看到,我們因為拒絕在禱告中與主認同而導致了惱怒。我們必須記住,我們在這裡不是為了證明上帝回應禱告;我們在這裡是為了成為祂恩典的活見證。你是否通過十字架的大能,與上帝達到了如此的合一與親密,以致你禱告生活的唯一解釋是耶穌基督的禱告生活?「到那日,你們要奉我的名祈求。」你將與你的主如此認同,以致祂的生命與你的生命之間毫無區別。
8/7/2025
Prayer in the Father's House— 我如何認同我與主耶穌基督的關係?我看自己為上帝的天真的孩子嗎?住在神裡面這個事實。永生神的兒子,或是神的永生孩子?單單是祂的女兒,無時無刻與祂對話,明白所有事物都是從祂而來!祂事工的恩典都是藉由我在家中工作之中及社區中的工作顯現。身體健康的問題— 可以明白其他人所經歷到的。上帝在恩典中讓我們可以看見自己的成長。讓上帝在我們身上成就祂自己的工作,祢與我全然合而為一。主在這個地球上的生活成為我自己的重要生活。祂的工作與生活成為祂在我裡面生活的方式。
' “Why were you searching for me?” he asked. “Didn’t you know I had to be in my Father’s house?” ' 49耶穌說:「為甚麼找我呢?豈不知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嗎 ?」
Luke 2:49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LUK.2.49
父家中的禱告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8月7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你們不知道我應當在我父的家裡嗎?」——路加福音 2:49我們主的童年並非不成熟的成人階段。他的童年是一個永恆的事實,是祂與父永恆關係的常態。我是否與我的主和救主如此認同,以致我也成為上帝聖潔無辜的孩子?我是否將人生視為住在父家中的永恆狀態?上帝的兒子是否在我裡面住在祂父的家裡?永恆的現實是上帝;祂不變,也不會轉瞬即逝。然而,祂在短暫的時刻中顯明祂的旨意。當我們得救時,我們獲得了在生命中短暫時刻展現救贖的大能與特權。但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與永恆的現實保持聯繫。我是否總是與現實保持聯繫,還是只有在事情出錯時才禱告?我必須學會以我尚未想到過的方式,在聖潔的交通中與我的主認同,在每一刻中活出在父家裡辦理父事的生命。如果我審視自己的個人環境,我看到了什麼?我是否與上帝永恆之子的生命如此認同,以致我只是祂的孩子,不斷與祂交談,並意識到一切都從祂而來?祂事奉的恩典是否通過我在家庭、事業和社區中運行?我是否在疑惑為什麼我要經歷現在的這些事?不是我必須經歷這些;而是上帝的旨意特別為我選擇了這些,為了我在恩典中的成長。讓上帝按祂的方式行事,而你則與祂保持完美的合一。我們主在地上所過的生活,應當成為你活潑的生命。祂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必須成為祂在你裡面生活的方式。
8/8/2025
Prayer in the Father's Honor — 神的直接行動將人子誕生在我們身上,身為神的兒女,我們必須練習執行與父面對面的權利。人子的聖潔天真單純與父的合一在我身上彰顯出來。我有夠單純可以如此單單認同我的主嗎?祂可以在我身上全然做主嗎?上帝感受到人子在我裡面或是我把主放到一邊去了。
'The angel answered, “The Holy Spirit will come on you, and the power of the Most High will overshadow you. So the holy one to be born will be called the Son of God. ' 35天使回答說:「聖靈要臨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蔭庇你,因此所要生的聖者必稱為神的兒子
Luke 1:35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LUK.1.35
'Now I rejoice in what I am suffering for you, and I fill up in my flesh what is still lacking in regard to Christ’s afflictions, for the sake of his body, which is the church. ' 24現在我為你們受苦,倒覺歡樂;並且為基督的身體,就是為教會,要在我肉身上補滿基督患難的缺欠。
Colossians 1:24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COL.1.24
為父的榮耀而禱告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8月8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那將要生的聖者必稱為神的兒子。」——路加福音 1:35如果我從上面重生,神的兒子就已誕生在我必死的肉身中。就像聖子通過童貞女馬利亞進入這世界一樣,每一個得救的靈魂也是如此:神的兒子通過神的直接作為誕生在我們裡面。作為神的孩子,我必須行使孩子的權利,始終與我的父面對面。我是否讓聖子的聖潔、純真和與父的合一在我身上顯現?我是否不斷以驚嘆回應我的常識所告訴我的,說:「你為什麼試圖警告我?難道你不知道我必須在父的家裡?」無論我外在的環境如何,我內心中的聖潔、純真、永恆的孩子必須與父保持聯繫。我是否單純到能以這種方式與我的主認同?祂是否在我身上得著祂的道路?上帝是否意識到祂的兒子已在我裡面成形,還是说我已將主推到一邊?哦,這些日子裡的喧囂!每個人在喧嚷——為了什麼?為了讓神的兒子被處死。沒有空間給神的兒子,沒有空間與父進行安靜、聖潔的交通。神的兒子是否在我裡面禱告,還是我在對祂發號施令?祂是否在我裡面服事,如同祂在肉身中行走時所做的那樣?神的兒子在我裡面是否正在為祂自己的目的經歷祂的受難?越了解上帝最忠誠僕人的內在生活,就越能看到上帝的旨意:要「補滿……基督患難的缺欠」(歌羅西書 1:24)。總有更多的「補滿」需要完成。
8/9/2025
Prayer in the Father's hearing - 當人子禱告的時候,他只有一個意識:天父的意識。很好的問題:人子在我裡面有機會嗎?人子的生命單單地在我裡面運行嗎?永生人子的禱告在我裡面被禱告出來?Supaernatural sense - 超自然感。我們有全然依靠耶穌基督嗎?祂的生命顯明在我們身上。
'So they took away the stone. Then Jesus looked up and said, “Father, I thank you that you have heard me. ' 41他們就把石頭挪開。耶穌舉目望天,說:「父啊,我感謝你,因為你已經聽我。
John 11:41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JHN.11.41
'Do you not know that your bodies are temples of the Holy Spirit, who is in you, whom you have received from God? You are not your own; ' 19豈不知你們的身子就是聖靈的殿嗎?這聖靈是從神而來,住在你們裏頭的;並且你們不是自己的人, 20因為你們是重價買來的。所以,要在你們的身子上榮耀神。
1 Corinthians 6:19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1CO.6.19
'In that day you will ask in my name. I am not saying that I will ask the Father on your behalf. ' 26到那日,你們要奉我的名祈求;我並不對你們說,我要為你們求父。
John 16:26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JHN.16.26
父的聆聽中的禱告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8月9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父啊,我感謝你,因為你已經聽見我。」——約翰福音 11:41當神的兒子禱告時,祂只有一個意識:對祂父的意識。上帝總是聽祂兒子的禱告,如果祂的兒子在我裡面成形,上帝也將總是聽我的禱告。我必須確保神的兒子通過內住的聖靈在我必死的肉身中顯現。「你們豈不知你們的身體是聖靈的殿嗎?」(哥林多前書 6:19)。神的兒子在我身上是否有機會?祂那直接的單純生活是否在我裡面被實現?當我作為普通人接觸到生活的各種事件時,永恆之子對祂父的禱告是否在我裡面被禱告?「到那日,你們要奉我的名祈求」(約翰福音 16:26)。哪一日?就是聖靈來到我身上,使我與我的主合一的那一日。問問自己,耶穌基督在你的生活中是否得到充分的滿足,還是你在展示自己的屬靈姿態。絕不要讓常識闖入,將神的兒子推到一邊。常識是上帝賜給人性的禮物,但來自祂兒子的禮物是超自然的感知。聖子能感知到父。常識從未、也永遠不會感知到父。不要讓常識登上寶座。我們的普通智慧除非被祂內住的兒子改變,否則永遠不會敬拜上帝。我們必須讓我們的必死肉身完全順服於祂,讓祂一刻接一刻地通過我們工作。我們是否如此依靠耶穌基督而活,以致祂的生命在我們裡面顯現?
8/10/2025
The suffering of the Saint - choose God's will instead of suffering.
'So then, those who suffer according to God’s will should commit themselves to their faithful Creator and continue to do good.' 19所以,那照神旨意受苦的人要一心為善,將自己靈魂交與那信實的造化之主。
1 Peter 4:19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1PE.4.19
聖徒的受苦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8月10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那些按照神旨意受苦的人,應當將自己交託給忠信的造物主,並繼續行善。」——彼得前書 4:19選擇受苦意味著有些事情不對。選擇神的旨意,即使這意味著受苦,則是完全不同的事。健康的聖徒從不選擇受苦;他們選擇神的旨意,無論這是否意味著受苦,就像耶穌所做的那樣。聖徒從不敢干涉另一位聖徒受苦的管教。對我們有益的人不是那些同情我們的人;他們是那些幫助我們為神變得堅強和成熟的人。同情會阻礙我們;它耗盡我們的能量,使我們充滿自憐。當我們接受同情時,我們心中會想:「神對我太苛刻了。」這就是為什麼耶穌說自憐是從魔鬼來的。當彼得暗示神讓耶穌被處死太過嚴苛時,耶穌回答說:「撒旦,退到我後面去!」(馬太福音 16:23)。當心認為耶穌在世時需要同情的想法。祂拒絕來自人的同情,因為祂知道地上沒有人明白祂的目標。只有天父明白祂的旨意:「我在地上已榮耀你,你所託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約翰福音 17:4)。要憐憫神的名聲。玷污祂的品格很容易,因為神從不反駁;祂從不為自己辯護。看起來祂似乎在浪費祂的聖徒,因為祂將他們送到世人認為無用的地方。即使是蒙神呼召的人也可能誤解自己的呼召。我們說:「神讓我在這裡是因為我很有用。」神將祂的聖徒放在能榮耀祂的地方,而我們完全無法判斷那會是哪裡。
2025/08/11
This Experience Must Come - 有一天我們要自己面對世界,但是我們有上帝不是嗎?相信我們從以利亞所學到的:看見上帝與我們同在!人的盡頭是神的開端。真實面對上帝,上帝會真實地向我們顯現使我們的生活成聖。將我們從以利亞所學的用出來,使用他的外袍,禱告,下定決定來信靠上帝,不再尋求你的以利亞了。
'As they were walking along and talking together, suddenly a chariot of fire and horses of fire appeared and separated the two of them, and Elijah went up to heaven in a whirlwind. Elisha saw this and cried out, “My father! My father! The chariots and horsemen of Israel!” And Elisha saw him no more. Then he took hold of his garment and tore it in two. ' 11他們正走着說話,忽有火車火馬將二人隔開,以利亞就乘旋風升天去了。 12以利沙看見,就呼叫說:「我父啊!我父啊!以色列的戰車馬兵啊!」以後不再見他了。
於是以利沙把自己的衣服撕為兩片。
2 Kings 2:11-12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2KI.2.11-12
'He took the cloak that had fallen from Elijah and struck the water with it. “Where now is the Lord , the God of Elijah?” he asked. When he struck the water, it divided to the right and to the left, and he crossed over. ' 14他用以利亞身上掉下來的外衣打水,說:「耶和華-以利亞的神在哪裏呢?」打水之後,水也左右分開,以利沙就過來了。
2 Kings 2:14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2KI.2.14
'The people of the city said to Elisha, “Look, our lord, this town is well situated, as you can see, but the water is bad and the land is unproductive.” “Bring me a new bowl,” he said, “and put salt in it.” So they brought it to him. Then he went out to the spring and threw the salt into it, saying, “This is what the Lord says: ‘I have healed this water. Never again will it cause death or make the land unproductive.’ ” ' 19 耶利哥城的人對以利沙說:「這城的地勢美好,我主看見了;只是水惡劣,土產不熟而落。」 20以利沙說:「你們拿一個新瓶來,裝鹽給我」;他們就拿來給他。 21他出到水源,將鹽倒在水中,說:「耶和華如此說:『我治好了這水,從此必不再使人死,也不再使地土不生產。』」
2 Kings 2:19-21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2KI.2.19-21
'From there Elisha went up to Bethel. As he was walking along the road, some boys came out of the town and jeered at him. “Get out of here, baldy!” they said. “Get out of here, baldy!” ' 23 以利沙從那裏上伯特利去,正上去的時候,有些童子從城裏出來,戲笑他說:「禿頭的上去吧!禿頭的上去吧!」
2 Kings 2:23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2KI.2.23
這經歷必須到來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8月11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以利亞乘旋風升天……以利沙不再看見他。——列王紀下 2:11-12在上帝賜予你的時間內,依靠你的以利亞——你的嚮導和領袖——並沒有錯。但要記住,總有一天你的以利亞必須離去,不能再做你的嚮導,因為這不是上帝的意圖。你說:「沒有以利亞,我無法繼續。」上帝說你必須繼續。獨自面對你的約旦河(列王紀下 2:14)。約旦河象徵一種孤獨,你找不到與其他人的團契,沒有人能為你承擔責任。在約旦河邊,你必須檢驗你從以利亞那裡學到的東西。你曾與以利亞一次又一次地到過約旦河,但現在你必須獨自前往。說你無法去是沒有用的。這經歷已經來到,你必須去。如果你想知道上帝是否是你所相信的那位上帝,就獨自穿越你的約旦河。獨自面對你的耶利哥(列王紀下 2:19-21)。耶利哥是你見過以利亞成就大事的地方。當你來到你的耶利哥時,你會感到強烈的阻力,不願主動信靠上帝;你希望別人為你採取行動。但如果你忠於你從以利亞那裡學到的,你將得到一個信號,表明上帝與你同在。獨自面對你的伯特利(列王紀下 2:23)。在你的伯特利,你會發現自己到了智慧的盡頭,也是上帝智慧的開端。當你到達智慧的盡頭,感到即將恐慌時,不要慌亂。對上帝保持真誠,祂將以一種方式顯明祂的真理,使你的生命成為聖禮。將你從以利亞那裡學到的付諸實踐。使用他的外衣並禱告。決心信靠上帝,不再尋找以利亞。
8/12/2025
The Theology of Rest: 安息神學。上帝期望我們這些以祂的名為名的人們安息在對祂完全的信心當中。上帝的旨意是我們可以到達一個完全安息的地方,一個與祂合一的地方。當我們與祂真正合一的時候,我們不只是在祂的眼中成為毫無瑕疵的,對祂來說更是一個深深的喜樂。
'Suddenly a furious storm came up on the lake, so that the waves swept over the boat. But Jesus was sleeping. The disciples went and woke him, saying, “Lord, save us! We’re going to drown!” He replied, “You of little faith, why are you so afraid?” Then he got up and rebuked the winds and the waves, and it was completely calm. ' 24海裏忽然起了暴風,甚至船被波浪掩蓋;耶穌卻睡着了。 25門徒來叫醒了他,說:「主啊,救我們,我們喪命啦!」 26耶穌說:「你們這小信的人哪,為甚麼膽怯呢?」於是起來,斥責風和海,風和海就大大地平靜了。
Matthew 8:24-26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MAT.8.24-26
休息的神學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8月12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你們這小信的人,為什麼膽怯呢?」——馬太福音 8:26當我們害怕時,很容易發現自己像那些不認識上帝的人一樣,祈禱出初級的恐慌禱告。但耶穌說我們永遠不應害怕。我們的主有權期望那些奉祂名的人對祂有完全的信心。上帝期望祂的兒女在任何危機中都是可靠的人,然而我們許多人傾向於只在某個程度相信上帝。我們就像在船上與耶穌同行的門徒,當風暴來襲時,我們到了智慧的盡頭,確信上帝在睡覺,我們將要淹沒(馬太福音 8:24-25)。當我們這樣想時,我們向上帝表明我們對祂或祂對世界的掌管毫無信心。「祂起來,斥責風和浪,風浪就完全平靜了」(第26節)。當門徒意識到他們沒有依靠他們的主,反而讓祂失望時,心中必定感到一陣悔恨的刺痛。當我們意識到我們本可以通過對祂的絕對信心,無論前面有什麼,都能讓耶穌的心充滿喜樂時,我們也會感到一陣刺痛。生活中有些時候沒有風暴或危機,我們盡力做好人類的本分就足夠了。但當危機來臨時,我們立刻顯露出我們依靠的是誰。如果我們一直在學習敬拜上帝並信靠祂,危機將顯示我們可以到達崩潰的邊緣而不失去對祂的信心。上帝的旨意是讓我們達到完全休息的境地,與祂合一的境地。當我們與上帝合一時,我們不僅在祂眼中無可指摘,還會成為祂深深的喜樂。
8/13/2025
Do Not Quency the Spirit: 聖靈的聲音像微風,我們只有在與上帝有完全的合一的時候才會聽到祂溫柔的聲音。 不要同情讓上帝傷痛的事,這些事物必須離開,上帝必須一直工作直到這些事物離開,甚至上帝的工作會讓我們覺得受傷。
'Do not quench the Spirit. ' 19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
1 Thessalonians 5:19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1TH.5.19
不要熄滅聖靈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8月13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不要熄滅聖靈。」——帖撒羅尼迦前書 5:19聖靈的聲音如微風般輕柔,如此溫和,除非你與上帝保持完美的交通,否則你永遠聽不到。聖靈的提醒以最奇妙溫和的方式到來,如果你不夠敏感去察覺,你就會熄滅聖靈,你的個人屬靈生命將受到傷害。祂的提醒總是以細微的聲音出現,如此微小,只有聖徒才會注意到。當你為自己與聖靈的關係作見證時,若你發現自己需要回顧說:「多年以前,我曾得救……」,那就要小心了。如果你在光明中行走,就無需回想過去。過去會融入當下與上帝交通的奇妙中。如果你停止在當下光明中行走,你將成為一個感傷的基督徒,靠著對過去情感的記憶生活。你的見證中會滲入一種冷硬的金屬音調。當心不要試圖通過回憶過去在光明中行走的經歷,來修補當下拒絕行在光明中的行為。每當聖靈警告你某事不對時,立刻停下來並糾正,否則你將在無知中繼續傷害祂。假設上帝帶你到一個危機,你幾乎通過了,但還差一點。上帝會再次設計這個危機,但它不會像之前那樣清晰銳利。你將從上帝那裡得到更少的辨識力,並因第一次未順服而感到更多羞辱。如果你繼續讓祂的靈憂傷,終有一天危機無法重複,因為你已將聖靈憂傷驅離。永不同情那些使上帝憂傷的事物。那事物必須除去;上帝必須傷害它,直到它消失。
8/14/2025
Discipline- 我們很容易就消滅聖靈的感動— 我們輕看主的管教,或是當祂責備我們的時候我們就失去了我們的心。如果我們的救贖跟被潔靜的經驗只是膚淺的經驗,當上帝管教我們的時候,我們會誤將影子當作現實。
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不要再忽視看不見這件事了,你還沒到你想你已經到的地方,一直到現在我還沒有辦法顯現這件事給你看到,但是我現在要顯現給你看。讓聖靈掌權,讓祂將你與上帝的關係調整對來。
我預備好要讓上帝用祂的能力抓住我在我身上做值得祂看重的事情嗎?讓我成為聖潔是上帝要為我做什麼,而不是我要神為我做什麼。神必須改變我心智跟心靈上的態度讓我可以全然聖潔,不論代價是什麼。
'And have you completely forgotten this word of encouragement that addresses you as a father addresses his son? It says, “My son, do not make light of the Lord’s discipline, and do not lose heart when he rebukes you, ' 5你們又忘了那勸你們如同勸兒子的話,說:我兒,你不可輕看主的管教,被他責備的時候也不可灰心;
Hebrews 12:5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HEB.12.5
管教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8月14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不可輕看主的管教,也不可因祂的責備而灰心。」——希伯來書 12:5熄滅聖靈是很容易的。我們通過輕視主的管教或在祂責備我們時灰心來做到這一點。如果我們對救恩和成聖的體驗膚淺,當上帝管教我們時,我們會把影子誤認為現實。我們說:「哦,那一定是魔鬼的聲音。」永遠不要熄滅聖靈,也不要在祂對你說「不要再對這件事盲目了。你並不在你以為的地方。直到現在我無法向你揭示,但現在我揭示了」時輕視祂。當聖靈這樣管教你時,讓祂按自己的方式行事。讓祂使你與上帝建立正確的關係。「不可因祂的責備而灰心。」我們常對上帝發脾氣,說:「好吧,我無能為力。我為這事禱告了,結果還是沒好。我不試了。」想想如果我們在生活中的其他事上採取這種態度會發生什麼!我是否準備好讓上帝以祂的大能抓住我,在我裡面做一個配得上祂的工作?成聖不是我想要上帝為我做什麼的想法;它上帝想要為我做什麼的想法。上帝必須帶我到一種心態和靈魂的狀態,讓我願意不計代價地讓祂完全聖化我。
8/15/2025
Signs of the New Birth— 重生的記號:當人們在自義的衝動中死,在他們的宗教與美德和任何與基督相離的東西上死的時候,他們就可以從聖靈而生,接受他們之前從未有的生命。這個新生命是在意識中的悔改和無意識的聖潔中顯現的。
重生是用自己的眼睛看到耶穌
新生是會帶來一個有能力的新遠見的—讓我可以更深地明白上帝的律法規則,我有在鑑察嗎?還是我只是在找天國神蹟似的徵兆?當我已經重生了,我看見了原來祂的律法規則一直都在。
我已經停止犯罪了嗎?還是我只是試著停止犯罪?從神而生意味的是我已經從神接受了超自然的能力可以停止犯罪了。聖經從未問我們:一個基督徒應該犯罪嗎?它很同理地告訴我們沒有一個從神而生的人會繼續犯罪的。新生命在我們身上的效果不單單只是我們接受了停步犯罪的能力,它讓我們確實停止犯罪了。約翰一書三章九節所指的不是我們不能犯罪,而是我們可以順服上帝在我們裡面的生命,而我們不再需要犯罪了。
'You should not be surprised at my saying, ‘You must be born again.’ ' 7我說:『你們必須重生』,你不要以為希奇。
John 3:7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JHN.3.7
'“How can someone be born when they are old?” Nicodemus asked. “Surely they cannot enter a second time into their mother’s womb to be born!” Jesus answered, “Very truly I tell you, no one can enter the kingdom of God unless they are born of water and the Spirit. ' 4尼哥德慕說:「人已經老了,如何能重生呢?豈能再進母腹生出來嗎?」 5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
John 3:4-5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JHN.3.4-5
'Yet to all who did receive him, to those who believed in his name, he gave the right to become children of God— ' 12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
John 1:12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JHN.1.12
'Jesus replied, “Very truly I tell you, no one can see the kingdom of God unless they are born again. ” ' 3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
John 3:3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JHN.3.3
'No one who is born of God will continue to sin, because God’s seed remains in them; they cannot go on sinning, because they have been born of God. ' 9凡從神生的,就不犯罪,因神的道存在他心裏;他也不能犯罪,因為他是由神生的。
1 John 3:9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1JN.3.9
新生的標誌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8月15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你們必須重生。」——約翰福音 3:7「人已經老了,怎麼能重生呢?」尼哥德慕問……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人若不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約翰福音 3:4-5
當一個人向所有的自義衝動、宗教、德行以及除耶穌基督之外所依靠的一切死去時,他們就可以從聖靈而生,並接受一種之前從未有過的生命進入自己裡面。這新生命表現為有意識的悔改和無意識的聖潔。「凡接待祂的……祂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約翰福音 1:12
我對耶穌的認識是基於個人的屬靈洞察,還是基於我聽別人說的?我生命中是否有某種東西將我與作為我救主的耶穌基督連繫起來?任何屬靈歷史的基礎都必須是個人的認識。重生意味著我親眼看見耶穌。「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約翰福音 3:3
新生帶來一種新的視野能力,使我能辨識神的掌權。我是否在辨識它?或者我只是在尋找祂國度的神蹟奇事?當我重生時,我會看到祂的掌權一直都在那裡。「凡從神生的,就不犯罪。」——約翰一書 3:9
我是否停止了犯罪,還是僅僅在試圖停止犯罪?從神而生意味著我從祂那裡獲得了超自然的力量來停止犯罪。《聖經》從未問:「基督徒應該犯罪嗎?」它明確地說,凡從神生的,就不會繼續犯罪。我們新生所帶來的果效不僅是我們獲得停止犯罪的能力,而是我們實際上停止了犯罪。約翰一書 3:9 並非說我們不能犯罪;它意味著,如果我們順服我們裡面神的生命,我們就不必犯罪。
8/16/2025
祂知道我嗎?當我沒認出神的時候(在認識祂這件事上失敗的時候)祂認識/知道我嗎?當 Mary Magdalene 在耶穌的墳墓外看見祂的時候,她沒認出祂來。但是當祂叫出她的時候:耶穌叫她:馬利亞,馬利亞在聽到她自己名字的那一瞬間,她叫了出來:老師!
為什麼馬利亞在耶穌的墳墓外面哭?不是因為她知道耶穌是誰,而是她跟她的主有個人的歷史經歷。是有可能我們明白上帝的教義但是不認識耶穌。我們的靈魂陷在危險當中— 當理智上的學習剝奪了與上帝/耶穌的親密接觸。教義對馬利亞來說沒有比她腳底下的草地更重要。任何法利賽人都可以用教義讓馬利亞看起來像個傻子,但是沒有人可以輕看耶穌從她身上趕出七個鬼的事實,然而對馬利亞來說,耶穌自己遠比耶穌給她的祝福更為重要。
祂知不知道當我固執地懷疑上帝的時候?我是不是懷疑耶穌的某個部份?別人有的經驗但是我沒有經歷到的?其他的門徒跟多瑪說他們見到耶穌了,但是多瑪不信。多瑪需要耶穌自己的觸摸。我們不知道我們上帝的觸摸什麼時候會來,會怎麼樣的來到,但是當祂的觸摸來到的時候,它是彌足珍貴的,無口言喻的珍貴的。
當我自私地否認祂的時候祂認得我知道我嗎?彼得不認耶穌基督三次,然而在耶穌復活之後,耶穌單單向彼得顯現。祂私底下修復了彼得,然後祂也在眾人之前恢復了彼得。我跟耶穌基督有個人的歷史經歷嗎?成為耶穌基督的真門徒有一個重要的徵兆:與祂親密的聯結,沒有任何事物可以侵擾的知識。
'The gatekeeper opens the gate for him, and the sheep listen to his voice. He calls his own sheep by name and leads them out. ' 3看門的就給他開門;羊也聽他的聲音。他按着名叫自己的羊,把羊領出來。
John 10:3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JHN.10.3
'Now Mary stood outside the tomb crying. As she wept, she bent over to look into the tomb and saw two angels in white, seated where Jesus’ body had been, one at the head and the other at the foot. They asked her, “Woman, why are you crying?” “They have taken my Lord away,” she said, “and I don’t know where they have put him.” At this, she turned around and saw Jesus standing there, but she did not realize that it was Jesus. He asked her, “Woman, why are you crying? Who is it you are looking for?” Thinking he was the gardener, she said, “Sir, if you have carried him away, tell me where you have put him, and I will get him.” Jesus said to her, “Mary.” She turned toward him and cried out in Aramaic, “Rabboni!” (which means “Teacher”). ' 11 馬利亞卻站在墳墓外面哭。哭的時候,低頭往墳墓裏看, 12就見兩個天使,穿着白衣,在安放耶穌身體的地方坐着,一個在頭,一個在腳。 13天使對她說:「婦人,你為甚麼哭?」她說:「因為有人把我主挪了去,我不知道放在哪裏。」 14說了這話,就轉過身來,看見耶穌站在那裏,卻不知道是耶穌。 15耶穌問她說:「婦人,為甚麼哭?你找誰呢?」馬利亞以為是看園的,就對他說:「先生,若是你把他移了去,請告訴我,你把他放在哪裏,我便去取他。」 16耶穌說:「馬利亞。」馬利亞就轉過來,用希伯來話對他說:「拉波尼!」(拉波尼就是夫子的意思。)
John 20:11-16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JHN.20.11-16
'Now Mary stood outside the tomb crying. As she wept, she bent over to look into the tomb and saw two angels in white, seated where Jesus’ body had been, one at the head and the other at the foot. They asked her, “Woman, why are you crying?” “They have taken my Lord away,” she said, “and I don’t know where they have put him.” At this, she turned around and saw Jesus standing there, but she did not realize that it was Jesus. He asked her, “Woman, why are you crying? Who is it you are looking for?” Thinking he was the gardener, she said, “Sir, if you have carried him away, tell me where you have put him, and I will get him.” Jesus said to her, “Mary.” She turned toward him and cried out in Aramaic, “Rabboni!” (which means “Teacher”). Now Thomas (also known as Didymus ), one of the Twelve, was not with the disciples when Jesus came. So the other disciples told him, “We have seen the Lord!” But he said to them, “Unless I see the nail marks in his hands and put my finger where the nails were, and put my hand into his side, I will not believe.” A week later his disciples were in the house again, and Thomas was with them. Though the doors were locked, Jesus came and stood among them and said, “Peace be with you!” Then he said to Thomas, “Put your finger here; see my hands. Reach out your hand and put it into my side. Stop doubting and believe.” Thomas said to him, “My Lord and my God!” Then Jesus told him, “Because you have seen me, you have believed; blessed are those who have not seen and yet have believed.” ' 24那十二個門徒中,有稱為低土馬的多馬;耶穌來的時候,他沒有和他們同在。 25那些門徒就對他說:「我們已經看見主了。」多馬卻說:「我非看見他手上的釘痕,用指頭探入那釘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總不信。」 26過了八日,門徒又在屋裏,多馬也和他們同在,門都關了。耶穌來,站在當中說:「願你們平安!」 27就對多馬說:「伸過你的指頭來,摸我的手;伸出你的手來,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總要信!」 28多馬說:「我的主!我的神!」 29耶穌對他說:「你因看見了我才信;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
John 20:11-16,24-29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JHN.20.11-16,24-29
'When they had finished eating, Jesus said to Simon Peter, “Simon son of John, do you love me more than these?” “Yes, Lord,” he said, “you know that I love you.” Jesus said, “Feed my lambs.” Again Jesus said, “Simon son of John, do you love me?” He answered, “Yes, Lord, you know that I love you.” Jesus said, “Take care of my sheep.” The third time he said to him, “Simon son of John, do you love me?” Peter was hurt because Jesus asked him the third time, “Do you love me?” He said, “Lord, you know all things; you know that I love you.” Jesus said, “Feed my sheep. ' 15他們吃完了早飯,耶穌對西門‧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彼得說:「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對他說:「你餵養我的小羊。」 16耶穌第二次又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彼得說:「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牧養我的羊。」 17第三次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彼得因為耶穌第三次對他說「你愛我嗎」,就憂愁,對耶穌說:「主啊,你是無所不知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餵養我的羊。
John 21:15-17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JHN.21.15-17
祂認識我嗎?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8月16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祂按著名字呼叫自己的羊。」——約翰福音 10:3當我未能認識祂時,祂認識我嗎?(約翰福音 20:11-16)
當抹大拉的馬利亞在耶穌的墓外看見祂時,她沒有認出祂。但祂認識她:「耶穌對她說:『馬利亞』」(第16節)。馬利亞聽到自己的名字那一刻,立刻喊道:「拉比!」馬利亞為何在耶穌的墓外哭泣?不是因為她知道關於耶穌的知識,而是因為她與她的主有個人的歷史。可以知道所有關於教義的知識卻不認識耶穌。當智識的學習超過與祂的親密接觸時,靈魂就處於危險之中。對馬利亞來說,教義不過是她腳下的草。任何法利賽人都可以在教義上讓她顯得愚蠢,但沒有人能嘲笑耶穌從她身上趕出七個鬼的事實。然而,對馬利亞而言,耶穌的祝福與祂自己相比毫無可比性。當我固執地懷疑時,祂認識我嗎?(約翰福音 20:24-29)
我是否曾懷疑關於耶穌的某些事——別人見證的經歷,而我卻未曾經歷?其他門徒告訴多馬他們見過耶穌,但多馬懷疑:「我若不看見……我就不信」(第25節)。多馬需要耶穌的親自觸摸。我們不知道主的觸摸何時或如何到來。但當它到來時,是無比珍貴的。耶穌對多馬說:「伸過你的手來,探入我的肋旁」,多馬回答:「我的主,我的上帝!」(第27-28節)。當我自私地否認祂時,祂認識我嗎?(約翰福音 21:15-17)
彼得三次否認耶穌基督,然而在復活後,耶穌單獨向彼得顯現。祂先私下恢復彼得,然後在其他人面前恢復他。彼得說:「主啊,你知道我愛你」(第16節)。我與耶穌基督有個人的歷史嗎?門徒的唯一標誌是與祂的親密聯繫,對耶穌基督的認識,無任何事物能動搖。
8/17/2025
你在靈修中感到沮喪嗎?我們的主從來不用求的。祂單單地說出堅定的話語人耳從未聽過的,然後就離開了。~今天早上的經驗
你有聽過上帝堅定地對你說什麼嗎?你怎麼知道我做不到?
當我們聽到了,我們發現耶穌所說的話真的是非常地難啊。
如果我小心謹慎地聽耶穌所說的,特別是當祂告訴我對我來說特別困難的事,我知道我不能把它解釋掉。它是特別針對我的,是需要我去做選擇與決定的。這位統治者知道耶穌所給予他的選擇。他聽到了耶穌所說的話,認真思想順服的意義是什麼,然後最後的結論是他做不到。他並沒有反抗生氣地離開,而是帶著一顆破碎的心傷心地離開。這位在位者是帶著一個充滿熱情有目標喜好的心來到耶穌面前,然而耶穌的話冰凍了他的心,
'A certain ruler asked him, “Good teacher, what must I do to inherit eternal life?” “Why do you call me good?” Jesus answered. “No one is good—except God alone. You know the commandments: ‘You shall not commit adultery, you shall not murder, you shall not steal, you shall not give false testimony, honor your father and mother.’ ” “All these I have kept since I was a boy,” he said. When Jesus heard this, he said to him, “You still lack one thing. Sell everything you have and give to the poor, and you will have treasure in heaven. Then come, follow me.” ' 18有一個官問耶穌說:「良善的夫子,我該做甚麼事才可以承受永生?」 19耶穌對他說:「你為甚麼稱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沒有良善的。 20誡命你是曉得的:『不可姦淫;不可殺人;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當孝敬父母。』」 21那人說:「這一切我從小都遵守了。」 22耶穌聽見了,就說:「你還缺少一件:要變賣你一切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
Luke 18:18-22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LUK.18.18-22
你在奉獻中感到沮喪嗎?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8月17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一位官問祂說:「良善的夫子,我該做什麼才可以承受永生?」——路加福音 18:18當這位年輕的財主問耶穌如何得永生時,耶穌沒有表現出焦急或關切,也沒有試圖留住他。祂只是簡單地說出財主必須做的事:「變賣你所有的……然後來跟從我」(路加福音 18:22)。我們的主從不懇求,祂從不哄騙或設陷阱。祂只是說出凡人耳中最嚴厲的話,然後任其自處。你是否聽過主對你說過什麼嚴厲的話?如果你從未聽過,我會懷疑你是否聽過祂說任何話。耶穌基督說了很多我們聽了卻未真正聽進去的话。當我們真正聽見時,會發現祂的話驚人地嚴峻。如果我刻意聆聽耶穌對我說的難以接受的話,我知道我無法簡單地解釋過去。這是專為我而說的,是一個要求我做出選擇的話。那位官明白耶穌給他的選擇。他聽見耶穌的話,思考了順服這些話意味著什麼,然後決定他無法做到。他不是挑釁地離開耶穌,而是帶著破碎的心悲傷地離去。這位官滿懷熱切的渴望來到耶穌面前,但耶穌的話卻讓他凍結。這些話沒有激發熱情的奉獻,反而帶來令人心碎的沮喪。耶穌讓這位官在這種沮喪狀態中離開是有原因的:我們的主完全知道,一旦祂的話被聽見,遲早會結出果子。可怕的是,我們中的一些人阻止它在當下生活中結出果子。我不知道當我們終於下定決心奉獻給祂時,我們會說什麼。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祂永遠不會因我們過去拒絕聆聽祂而羞辱我們。
8/18/2025
我其實不明白今天的靈修分享。
Have You Ever Been Speechless with Sadness? 感謝主,我好像還沒有這樣傷心的經驗。謝謝祢,上帝,我的富足沒有到這個完全把我抓住的程度?在氣質和心智的個人關係上很富足?這是什麼意思?跟隨耶穌基督的條件?
放棄你所認為的一切所有的財產直到只有你自己意識到的自己站在上帝前面,然後獻上自己。戰區是在上帝之前的意志領域。
你更致力於耶穌想要什麼的想法還是更致力於追求耶穌祂自己?
愛自己或是愛對耶穌的著重。
'When Jesus heard this, he said to him, “You still lack one thing. Sell everything you have and give to the poor, and you will have treasure in heaven. Then come, follow me.” When he heard this, he became very sad, because he was very wealthy. ' 22耶穌聽見了,就說:「你還缺少一件:要變賣你一切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 23他聽見這話,就甚憂愁,因為他很富足。
Luke 18:22-23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LUK.18.22-23
你是否曾因悲傷而無言?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8月18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他聽見這話,就甚憂愁,因為他很富有。」——路加福音 18:23那位富有的年輕官悲傷得無言以對地離開了。他對耶穌基督對他說的話沒有任何困惑,也清楚明白其含義,但這卻帶來了無法言喻的悲傷。你是否曾經歷過這種無言的悲傷?上帝的話是否曾針對你某個極為「富有」的部分,告訴你要「變賣你所有的」(路加福音 18:22)?也許你在性情上,或在心靈與思想的人際關係上非常富有。或許上帝告訴你要放棄這些,而你卻沒有做到。如果是這樣,你常常會因悲傷而無言以對。主不會懇求你,但每次祂在這一點上與你相遇時,祂都會重複說:「若要跟從我,這就是條件。」「變賣你所有的。」剝去一切可能被視為財富的東西,直到你在上帝面前僅僅是一個有意識的存在,然後將自己獻上。這是爭戰的場所:在上帝面前的意志領域。你是否更專注於你對耶穌期望的看法,而非耶穌自己?如果是這樣,你可能會聽到祂對你說一些讓你感到悲傷的話。耶穌說的話是嚴厲的,但對那些內心有祂性情的人來說,卻是容易的。謹防讓任何東西軟化耶穌說的嚴厲之言。你可能因過於意識到自己是「某個重要的人」而無法成為耶穌的門徒;或者,你可能因過於意識到自己是「無名小卒」,深信自己的貧乏,而同樣無法成為門徒。你是否願意放棄「自己沒有什麼可放棄」的想法?若不願意,你註定會感到沮喪。沮喪是自愛的幻滅,而自愛可能是對你對耶穌的奉獻的愛。
8/19/2025
Self-Consciousness:自我意識/自我認知,同時也是侷促不安的?上帝要我們過一個以耶穌基督為中心的完全的生活,一個定義在完全跟耶穌基督合一不需要擔憂的生活。但有時候我們的生活遭受到外面的攻擊,或是我們發現我們跌跌撞撞回到以為已經不見的自我反省的習慣當中,自我認知或侷促不安是拿走我們在上帝裡面完全生活的第一件事,因為它產生一個不斷的摔跤掙扎的過程。自我認知或侷促不安並不是罪,它有可能是因為緊張的氣質所導致的,或是突然發現我們在新的環境當中。但是這個我們應該在祂裡面沒有絕對完全從來不是上帝的旨意
' “Come to me, all you who are weary and burdened, and I will give you rest. ' 28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
Matthew 11:28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MAT.11.28
自我意識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8月19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馬太福音 11:28上帝希望我們在耶穌基督裡過一個全面的生活,一個以無憂的與祂合一為特徵的生活。但有時,這種生活會受到外界的攻擊,我們發現自己又跌回到以為已經消失的自省習慣中。自我意識是擾亂我們在上帝裡完整生活的第一件事,因為它帶來持續的掙扎。自我意識不是罪。它可能由於神經質的氣質或突然身處新環境而引起。但上帝的旨意從來不是讓我們在祂裡面不完全。任何擾亂我們在祂裡面安息的事物都必須立即得到醫治。「到我這裡來。」你無法通過忽視自我意識來治癒它;唯一的治癒方法是來到耶穌基督面前。當我們來到祂面前,求祂在我們裡面產生基督意識時,祂會一次又一次地這樣做,直到我們學會常住在祂裡面。如果你的基督徒生活不再完整,不要拒絕面對問題。當心任何分裂你與祂合一的事物,無論是朋友的影響還是環境的變化。當心任何讓你覺得自己與主分離的事物。沒有什麼比保持靈裡的完整更重要。偉大的解決方法很簡單:「到我這裡來。」我們在智識、道德和靈性上的真實深度,由這句話來檢驗。在每一件我們不真實的事上,我們會與上帝爭辯,而不是來到祂面前。
8/20/2025
Completeness:完全。當有任何東西影響我們跟耶穌基督合一的生命之時,立即轉向祂求祂建立安息。不要允許任何造成不安的事物留在那裡。要把這些攪擾作為摔跤的對象,不要容忍它們。對主說:說建立祢的意識認知在我裡面,基督意識將會來臨,而我們的自我意識侷促不安將會離開,而祂會成為我們一切的一切。
如果我們容許自我意識持續下去,慢慢地它會喚醒自憐,而自憐是來自於撒但的。自憐的人們是這麼想的:沒有人了解我,人們欠我一個道歉,我必須一直強調我的重點直到別人接受為止。放開別人吧,請主給我們基督意識,祂會穩定我們直到我們在祂裡面的完全是絕對的。
完全的生命是個孩子的生命。上帝孩子的生命不是意識到神的旨意,因為孩子本身就是神的旨意。當你意識到自己的意識之時,那就是有那裡出了問題,只有生病的人才知道健康是什麼。如果你在意識上問上帝:祢的旨意為何?這是一個徵兆你可能偏離了祂的旨意,不論這個偏離有多小。神的孩子從未禱告去意識到上帝是回應禱告的上帝。上帝的兒女是輕鬆自在地確定知道上帝總是回應我們的禱告的。
不要試圖用常識來超越自我意識。我們只會加強這個自我意識。我們必須做耶穌所說的:到我這裡來,與我同住同行... 我就使你們得安息。任何時候當耶穌來的時候,祂會給我們安息:無意識到它自己存在的沒有任何活動的全然休息。
' “Come to me, all you who are weary and burdened, and I will give you rest. ' 28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
Matthew 11:28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MAT.11.28
**完全**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8月20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我就使你們得安息。」——馬太福音 11:28**
每當有什麼開始瓦解你與耶穌基督的關係時,立即轉向祂,求祂賜下安息。絕不要讓任何引起不安的事物繼續存在。將每一個擾亂視為需要對抗的東西,而不是忍受的東西。對主說:「求祢在我裡面建立祢的意識。」基督意識會來臨,自我意識會消失,祂將成為你的一切。
如果你允許自我意識持續存在,它會逐漸喚起自憐,而自憐是撒旦的誘惑。自憐的人會這樣想:「沒有人理解我;別人欠我一個道歉;我必須不斷強調我的觀點,直到別人接受為止。」不要去管別人。求主賜你基督意識,祂會穩固你,直到你在祂裡面完全穩固。
完全的生活是孩子的生活。上帝的孩子並不意識到上帝的旨意,因為孩子本身就是上帝的旨意。當你有意識地感到意識時,就表示有什麼地方出錯了;只有病人才知道什麼是健康。如果你有意識地問上帝:「祢的旨意是什麼?」這表明你已經稍微偏離了祂的旨意。上帝的孩子從不祈求意識到上帝回應禱告。上帝的孩子安息地確信上帝總是回應禱告。
絕不要試圖用常識來克服自我意識,這只會強化它。你必須做耶穌說的事:「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馬太福音 11:28)。無論耶穌來到哪裡,祂都會建立安息——一種無意識於自身的完美活動安息。
8/21/2025
The Ministry of the Unnoticed - 新約聖經注意到我們完全忽略的東西。當耶穌說"虛心的人有福了",祂把從我們的標準來說什麼也不是的人們—貧窮的人們(這裡的翻譯虛心的其實跟靈裡的貧窮不完全相同)抬高了地位。今天的講道常常強調的是那些看起來很光鮮亮麗,很容易被注意到的品性特質,像是強大的意志力或品格的美麗。我們常聽到宣教士告訴我們"為耶穌決定",這把強調重心放在我們自己的努力與"好的地方/優點",我們的主從未交託信任的東西。祂從來沒有要求我們為祂決定。祂要我們順服祂,這是跟為祂決定很不一樣的。
耶穌基督國度的基石是在平凡地方不被影響的可愛/愛?我被祝福的地方是我的貧窮缺乏(虛心)。如果我知道我的意志力很弱,我沒有像貴族一般的特質,耶穌說我是蒙福的,是經由這個缺乏我進入了祂的國度。我無法以一個好人進入祂的國度,我只能以做為一個貧窮人進入祂的國度。
對於上帝來說真正可愛的品格總是無意識的。意識到的影響總是自鳴得意/沾沾自喜的,自以為義,或非基督徒的。如果我開始尋找自己的有用之處,我馬上失去了主觸摸我的媒介。如果我檢查我自己的出水量,那我就失去了主的觸摸。
誰是影響我們最多的人們?不是那些自以為影響我們最多的人們,而是那些絲毫不知道他們影響力的那些人們,那些散放出上帝觸摸大能的無意識的可愛之處的人們。我們總是知道耶穌在某個人的生命中動工,因為祂可以在平凡之中產生讓我們受激勵的事物。
' “Blessed are the poor in spirit, for theirs is the kingdom of heaven. ' 3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Matthew 5:3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MAT.5.3
'Whoever believes in me, as Scripture has said, rivers of living water will flow from within them.” ' 38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
John 7:38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JHN.7.38
**不被注意的事奉**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8月21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虛心的人有福了。」——馬太福音 5:3**
《新約聖經》注意到我們完全忽略的事物。當耶穌說「虛心的人有福了」,祂提升了一種在我們標準中毫無價值的狀態——貧窮的狀態。如今的講道往往強調耀眼、易於察覺的特質,例如意志力或品格之美。我們常聽到傳道人告訴我們要「為基督作決定」,將重點放在我們自己的努力和「良善」上——這些是我們的主從不信賴的東西。祂從未要求我們為祂作決定。祂要求我們向祂降服,這是截然不同的。
在耶穌基督國度的根基上,是平凡中不加修飾的可愛。我蒙福之處在於我的貧窮。如果我知道自己沒有意志力,沒有高尚的性情,耶穌說我是有福的;正是通過這種貧窮,我得以進入祂的國度。我無法以「好」男人或女人的身份進入祂的國度;我只能以赤貧者的身份進入。
對上帝而言真正重要的可愛品格總是無意識的。有意識的影響力是自命不凡、自以為義且不合乎基督精神的。如果我開始尋找自己是否有用的證據,我就會立即失去主觸摸的光輝。耶穌說:「信我的人……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約翰福音 7:38)。如果我審視這流出的水,我就失去了主的觸摸。
哪些人對我們的影響最大?不是那些自以為有影響力的人,而是那些毫無察覺自己影響的人,那些散發出主觸摸的無意識可愛的人。我們總能知道耶穌在某人的生命中工作,因為祂在平凡中創造出令人振奮的事物。
8/22/2025
I Indeed... but He
我曾經有這樣的經驗說:我真的是... 但是祂... ,直到這一刻來臨,我從未真正明白受聖靈的洗是什麼意思。我真的是在自己的盡頭了,我再也不能多做些什麼了,然而祂就從這裡開始,祂可以做無人能做之事。
"但那在我以後來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給他提鞋也不配"。我預備好迎接祂的再來了嗎?只要在我裡面仍然有任何東西阻礙了耶穌的來臨,祂就無法來到我的心中。不論這件事是好是壞,是罪或是個人的一個好品格/品質。當祂來的時候,我必須預備好祂會將所有的事物暴露在祂的真光之下。當我知道我是不潔淨的,祂會放下祂的腳來,當我自以為我是潔瀞的,祂就把祂的腳收回去了。悔改所帶來的不是罪惡感,而是帶來感受到自己是完全不配得的。當我悔改,我了解到我是全然無助的;我知道我沒有任何一個部份是配得提耶穌基督的鞋的,我有這樣子的悔改過嗎?或者我是一直以來傾向於去為自己辯護?上帝無法進入到我的生命中的原因是因為我尚未完全進入悔改當中。
祂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約翰不是在說聖靈洗禮的這個經驗,他在說的是耶穌基督在我們身上所動的工,我們這些受聖靈的洗之人唯一意識到的經驗是感受到全然絕對的不配。
我真的是不配,但是祂來了,神蹟發生了,到那個耶穌基督可以做任何事的邊緣地方去。
'“I baptize you with water for repentance. But after me comes one who is more powerful than I, whose sandals I am not worthy to carry. He will baptize you with the Holy Spirit and fire. ' 11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叫你們悔改。但那在我以後來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給他提鞋也不配。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
Matthew 3:11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MAT.3.11
**我確實……但祂**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8月22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我確實用水給你們施洗……但祂……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馬太福音 3:11(KJV)**
我是否曾經歷一個時刻,能夠說:「我確實……但祂」?在那一刻到來之前,我永遠不會明白聖靈的洗禮是什麼意思。這意味著「我確實」已經走到了盡頭;我再也無能為力。「但祂」就在那裡開始——祂成就了無人能及的事。
「在我之後來的,有一位比我更強大,我連給祂提鞋都不配」(馬太福音 3:11)。我是否為祂的到來做好了準備?只要我內心有什麼東西阻擋祂的道路,耶穌就無法來到我這裡。無論那東西是壞的還是好的,是罪還是某種我認為的個人特質,都無關緊要。當祂來時,我必須準備好讓祂將一切拖進光明中。凡我知道自己不潔的地方,祂會將腳踏上;凡我以為自己潔淨的地方,祂會收回腳步。悔改並不帶來罪的感覺,而是完全不配的感覺。當我悔改時,我意識自己在祂面前完全無助;我知道自己沒有一部分配得上提祂的鞋。我是否這樣悔改了?還是內心仍存一絲為自己辯護的衝動?上帝無法進入我生命的原因,是因為我尚未完全進入悔改。
「祂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馬太福音 3:11)。約翰並未將聖靈的洗禮描述為一種體驗,而是耶穌基督所施行的工作。那些受聖靈洗禮的人唯一有意識的體驗,是絕對不配的感覺。
「我確實」不配,「但祂」來了,奇妙的事發生了。來到那個邊緣之地,讓祂成就一切。
8/23/2025
Prayer Choice and Prayer Conflict— 耶穌沒有說:要對你的天父做白日夢。祂說:向你的天父禱告,禱告是一個意志上的努力。最困難的是我們已經去了自己的房間關上門之後真正的去做這個禱告。我們掙扎讓大腦進入工作狀態,我們也掙扎讓我們到處晃盪的思想安定下來。個人禱告最大的爭戰是勝過這些漫無目標的白日夢。我們必須管住我們的心智,學習專心在我們的禱告上。
'But when you pray, go into your room, close the door and pray to your Father, who is unseen. Then your Father, who sees what is done in secret, will reward you. ' 6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屋,關上門,禱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
Matthew 6:6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MAT.6.6
禱告的抉擇與禱告的爭戰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8月23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屋,關上門,禱告你的父……祂察看隱秘的事。」——馬太福音 6:6耶穌並未說:「對你的父作白日夢。」祂說:「禱告你的父。」禱告是意志的努力。在我們進入內屋、關上門之後,最困難的事情就是真正開始禱告。我們掙扎著讓思緒進入運作狀態,掙扎著收攏四處飄散的想法。私人禱告中的最大爭戰,是克服那種沉溺於漫無目的白日夢的傾向。我們必須訓練自己的心智,學會專注於有意識的禱告。我們小心翼翼地選擇一個特定的禱告地點,但當我們到達那裡時,煩惱如同蒼蠅般開始侵擾。各種我們必須處理的事情在腦海中嗡嗡作響。耶穌說:「關上門。」進入一個隱秘的沉默,就是刻意關上情緒和焦慮的門,向上帝敞開心門。上帝在隱秘處看見我們。祂看我們的方式,與別人看我們或我們看自己的方式不同。當我們活在隱秘處,就不可能懷疑祂。我們對祂的確信,超過對任何事物的確信。耶穌說,你的父是看不見的;祂「察看隱秘的事」。無論你身在何處,你都能進入這隱秘處。即使在日常生活的喧囂中,你總能找到上帝。養成凡事向祂求問的習慣,學會在祂的同在中開始每一天。如果你不在醒來的第一刻敞開心門,讓上帝進入,你整天都會在錯誤的層次上運作。但如果在清晨的第一道光芒中,你敞開心門,向你的父隱秘地禱告,那麼你當天在公開場合所做的一切,都將帶著祂同在的印記。
8/24/2025
The Spiritual Inventory - 耶穌在這裡用一個好孩子求好東西的例子來說明禱告。我是一個好孩子嗎?
' “Ask and it will be given to you; seek and you will find; knock and the door will be opened to you. For everyone who asks receives; the one who seeks finds; and to the one who knocks, the door will be opened. “Which of you, if your son asks for bread, will give him a stone? Or if he asks for a fish, will give him a snake? If you, then, though you are evil, know how to give good gifts to your children, how much more will your Father in heaven give good gifts to those who ask him! So in everything, do to others what you would have them do to you, for this sums up the Law and the Prophets.' 7「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8因為凡祈求的,就得着;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 9你們中間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 10求魚,反給他蛇呢? 11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他的人嗎? 12所以,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Matthew 7:7-12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MAT.7.7-12
**屬靈的盤點**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8月24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你們中間哪一個人,兒子要餅,會給他石頭呢?」——馬太福音 7:9**
耶穌在這裡用了一個好孩子請求好東西的比喻來說明禱告。我們談論禱告時,常常以為我們與上帝的關係如何,對祂是否賜予我們所求的東西毫無影響。千萬不要說上帝不願意賜给你所求的東西,也不要輕易放棄,舉手投降。進行一次屬靈的盤點,找出原因。問問自己:我是否處於一個好孩子請求好東西的關係中?我與配偶、孩子、朋友和同事的關係是否正確?或者,我是否在對上帝說:「主啊,我知道自己脾氣暴躁、滿心怒氣,但我想要屬靈的祝福」?如果這是我的心態,那麼在採取好孩子的態度之前,我將得不到這祝福。
我們常將反抗誤認為是奉獻,對上帝說我們願意完全交託給祂,實際上只是想逃避自己的責任。我們拒絕進行屬靈的盤點。我是否在向上帝求錢買我想買的東西,卻有尚未償還的債務?我是否在向上帝求自由,卻對他人吝嗇自由?是否有人我尚未原諒,或是我對某人未曾友善?
我僅通過屬靈的重生成為上帝的孩子。我只有在光明中行走時才是好的。我們大多數人將禱告變成虔誠的陳詞濫調,用它來尋求情感上的滿足,或將其視為一種模糊的神秘體驗。在屬靈上,我們都擅長製造迷霧。如果我們進行盤點,就會清楚地看到必須糾正的事情——一段友誼、一筆債務、一種脾氣。除非我們活出上帝孩子的樣式,否則禱告毫無意義。一旦我們如此行,耶穌說:「凡祈求的就得著」(馬太福音 7:8)。
8/25/2025
The Fruitfulness of Friendship - the joy of self-sacrifice until we surrender every aspect of our lives to God. Self-surrender. Sacrifice is the love passion of the Holy Spirit.
We must set aside our personal preferences and learn to love as God loves.
To love as God loves is the most practical thing for a disciple.
'I no longer call you servants, because a servant does not know his master’s business. Instead, I have called you friends, for everything that I learned from my Father I have made known to you. ' 15以後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因僕人不知道主人所做的事。我乃稱你們為朋友;因我從我父所聽見的,已經都告訴你們了。
John 15:15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JHN.15.15
'I desire to do your will, my God; your law is within my heart.” ' 8我的神啊,我樂意照你的旨意行;你的律法在我心裏。
Psalms 40:8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PSA.40.8
**友誼的豐碩果實**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8月25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我稱你們為朋友。」——約翰福音 15:15**
除非我們在每一方面都向上帝降服,否則我們永遠不知道自我犧牲的喜樂。自我降服是最困難的事情。我們總是為它附加條件,對上帝說:「如果……我就做祢要求的事。」或者,我們將它視為巨大的負擔:「我想我必須將人生奉獻給上帝。」這樣的態度毫無自我犧牲的喜樂。
一旦我們真正降服,聖靈就會以耶穌的喜樂觸摸我們。當聖靈進入時,我們會充滿為我們的朋友——耶穌——捨命的渴望,所有的負擔感都消失了,因為犧牲是聖靈的愛之激情。
「我的上帝啊,我樂意遵行祢的旨意」(詩篇 40:8,KJV)。耶穌是這種激情的化身。祂只想遵行天父的旨意,以充滿活力的喜樂進行祂的犧牲,為我們所有人樹立了榜樣。我是否在跟隨祂的引導?我是否完全向耶穌基督降服?如果耶穌基督不是我的北極星,我的犧牲就毫無益處。但如果我在犧牲時定睛於祂,祂的改變影響力將慢慢但確實地開始運作。
「我稱你們為朋友。」我們與耶穌的友誼是基於祂在我們裡面創造的新生命,這新生命與我們的舊生命毫無關聯。新生命無比謙卑、無暇純潔,並絕對忠於上帝。當我們與主建立友誼時,我們被呼召向每一個遇見的人展示祂對我們的愛。我們必須放下個人偏見,學習像上帝那樣去愛。對上帝來說,愛不是感傷的。像上帝那樣去愛,是門徒最實際的行動。謹防讓天然的傾向阻礙你在愛中的行走。
8/26/2025
Are You Ever Disturbed? Is my peace based on ignorance?
Abide in Him!
'Peace I leave with you; my peace I give you. I do not give to you as the world gives. Do not let your hearts be troubled and do not be afraid. ' 27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裏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
John 14:27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JHN.14.27
'The Spirit gives life; the flesh counts for nothing. The words I have spoken to you—they are full of the Spirit and life. ' 63叫人活着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
John 6:63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JHN.6.63
' “Do not let your hearts be troubled. You believe in God ; believe also in me.' 1「你們心裏不要憂愁;你們信神,也當信我。
John 14:1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JHN.14.1
**你是否曾感到不安?**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8月26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約翰福音 14:27**
有些時候,我們的平安感是基於無知。我們可能對世界充滿平靜的喜悅,但那只是因為我們閉上了眼睛,無視它的殞地。當我們正視生活的真相時,內心的平安就變得不可能——除非我們從耶穌那裡領受平安。當我們的主說平安時,祂創造平安;祂的話語永遠是靈與生命(約翰福音 6:63)。我是否曾領受耶穌的平安?這平安來自於注視祂的臉,體會祂那不受干擾的平靜。
你現在是否正感到痛苦的不安,被上帝旨意允許的波濤和巨浪所擾亂?你是否一直在審視自己的信仰,試圖從中尋找一絲平安、喜樂或安慰,卻一無所獲?那麼,抬起頭來,領受主的無擾之安。反映出的平安證明你與上帝的關係是正確的,因為你能自由地將心思轉向祂。如果你與上帝的關係不對,你的心思只能轉向自己。如果有什麼東西遮蔽了耶穌基督的臉,你要麼會感到不安,要麼會有種虛假的安全感。
你現在是否正注視著耶穌,在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上,從祂那裡領受平安?如果是這樣,祂將在你裡面和通過你成為平安的恩典祝福。但如果你試圖靠自己解決憂慮,你就會將祂從你的生活中抹去,並得到你應得的結果。我們之所以感到不安,是因為我們沒有專注於耶穌基督。當我們轉向祂時,我們的困惑就消失了,因為祂沒有困惑;我們唯一的關注就是住在祂裡面。
將你所有的煩惱和憂慮帶到耶穌面前,攤開在祂面前。在困難、喪親之痛和悲傷中,聽祂說:「你們心裡不要憂愁」(約翰福音 14:1)。
8/27/2025
Theology Alive: Am I acting on what God shows me when I am up on the mountaintop with him? Am I in the light or in the darkness?
'Then Jesus told them, “You are going to have the light just a little while longer. Walk while you have the light, before darkness overtakes you. Whoever walks in the dark does not know where they are going. ' 35耶穌對他們說:「光在你們中間還有不多的時候,應當趁着有光行走,免得黑暗臨到你們;那在黑暗裏行走的,不知道往何處去。
John 12:35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JHN.12.35
'But if your eyes are unhealthy, your whole body will be full of darkness. If then the light within you is darkness, how great is that darkness! ' 23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你裏頭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
Matthew 6:23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MAT.6.23
'For I tell you that unless your righteousness surpasses that of the Pharisees and the teachers of the law, you will certainly not enter the kingdom of heaven. ' 20我告訴你們,你們的義若不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斷不能進天國。」
Matthew 5:20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MAT.5.20
**活的信仰**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8月27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趁著有光行走,免得黑暗臨到你們。」——約翰福音 12:35**
當你與上帝在山頂上時,當心不要忽略祂向你顯明的啟示。回到山谷後,你必須遵行在高處領受的光。若不如此,那光將變成黑暗。「你裡面的光若變成黑暗,那黑暗是何等大呢!」(馬太福音 6:23)。一旦你漠視從上帝而來的洞見,你的屬靈生命就會開始枯萎腐爛。要不斷將真理帶入你的日常生活,在你所做的每一件事中實踐出來。若不這樣做,你所領受的光將成為咒詛。
最難對付的人,是那些滿足於回想過去山頂經歷,卻不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那經歷的人。如果你說自己已得成聖,就要展現出來。那經歷必須真實到在你的生活中顯而易見。當心任何讓你自我放縱的信念,無論它聽起來多麼美妙,那都是從魔鬼來的。
信仰必須在最實際的層面發揮作用。「我告訴你們,你們的義若不勝於法利賽人的義,斷不能進天國」(馬太福音 5:20)。你的道德必須超越你所知道的最道德的人。你可能熟知成聖的教義,但你是否在生活的實際問題中實踐它?你生命的每一個面向——身體、道德和屬靈——都要以我們主的贖罪標準來衡量。
8/28/2025
What's the Good of Prayer? Prayer isn't part of natural human life! Really? I haven't thought of that. Who will suffer when we don't pray? Christ inside us will suffer if we don't pray?
Born again - life of the Son of God is born inside us! Prayers - a way of getting to know God himself!
What a wonderful audacity a child has- audacity? 大膽。
'One day Jesus was praying in a certain place. When he finished, one of his disciples said to him, “Lord, teach us to pray, just as John taught his disciples.” ' 1耶穌在一個地方禱告;禱告完了,有個門徒對他說:「求主教導我們禱告,像約翰教導他的門徒。」
Luke 11:1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LUK.11.1
' “Ask and it will be given to you; seek and you will find; knock and the door will be opened to you. ' 7「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Matthew 7:7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MAT.7.7
'And he said: “Truly I tell you, unless you change and become like little children, you will never enter the kingdom of heaven. ' 3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
Matthew 18:3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MAT.18.3
**禱告有什麼益處?**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8月28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主啊,教導我們禱告。」——路加福音 11:1**
禱告並非人類自然生活的一部分。常有人說,不禱告的人會受苦;我對此表示懷疑。真正受苦的是他們內在基督的生命,因為上帝之子的生命不是靠食物滋養,而是靠禱告。
當我們從上頭重生時,上帝之子的生命在我們裡面誕生。是讓這生命飢餓還是通過禱告滋養它,取決於我們自己。我們對禱告的普通看法——把它當作從上帝那裡為自己求祝福或尋求情感體驗的方式——在《聖經》中找不到依據。《聖經》將禱告視為認識上帝本身的途徑。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馬太福音 7:7)。我們在上帝面前抱怨,抱歉或冷漠,但我們很少真正祈求什麼。我們的主說:「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馬太福音 18:3)。小孩子有何等奇妙的膽量!上帝的孩子帶著每一個關切和渴望到上帝面前,準備將一切攤開在祂面前祈求。除非我們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否則我們不會這樣做。在此之前,我們認為祈求是懦弱或軟弱的表現。在需要時禱告並非懦弱;這是我們與上帝真實相連的唯一方式。在上帝面前做真實的自己,將你無計可施的問題攤開在祂面前,那些你知道自己無法處理的事情。只要你自以為自足,你就不需要向祂祈求任何東西。
禱告的意義不在於改變外在環境,而在於改變我,然後我再去改變事物。禱告不是改變外部情況的問題,而是改變我們內在性情的神奇作為。上帝的奇妙恩賜之一是,基於救贖的禱告有能力完全轉化一個人的視角。
8/29/2025
Sublime Intimacy- common sense vs. faith? Relation of the natural to the spiritual! Can you trust Jesus Christ when your common sense fails? Can you venture heroically on his words when the facts of your life shout, "It's a lie"?
'Then Jesus said, “Did I not tell you that if you believe, you will see the glory of God?” ' 40耶穌說:「我不是對你說過,你若信,就必看見神的榮耀嗎?」
John 11:40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JHN.11.40
'Blessed is anyone who does not stumble on account of me.” ' 6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
Matthew 11:6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MAT.11.6
**崇高的親密**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8月29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我不是對你說過,你若信,就必看見神的榮耀嗎?」——約翰福音 11:40**
每次你在信仰生活中冒險前行,總會遇到一些從常識角度看完全與你的信仰相矛盾的事物。常識不是信仰,信仰也不是常識。它們是自然與屬靈的關係。當你的常識失效時,你能信靠耶穌基督嗎?當生活的現實大聲喊著「這是謊言」時,你能英勇地依靠祂的話語前行嗎?在與上帝同在的山頂上,說「我相信上帝無所不能」很容易。但你必須從高處下到山谷,面對那些諷刺地嘲笑你信仰的事實。
每當我的信仰計劃在自己心中清晰時,我就會遇到與之矛盾的事物。讓我對自己說:「我相信上帝會供應我一切所需」,然後我的供應枯竭了,我不知道如何補充。然後,讓我看看我會否通過信仰的試驗,還是會退回到更低的層次。
信仰必須經受考驗。只有通過衝突,信仰才能成為個人的擁有。你現在的信仰正面臨什麼考驗?這考驗要麼證明你的信仰是正確的,要麼會摧毀它。「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馬太福音 11:6)。最重要的事是對耶穌的信心。堅定地相信祂,你所遭遇的一切將會加強並發展你的信仰。信仰的生活中充滿持續的考驗,而最後的大試驗是死亡。
願上帝保守我們處於爭戰的狀態!信仰是對上帝難以言喻的信靠,這信靠從不懷疑祂會棄我們不顧。
8/30/2025
Rightly Related to Him- we should rejoice because our names are written in heaven! Usefulness as the standard - Jesus Christ was the greatest failure? Our relationship to God.
'However, do not rejoice that the spirits submit to you, but rejoice that your names are written in heaven.” ' 20然而,不要因鬼服了你們就歡喜,要因你們的名記錄在天上歡喜。」
Luke 10:20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LUK.10.20
'Whoever believes in me, as Scripture has said, rivers of living water will flow from within them.” ' 38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
John 7:38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JHN.7.38
'In bringing many sons and daughters to glory, it was fitting that God, for whom and through whom everything exists, should make the pioneer of their salvation perfect through what he suffered. ' 10原來那為萬物所屬、為萬物所本的,要領許多的兒子進榮耀裏去,使救他們的元帥,因受苦難得以完全,本是合宜的。
Hebrews 2:10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HEB.2.10
**與祂正確相連**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8月30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不要因鬼服你們就喜樂,要因你們的名記錄在天上喜樂。」——路加福音 10:20**
當門徒從第一次傳道任務回來時,他們因鬼服從他們而充滿喜樂。耶穌回答說,他們應該因「你們的名記錄在天上」而喜樂。祂在告訴他們:「不要因事奉的成功而喜樂;要因你與我的正確關係而喜樂。」
在基督徒工作中,最大的陷阱是因自己做了多少事或因上帝使用你而喜樂。如果你是與耶穌基督正確相連的,你無法測量上帝通過你所做的事。耶穌會通過你不斷湧流活水的江河(約翰福音 7:38),並且因祂的憐憫,祂不會讓你知道祂在做什麼。
一旦你通過救恩和成聖與上帝建立了正確的關係,你可以確信,無論你身處何地,都是上帝將你安置在那裡。只要你行在上帝所在的光中,你的生活對周圍環境的反應,就會自然成就祂的目的。
我們傾向於將重點放在事奉上,而不是與上帝的關係上。當心那些以「有用」作為標準的人。如果有用是我們成功的衡量標準,那麼耶穌基督就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失敗者。想想我們的主在世上的時間:三年裡,祂只是四處走動,說一些話,醫治病人——按照人類成功和事業的標準,這是一個毫無用處的人生。
當我們效法我們主的榜樣時,我們知道重要的是上帝通過我們所做的工作,而不是我們為祂做的工作。我們主在我們生命中唯一關注的標準,是我們與上帝的關係,這關係應當如同父與子之間的關係。耶穌正在「領許多兒女進榮耀裡」(希伯來書 2:10)。
8/31/2025
My Joy, Your Joy: happiness in connection with Jesus is an insult.
'I have told you this so that my joy may be in you and that your joy may be complete. ' 11「這些事我已經對你們說了,是要叫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裏,並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
John 15:11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JHN.15.11
**我的喜樂,你的喜樂**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8月31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這些事我已經對你們說了,是要叫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裡,並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約翰福音 15:11**
耶穌在這裡提到的喜樂是什麼?它不是單純的快樂;用快樂這個詞來形容耶穌基督是一種侮辱。耶穌的喜樂是將自己完全降服並為天父犧牲的喜樂,是完全遵行天父差遣祂去做的事的喜樂:「因為我從天上降下來,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來者的意思行」(約翰福音 6:38)。耶穌祈求我們的喜樂能持續充滿,直到與祂的喜樂相同。我是否已讓耶穌基督將祂的喜樂帶入我的生命?
我生命的滿足不在於身體健康,不在於外在事件,也不在於看見上帝的工作成功,而在於對上帝的完全認識,以及與祂那如同耶穌與祂同在的交通。這種交通會被試圖控制環境的煩躁所破壞。耶穌說,這世的憂慮會扼殺上帝的話語(馬可福音 4:19)。上帝的目標是讓我超越憂慮,成為祂的見證人,宣揚耶穌是誰。上帝至今為我所做的一切,只是這種更深層關係的門檻。
與上帝建立正確的關係,在祂裡面找到你的喜樂,你將湧流出活水的江河。成為耶穌基督傾倒活水的中心。停止自我意識,停止自滿和自以為義,開始活出那與基督一同藏在上帝裡的生命(歌羅西書 3:3)。與上帝正確相連的生命如同呼吸般自然。對你影響最大的生命,是那些無意識於自己影響的人。
9/1/2025
Destiny of Holiness: Continually restate to yourself the purpose of your life: God's destiny for humanity - holiness. His sons and daughters are holy because He is holy! Meaning of atonement - think more about it. Atonement - through the death of Jesus Christ, God can put each of us back into perfect union with himself, without a shadow in between.
An intense craving: holy!
Did we accept the God who makes us holy?
What is a practice of me to keep with a holy God? Do not tolerate unholy thoughts or deeds. Holiness - keeps every details of your life under God's scrutiny. Think about what God gives!
'for it is written: “Be holy, because I am holy.” ' 16因為經上記着說:「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
1 Peter 1:16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1PE.1.16
**聖潔的命定**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9月1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彼得前書 1:16**
要不斷提醒自己人生的目的:上帝對人類的命定不是幸福或財富,而是聖潔。祂對所有人的唯一目標,是將我們變成祂的兒女。上帝不是一台永恆的祝福機器,祂來拯救人類也不是出於憐憫。祂來拯救人類,是因為祂創造我們要我們成為聖潔。贖罪意味著,通過耶穌基督的死,上帝能使我們每一個人與祂完全合一,之間毫無陰影。
我是否相信自己需要聖潔?我是否相信上帝能進入我裡面,使我聖潔?如果一個傳道人通過傳福音讓我意識到自己不聖潔,我會感到反感。福音的傳講總是喚起強烈的反感,因為它揭示了我不聖潔的事實。然而,它也喚起了一種強烈的渴望:實現上帝為我設定的命定的渴望。
如今,有太多事物在召喚我們。其中一些事物本質上並不壞;它們是好的、高尚的、道德上正當的事物。但如果它們分散了我們與上帝的關係,祂會將這些事物拿走,直到我們與祂恢復正確的關係。重要的是,我們要接受那位使我們聖潔的上帝。不惜一切代價,我們必須與祂保持正確的關係。
絕不要採納任何與聖潔的上帝不符的做法。謹防對自己或他人的任何同情,這種同情可能導致你容忍不聖潔的思想或行為。聖潔意味著將你生命中的每一個細節置於上帝的審視之下。它意味著思想上的純潔無瑕、言語上的純淨無染、以及行為上的無玷無疵。聖潔不僅是上帝所賜的;它還是將上帝所賜的彰顯出來:「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
9/2/2025
The Sacrament of Sacrifice: every blessing we received from God will escape from us! The Lord's teaching is anti-self-realization. Jesus wants to make us exactly like him: self-sacrifice.
What does Jesus pour through us? This is what counts. Jesus squeezes sweetness out of us.
Are we ready to pour out our lives for him?
'Whoever believes in me, as Scripture has said, rivers of living water will flow from within them.” ' 38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
John 7:38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JHN.7.38
'While Jesus was in Bethany in the home of Simon the Leper, a woman came to him with an alabaster jar of very expensive perfume, which she poured on his head as he was reclining at the table. When the disciples saw this, they were indignant. “Why this waste?” they asked. “This perfume could have been sold at a high price and the money given to the poor.” Aware of this, Jesus said to them, “Why are you bothering this woman? She has done a beautiful thing to me. The poor you will always have with you, but you will not always have me. When she poured this perfume on my body, she did it to prepare me for burial. Truly I tell you, wherever this gospel is preached throughout the world, what she has done will also be told, in memory of her.” ' 6耶穌在伯大尼長大痲瘋的西門家裏, 7有一個女人拿着一玉瓶極貴的香膏來,趁耶穌坐席的時候,澆在他的頭上。 8門徒看見就很不喜悅,說:「何用這樣的枉費呢! 9這香膏可以賣許多錢,賙濟窮人。」 10耶穌看出他們的意思,就說:「為甚麼難為這女人呢?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 11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只是你們不常有我。 12她將這香膏澆在我身上是為我安葬做的。 13我實在告訴你們,普天之下,無論在甚麼地方傳這福音,也要述說這女人所行的,作個紀念。」
Matthew 26:6-13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MAT.26.6-13
**犧牲的聖禮**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9月2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約翰福音 7:38**
耶穌並未說:「信我的人,他們所得的每一份祝福都將屬於他們自己。」祂說:「信我的人,他們所得的每一份祝福都將從他們身上流出。」我們主的教導總是反對自我實現。祂的目的不是發展我們的個人特質,而是使我們完全像祂——而祂最主要的特徵是自我犧牲。
如果我們信耶穌,重要的不是我們獲得了什麼,而是祂通過我們傾倒出什麼。上帝不會把我們變成渾圓的葡萄;祂會從我們身上擠出甜美的汁液。在屬靈上,我們無法用成功來衡量我們的生命。我們只能用上帝通過我們傾倒出的東西來衡量——而這是完全無法量化的。
當伯大尼的馬利亞打破一瓶珍貴的香膏,傾倒在耶穌頭上時,沒有人認為這個行為是必要的。甚至門徒們都表示輕蔑。「他們說:『何必這樣浪費呢?』」(馬太福音 26:8)。但耶穌稱讚馬利亞這奢華的奉獻行為。祂說,無論福音傳到何處,「這女人所做的也要述說,來紀念她」(第13節)。每當我們的任何一個人像馬利亞這樣,毫不在意代價地完全交託給祂時,我們的主都會充滿喜樂。
「信我的人……」如果我們信耶穌,無數人的生命將通過我們不斷得到更新。是時候打破我們對個人滿足的無止境渴求了。上帝傾倒出祂兒子的生命,為要使世界得救。我們是否準備好為祂傾倒出我們的生命?
9/3/2025
The Waters of Satisfaction Scattered: Have I received something that is like water from the well near Bethlehem, the water the 3 great warriors got for David? Satisfy yourself with one of God blessings and it will corrupt you!
How am I to pour out before the LORD the love I receive from others? The moment I commit something to the LORD, it will begin to flow in rivers of living water all around. Love has to be transfigured by being poured out before the LORD.
'So the three mighty warriors broke through the Philistine lines, drew water from the well near the gate of Bethlehem and carried it back to David. But he refused to drink it; instead, he poured it out before the Lord . ' 16這三個勇士就闖過非利士人的營盤,從伯利恆城門旁的井裏打水,拿來奉給大衛。他卻不肯喝,將水奠在耶和華面前...
2 Samuel 23:16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2SA.23.16
**滿足之水的散播**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9月3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三位勇士……從伯利恆城門旁的井裡打水,拿來奉給大衛。他卻不肯喝,將水奠在耶和華面前。——撒母耳記下 23:16**
你最近是否收到了一些如同伯利恆城門旁井水般的東西?上帝是否賜給你愛?友誼?屬靈的祝福?若你用祂的恩賜來滿足自己,你的靈魂福祉將面臨危險。因為若你這樣做,你無法將它奠在主面前。記住,你永遠無法將你渴望用來滿足自己的東西獻給上帝。若你用祂的祝福來滿足自己,它會敗壞你。相反,你必須做常識認為是荒謬浪費的事——將它奠出。
我該如何將從他人那裡得到的愛奠在主面前?只有一個方法:通過我心志的決斷。人們可能為我做一些人力無法回報的事,若我不知道上帝的存在,我絕無法接受這些愛的行動。但因為我認識祂,我能接受他人的愛,因為我知道上帝會報答他們——只要我在心裡將這東西交還給祂。我這樣做時會說:「這對我來說太珍貴、太有價值了;這根本不是為人準備的。我必須將它奠出。」當我將某物交託給主的那一刻,它將開始如活水的江河般四處湧流。若我反而囤積他人給我的愛,它會變成毒藥。愛必須通過奠在主面前而被轉化。
你是否因為緊抓上帝的某個祝福而變得苦澀酸楚?若你反而將它奠給祂,你會成為世上最甜美的人。上帝希望通過你來擴展他人的視野。養成立即將祂賜給你的一切交還給祂的習慣,祂將使你成為對他人無可估量的祝福。
9/4/2025
His: Father, do I feel that I am not my own anymore? Please help us to have this realization. Great spiritual nobility? I cannot say that I give myself over to You, Jesus. I still need your help to do that! Father, please let your holy spirit come in to teach me your nature! Father, I want to be one with yourself!
Dear Father, we can be saved but not be one with you? I guess so. If I hold onto myself or others, I will not be able to be one with you. Please help us to be one with YOU! I want to be yours!
Father, it's great to know that your Holy Spirit is the spirit of love and devotion- is of being a perfect delight to YOU! May we be the true disciples of yours - entirely yours and you are carrying out your work through us!
We want to be entirely YOURS!
' “I have revealed you to those whom you gave me out of the world. They were yours; you gave them to me and they have obeyed your word.' 6「你從世上賜給我的人,我已將你的名顯明與他們。他們本是你的,你將他們賜給我,他們也遵守了你的道。
John 17:6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JHN.17.6
'“If anyone comes to me and does not hate father and mother, wife and children, brothers and sisters—yes, even their own life—such a person cannot be my disciple. ' 26「人到我這裏來,若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姊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
Luke 14:26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LUK.14.26
'But you will receive power when the Holy Spirit comes on you; and you will be my witnesses in Jerusalem, and in all Judea and Samaria, and to the ends of the earth.” ' 8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着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
Acts 1:8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ACT.1.8
**祂的**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9月4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他們本是你的,你將他們賜給我。」——約翰福音 17:6**
門徒是聖靈在其中鍛造出這種體悟的人:「我不屬於自己。」說「我不屬於自己」是達到一種極高的屬靈高貴境界。如果我是一個門徒,我就會自主決定將自己完全交給耶穌基督。然後,聖靈進入,教導我祂的本性。祂教導我這些,不是為了讓我像展示聖潔的展品般與他人隔絕,而是為了使我與我的主合而為一。在我與祂合一之前,祂不會差遣我出去。耶穌基督直到復活後才差遣門徒去傳福音,因為只有那時聖靈的能力才臨到他們,使他們能夠認識耶穌基督是誰,並與祂合而為一。
「人若來跟從我,不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就不能作我的門徒」(路加福音 14:26)。耶穌並未說:「這樣的人不能成為一個好的道德之人。」祂說:「這樣的人不能成為我稱為『我的』的人。」耶穌提到的任何關係都可能成為競爭性的關係。我可能更願意屬於我的父母、配偶,或是我自己。如果是這樣,耶穌說我不能成為祂的門徒。這並不意味著我不會得救;只是意味著我不屬於祂。
「你們要作我的見證」(使徒行傳 1:8)。我們的主將祂的門徒變成祂自己的所有物,祂為他們負責。門徒所領受的靈不是努力工作或為耶穌做實際事情的靈,而是愛與奉獻的靈,是成為祂完全喜悅的靈。門徒的秘訣是:「我完全屬於祂,祂通過我成就祂的工作。」
完全屬於祂。
9/5/2025
Keeping watch- how to watch with you with no private point of view at all? Yes, Father, we want to view everything that happens in the way our LORD, YOU / Jesus view it - through the revelation of the Bible!
Father, do I identify myself with you and see things from your perspective?
Yes, Father, help us to watch with Jesus! We need your Holy Spirit's help! We want to be filled with the Holy Spirit and learn to watch with Jesus for the rest of our lives!
'Then he said to them, “My soul is overwhelmed with sorrow to the point of death. Stay here and keep watch with me.” ' 38便對他們說:「我心裏甚是憂傷,幾乎要死;你們在這裏等候,和我一同警醒。」
Matthew 26:38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MAT.26.38
'But this has all taken place that the writings of the prophets might be fulfilled.” Then all the disciples deserted him and fled. ' 56但這一切的事成就了,為要應驗先知書上的話。」當下,門徒都離開他,逃走了。
Matthew 26:56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MAT.26.56
'But you will receive power when the Holy Spirit comes on you; and you will be my witnesses in Jerusalem, and in all Judea and Samaria, and to the ends of the earth.” ' 8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着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
Acts 1:8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ACT.1.8
'All of them were filled with the Holy Spirit and began to speak in other tongues as the Spirit enabled them. ' 4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按着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
Acts 2:4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ACT.2.4
**守望**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9月5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與我一同儆醒。」——馬太福音 26:38**
當耶穌說「與我一同儆醒」時,祂是在告訴我們要毫無個人觀點地守望。在我們與祂同行的早期階段,我們並非與耶穌一同守望;我們是為祂守望,並期望祂與我們一同守望。我們需要時間才能開始以我們主的方式——通過《聖經》的啟示——來看待發生的一切。
耶穌在客西馬尼園中,當危險逼近時,要求祂的門徒與祂一同守望。同樣,祂也在今日的某個客西馬尼園中來到我們面前,那裡祂的榮耀正受到威脅,祂說:「與我一同守望。」祂這樣做是為了教導我們與祂認同,並從祂的視角看待事物。但我們卻不肯。我們說:「主啊,我看不懂這事的意義,太可怕了。」
如果我們不理解我們的主,甚至不知道祂受苦的目的,我們怎能與祂一同守望?門徒們以他們天然的能力極限愛耶穌,但他們不明白祂的目標;他們無法理解祂為何要走向死亡。在客西馬尼園中,他們被自己的悲傷吞沒,沒有守望,反而睡著了。在與他們的主最親密的三年相處後,「門徒都離開祂逃跑了」(馬太福音 26:56)。
然而,門徒最終學會了與耶穌一同守望。怎麼做到的?在客西馬尼園之後,一系列奇妙的事情發生了。我們的主死了、復活、升天,祂差遣了聖靈,並告訴門徒:「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使徒行傳 1:8)。這就是門徒改變的方式。在五旬節那天,「他們都被聖靈充滿」(使徒行傳 2:4),從此他們學會了一生與耶穌一同守望。
9/6/2025
Diffusiveness of Life: A river touches places of which its sources knows nothing.
Do I see the Spirit of God's course? How does a river go - broader and grander than ever a lot of time!
River of the Spriit of God - Father, please flow steadily through me while I keep my sights on You and Jesus!
Healing and far-flung rivers- Father, thank you for awakening our minds to your amazing truths!
'Whoever believes in me, as Scripture has said, rivers of living water will flow from within them.” '38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
John 7:38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JHN.7.38
**生命的擴散**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9月6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活水的江河……」——約翰福音 7:38**
一條河流觸及它的源頭無法知曉的地方。耶穌說,如果我們領受了祂的豐盛,無論我們生命的顯性量度多麼微小,從我們裡面將流出江河,祝福地球上最遙遠的角落。我們與這流出無關;這是上帝的偉大作為。上帝很少讓一個靈魂看見自己是多麼大的祝福。
河流有著勝利的堅持,克服一切障礙。它沿著自己的路徑穩定前行,遇到障礙時,會暫時受阻,但很快就會繞過障礙開闢一條新路。或者,河流可能消失數英里,然後再次浮現,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壯麗。上帝的靈也是如此。
你的生命中是否出現了障礙?你是否看見上帝在使用他人,而你似乎毫無用處?繼續專注於源頭,上帝要麼會帶你繞過障礙,要麼會移除它。上帝之靈的河流能勝過一切。永遠不要專注於障礙或困難;河流對路上的任何事物都漠不關心,當你記得將目光定睛在源頭時,它會穩定地通過你流出。絕不要讓任何東西——無論是情感還是經歷——介入你與耶穌基督之間,阻礙你與這偉大源頭的聯繫。
想想那滋養我們靈魂的醫治與廣遠的江河!上帝一直在喚醒我們的心智,讓我們認識到驚奇的真理,祂喚醒的每一項真理都指向祂將通過我們流出的更廣闊的河流力量。如果你信耶穌,你會發現上帝在你裡面滋養了為他人而流的洶湧祝福之流。
9/7/2025
Springs of Irrepressible Life- do I have a mighty spring flowing out of me? River of living water- irrepressible life!
Am I pouring out, Father? Please help me to stay humber, Father. It's not my doing, but your doing!
Am I a continually flowing river?
'but whoever drinks the water I give them will never thirst. Indeed, the water I give them will become in them a spring of water welling up to eternal life.” ' 14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裏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
John 4:14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JHN.4.14
**不可抑制的生命之泉**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9月7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面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約翰福音 4:14**
在約翰福音 4:14 中,我們的主並未提到涓涓細流,而是說到一股洶湧的泉源,滿溢其岸。讓這水充滿你,與耶穌的活潑關係之甜美將從你身上如賜予時那般充沛地流出。如果你發現你的生命沒有如應有的那樣流出,尋找原因。肯定是你有錯,因為你沒有與源頭保持正確的關係。耶穌是否說過,只要你與祂保持正確的關係,你個人就會蒙福?不,祂說從你裡面將流出活水的江河——不可抑制的生命。
耶穌希望我們成為祂流淌的管道。祂希望使用我們,將祂的活水江河帶給我們遇到的每一個人,成為祝福。我們中有些人就像死海——總是接受,卻從不流出。如果我們與我們的主保持正確的關係,那麼正如我們從祂領受的一樣,祂必通過我們傾倒出來。當祂沒有通過我們傾倒時,意味著我們與祂的關係出了問題。
有什麼東西介入你與耶穌基督之間了嗎?有什麼阻礙了你對祂的信心?如果沒有,耶穌說從你裡面將流出活水的江河。這些水不是一種經歷,也不是傳遞的祝福;它們是持續流動的江河。謹慎守護你對耶穌基督的信心和與祂的關係,這樣就不會有乾涸或死寂,只有為他人生命的穩定流動。
你是否覺得說一個並不特別重要的信徒能流出洶湧的江河是過於誇張?你在自己的生命中尋找這些江河卻未能看到嗎?在上帝工作的歷史中,幾乎總是從那些默默無聞、鮮為人知、被忽視,卻對耶穌基督堅定真誠的人開始。
9/8/2025
Determinedly Demolish Some Things - Father, please give us wisdom so we know what things we need to destroy by neglect and for other things we need to hand them over to You, stand still and then witness the power of YOUR salvation! We need your wisdom!
'The weapons we fight with are not the weapons of the world. On the contrary, they have divine power to demolish strongholds. We demolish arguments and every pretension that sets itself up against the knowledge of God, and we take captive every thought to make it obedient to Christ. ' 4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血氣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 5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
2 Corinthians 10:4-5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2CO.10.4-5
**堅決摧毀一些事物**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9月8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哥林多後書 10:5**
從罪中得釋放並不等於從人性中得釋放。人性中有些東西,例如偏見,基督徒必須通過忽視來摧毀;我們必須斷然拒絕給這些東西任何空間。其他東西則需交給上帝,然後靜立見證祂救恩的大能。
但也有些東西必須通過暴力——依靠上帝之靈賜予的神聖力量——來摧毀。任何與認識上帝相對立的理論或觀念都必須堅決摧毀,不是通過肉體的努力或妥協,而是依靠祂的力量。「因為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血氣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哥林多後書 10:4)。
只有當上帝改變了我們的性情,且我們進入了成聖的經歷,這場爭戰才會開始。我們的爭戰不是對抗罪。我們永遠無法與罪爭戰;罪是耶穌基督的領域,祂通過救贖來處理罪。我們必須爭戰的,是將我們的天然生命轉化為屬靈生命的戰爭。這從不容易,上帝也無意讓它變得容易。這只能通過一系列的道德選擇來完成。上帝並非通過瞬間賜予我們美好品格使我們聖潔。祂使我們聖潔,是通過賦予我們純真的本質。而將這純真轉化為聖潔的品格,則取決於我們通過一系列道德選擇來實現。
這些選擇總是與我們天然生命中根深蒂固的習慣——那些與認識上帝相對立的自高計謀和爭辯——發生衝突。我們可以拒絕作出道德選擇,知道如果這樣做,我們在祂的國度裡將毫無價值。或者,我們可以堅決摧毀每一種自高之事,讓耶穌帶領我們進入榮耀。
9/9/2025
Determinedly Discipline Other Things:
'We demolish arguments and every pretension that sets itself up against the knowledge of God, and we take captive every thought to make it obedient to Christ. And we will be ready to punish every act of disobedience, once your obedience is complete. ' 5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 6並且我已經預備好了,等你們十分順服的時候,要責罰那一切不順服的人。
2 Corinthians 10:5-6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2CO.10.5-6
'At once the man was cured; he picked up his mat and walked. The day on which this took place was a Sabbath, Jesus gave them this answer: “Very truly I tell you, the Son can do nothing by himself; he can do only what he sees his Father doing, because whatever the Father does the Son also does. ' 19耶穌對他們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子憑着自己不能做甚麼,惟有看見父所做的,子才能做;父所做的事,子也照樣做。
John 5:9,19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JHN.5.9,19
**堅決管束其他事物**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9月9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我們將一切意念掳來,使它順服基督;並且準備好要懲罰一切的不順服。」——哥林多後書 10:5-6**
這段經文指出了基督徒門徒生活的嚴峻性質。保羅寫道,他將一切意念掳來,知道「一切不順服基督的行為」都將受到懲罰。如今許多基督徒的活動從未像保羅描述的那樣受到管束;它們只是出於衝動而產生。在我們主的生活中,每一個計劃都受天父旨意的管束。聖子從未有過一絲脫離天父旨意的衝動行動:「父所做的,子也照樣做」(約翰福音 5:19)。
想想我們與耶穌的榜樣有多大的不同。我們因為經歷了鮮活的宗教體驗或感受到靈感的激動而開始計劃,而不是因為順服上帝的旨意。我們寧願採取衝動的行動,也不願被囚禁並受管束去順服基督,因為我們過分重視實際的工作。與此同時,那些不忙於瑣事、將每個計劃都掳來順服主的門徒,卻被批評為對上帝或靈魂不真誠。
真正的真誠在於順服上帝,而不是順服服事祂的傾向;順服傾向源於未受管束的人性。難以想像卻真實的是,許多基督徒是出於自己未經屬靈管束的人性,而被激勵為上帝工作。
我們容易忘記,作為基督徒,我們不僅要為救恩委身於耶穌基督,還要為祂的觀點委身。我們必須委身於耶穌基督對上帝、對世界、對罪、對魔鬼的看法。當我們這樣做時,我們會明白自己有責任更新我們的心思,使之被轉化並完全為祂所掳。
9/10/2025
Worshipping as the Occasion Arises: What do I imagine? We will rise to the occasion when a big crisis comes along? I hope not! Father, I want to be real in front of you before any big crisis arises. I want to be real in my everyday regular life!
Yes, Father, crisis always reveals characters. I want to have my characters under your shaping!
God, I want to be like Jesus.
I want to be in your workshop all the time in my life. Please help me to be your faithful disciple!
'“How do you know me?” Nathanael asked. Jesus answered, “I saw you while you were still under the fig tree before Philip called you.” ' 48拿但業對耶穌說:「你從哪裏知道我呢?」耶穌回答說:「腓力還沒有招呼你,你在無花果樹底下,我就看見你了。」
John 1:48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JHN.1.48
**隨機而生之敬拜**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9月10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我看見你在無花果樹底下。」——約翰福音 1:48**
我們想像當大危機來臨時,我們會迎頭而上。但大危機只會揭示我們的本質;它不會在我們裡面注入任何新東西。你是否在告訴自己,如果上帝呼召,你就會做必要的行動?你不會的——除非你已經在迎頭而上。你必須在重大事件之前,在你與上帝的私人生活中成為真實的。
每一天,上帝給你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去做,這些事可能完全不被世界注意到。如果你不相信上帝安排了這些事,因此沒有將它們視為敬拜的機會,當危機來臨時,你就會被揭示為不適合。危機總是揭示品格。
與上帝的私人敬拜關係是屬靈健壯的偉大要素。總會有那麼一天,你必須從「無花果樹底下」——從你庇護的私人地方——走出去,進入刺眼的亮光和人群中。如果你沒有在私人時刻隨機而生地敬拜,你會發現自己在外面的世界對上帝毫無價值。但如果你已在私人時刻敬拜,你就會準備好當上帝差遣你出去時,因為在無人看見的生命中——只有上帝看見的生命——你已成為完全適合的。當壓力來臨時,上帝會知道祂可以依靠你。
你是否認為自己沒有時間敬拜、禱告或讀經?你是否對自己說:「我不能被期望在現在的環境中過敬拜的生活;我的機會還沒來。當它來時,我當然會準備好」?你不會的。如果你沒有在現在的地方隨機而生地敬拜,那麼在危機中,你會對自己無用,並成為周圍人的巨大障礙。門徒生命的工坊,是在隱藏的、個人的時間中敬拜上帝。
9/11/2025
Ministering as Opportunity Surrounds Us: Father, please let me know the opportunities You give me to minister!
Father, thank you for Jesus' example for us! Yes, You broght the people around me for your own purpose! Help me treat the people the way you treat me!
'Now that I, your Lord and Teacher, have washed your feet, you also should wash one another’s feet. I have set you an example that you should do as I have done for you. ' 14我是你們的主,你們的夫子,尚且洗你們的腳,你們也當彼此洗腳。 15我給你們作了榜樣,叫你們照着我向你們所做的去做。
John 13:14-15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JHN.13.14-15
**隨機而生之服事**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9月11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我你們的主和夫子洗了你們的腳,你們也當彼此洗腳。」——約翰福音 13:14**
當機會環繞我們時進行服事,並不意味著選擇我們的環境;它意味著在上帝安置我們的地方服事。我們現在在眼前環境中顯露的特質,向上帝顯示我們在其他環境中會是什麼樣子。
要以上帝的方式做平凡的事,需要我裡面完全是上帝的能力。當耶穌洗門徒的腳時,祂在做最卑微、最平凡的工作,但祂的方式使它變得聖潔。我能否像耶穌使用毛巾那樣使用毛巾?毛巾、碗碟,以及生活中的所有其他平凡事物,比任何東西更快地揭示我的本質。要以應有的方式完成我的家務,需要全能的上帝在我裡面。
「我給你們作了榜樣,叫你們照著我向你們所做的去做」(約翰福音 13:15)。留意上帝帶到你身邊的人。你會感到羞愧地發現,這是祂向你揭示你對祂是什麼樣子的人的方式。祂在告訴你,要以祂對待你的方式對待你生命中的人。「哦,」你說,「當我在世上服事時,我會正確對待人。」那就像試圖在戰壕裡製造戰爭彈藥;你會在做的過程中被殺死。
我們必須與上帝走第二英里。有些人在前十碼就疲憊不堪,因為上帝強迫我們去我們看不見道路的地方。「我會等到接近大危機時再順服,」我們說。我們必須現在就順服。如果我們不在小事上練習穩步行走,我們在危機中將一無所成。
9/12/2025
Spiritual Confusion: Father, thank you for this teaching - preparing us for the time of spiritual confusion! Yes, we can only go through it until we get clarity from God.
Thank you Father that one day we will see things perfectly clearly.
' “You don’t know what you are asking,” Jesus said to them. “Can you drink the cup I am going to drink?” “We can,” they answered. ' 22耶穌回答說:「你們不知道所求的是甚麼;我將要喝的杯,你們能喝嗎?」他們說:「我們能。」
Matthew 20:22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MAT.20.22
'Then Jesus said to them, “Suppose you have a friend, and you go to him at midnight and say, ‘Friend, lend me three loaves of bread; ' 5耶穌又說:「你們中間誰有一個朋友半夜到他那裏去,說:『朋友!請借給我三個餅;
Luke 11:5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LUK.11.5
'For everyone who asks receives; the one who seeks finds; and to the one who knocks, the door will be opened. ' 8因為凡祈求的,就得着;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
Matthew 7:8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MAT.7.8
' “Which of you fathers, if your son asks for a fish, will give him a snake instead?' 11你們中間作父親的,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求魚,反拿蛇當魚給他呢?
Luke 11:11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LUK.11.11
'He said: “In a certain town there was a judge who neither feared God nor cared what people thought. ' 2說:「某城裏有一個官,不懼怕神,也不尊重世人。
Luke 18:2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LUK.18.2
**屬靈的困惑**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9月12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你們不知道所求的是什麼。」耶穌對他們說。——馬太福音 20:22**
在我們與上帝同行的生命中,有時會出現屬靈的困惑。在這種時候,說不該有困惑是無濟於事的。困惑不是對錯的問題。它是上帝帶你走上一條你不理解的道路的問題。你唯一能明白上帝要什麼的方法,就是繼續穿越這困惑,直到你達到清晰。
祂友誼的隱藏。「假設你有一個朋友……」(路加福音 11:5)。耶穌講了一個男人似乎不關心他朋友的故事。有時,耶穌說,你的天父看起來會像那樣。在你的困惑中,你會認為祂是一位不友善的朋友,但祂不是。不要放棄。記住,耶穌是那位說「凡祈求的就得著」(馬太福音 7:8)的人。
祂父性的陰影。「你們中間哪一個父親……」(路加福音 11:11)。耶穌說,有時你的父會看起來像一位不慈愛的父親,但祂不是。如果現在有陰影遮蓋了你父的臉,就安息在這樣的確信中:祂最終會揭示祂的目的,並在祂所允許的一切事上為自己辯護。往往連愛本身也必須在痛苦與眼淚中等待更完全交通的祝福。
祂信實的奇異。「在一個城裡有個審判官……」(路加福音 18:2)。耶穌說,有時你的父會看起來像一位不公義的審判官,但祂不是。堅定地相信耶穌的話是真實的,並記住上帝所關注的問題比你所求的特定事物更大。耶穌說,時候將到,我們將完全清楚地看見。那時,面紗將被揭開,陰影將消失,困惑將離去,我們將開始明白上帝的友誼、父性,以及對我們自己生命的信實。
9/13/2025
After Surrender, What? Surrendering all to God means surrendering our will to You, Father.
Surrender for deliverance.
Surrender for devotion.
'I have brought you glory on earth by finishing the work you gave me to do. ' 4我在地上已經榮耀你,你所託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
John 17:4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JHN.17.4
' “Come to me, all you who are weary and burdened, and I will give you rest. ' 28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
Matthew 11:28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MAT.11.28
'Then Jesus said to his disciples, “Whoever wants to be my disciple must deny themselves and take up their cross and follow me. ' 24於是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Matthew 16:24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MAT.16.24
'Very truly I tell you, when you were younger you dressed yourself and went where you wanted; but when you are old you will stretch out your hands, and someone else will dress you and lead you where you do not want to go.” ' 18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你年少的時候,自己束上帶子,隨意往來;但年老的時候,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把你束上,帶你到不願意去的地方。」
John 21:18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JHN.21.18
**降服之後,接下來是什麼?**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9月13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我在地上已榮耀你,你所託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約翰福音 17:4**
將一切降服於上帝,並不意味著放棄我們生活中的外在事物;它意味著將我們的意志降服於祂。當這一點完成時,一切就都完成了。人生中很少有真正的危機;最大的危機是意志的降服。上帝從不會將人的意志壓迫到降服的地步;祂從不懇求或哀求。祂只是等待,直到我們自由地將意志交給祂。這場爭戰一旦展開,就永遠無需再戰。
**為得釋放而降服**。「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馬太福音 11:28)。只有在我們開始體驗救恩的意義後,我們才會將意志降服於耶穌,讓祂賜給我們安息。內心或思想的困惑,是對我們意志的呼召,要我們來到耶穌面前。我們的到來是自願的,絕非被迫。
**為奉獻而降服**。「凡要作我門徒的,必須捨己」(馬太福音 16:24)。這裡的降服是將我的自我交給耶穌,讓我的自我與祂同在。祂說:「將你對自己的權利交給我。」如果我這樣做了,我的餘生將僅僅是這降服的彰顯。我再也不需要思考我的目的,也不會在意我的環境。我會知道耶穌對一切都足夠。
**為死亡而降服**。「到了年老的時候……有人要給你束上腰帶,帶你到你不願意去的地方」(約翰福音 21:18)。你是否學會了被綁赴死亡的意義?當心在狂熱時刻對上帝的降服;你很可能會收回它。降服的問題在於與耶穌在祂的死上聯合,以致於任何對祂無吸引力的東西,對你也無吸引力。降服後的整個人生,是對與上帝不間斷交通的渴望和追求。
9/14/2025
Imagination versus Inspiration: simplicity is the secret to seeing things clearly.
We see like little children.
Temper of our mind
'But I am afraid that just as Eve was deceived by the serpent’s cunning, your minds may somehow be led astray from your sincere and pure devotion to Christ. ' 3我只怕你們的心或偏於邪,失去那向基督所存純一清潔的心,就像蛇用詭詐誘惑了夏娃一樣。
2 Corinthians 11:3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2CO.11.3
'At that time Jesus said, “I praise you, Father, Lord of heaven and earth, because you have hidden these things from the wise and learned, and revealed them to little children. ' 25那時,耶穌說:「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謝你!因為你將這些事向聰明通達人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出來。
Matthew 11:25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MAT.11.25
**想像與啟示**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9月14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那在基督裡的單純。」——哥林多後書 11:3**
單純是清晰看事物的秘訣。得救後的基督徒可能很長時間無法清晰思考。但基督徒從一開始就應該能毫無困難地清晰看見。你無法通過思考將屬靈的困惑理清;你必須通過順服來理清。在智識問題上,你可以通過思考來解決,但在屬靈問題上,你若試圖思考,只會把自己困在迷霧中。
如果你的生活中有些事情上帝施加了壓力,就在那件事上順服祂。將你的想像力掳來順服基督,一切將變得如白晝般清晰。之後你會有能力去推理,但推理永遠無法幫助我們看見。我們要像小孩子一樣看見。當我們試圖變得聰明時,我們什麼也看不見:「你將這些事向聰明通達人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出來」(馬太福音 11:25)。
我們生活中允許進入的任何不受聖靈控制的微小事物,都足以導致屬靈的困惑,而我們對此的所有思考都無法使其清晰。但一旦我們順服,我們就能看見。這是令人羞愧的,因為當我們處於困惑中時,我們知道原因在於我們的心態。當我們天然的洞察力專注於聖靈時,它就成為洞察上帝旨意的能力,我們的整個人生將保持在單純中。
9/15/2025
What to Renounce: Have I renounced all secret and shameful ways? Am I an honest and real person?
Father, please help me to do things in complete honesty and adherence to the gospel.
'Rather, we have renounced secret and shameful ways; we do not use deception, nor do we distort the word of God. On the contrary, by setting forth the truth plainly we commend ourselves to everyone’s conscience in the sight of God. ' 2乃將那些暗昧可恥的事棄絕了;不行詭詐,不謬講神的道理,只將真理表明出來,好在神面前把自己薦與各人的良心。
2 Corinthians 4:2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2CO.4.2
'Therefore, since Christ suffered in his body, arm yourselves also with the same attitude, because whoever suffers in the body is done with sin. ' 1基督既在肉身受苦,你們也當將這樣的心志作為兵器,因為在肉身受過苦的,就已經與罪斷絕了。
1 Peter 4:1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1PE.4.1
**放棄什麼**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9月15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我們棄絕了暗昧可恥的事,不行詭詐,不謬講神的道。」——哥林多後書 4:2**
你是否棄絕了一切暗昧可恥的方式,一切你內心榮譽感不允許暴露的思想和行為?你知道這些東西很容易隱藏起來。你心中是否有關於他人的想法,是你不願意被人知道的?一旦這種想法冒出來,就要立即棄絕它。棄絕所有這類想法,直到你身上沒有任何隱藏、欺騙或狡猾的東西。嫉妒、爭競、紛爭——這些不一定是從你的罪性中產生,而是從你過去慣於此道的肉體構造中產生。「所以,基督既然在肉身受苦,你們也當以同樣的心志為兵器,因為在肉身受苦的人,就已經與罪斷絕了」(彼得前書 4:1)。要時刻警醒你的肉體,確保你的生活中不會出現任何可恥的事物。
「不行詭詐,不謬講神的道……」(哥林多後書 4:2,KJV)。棄絕詭詐意味著放棄那些狡猾的論點,那些讓你能達到目的的手段。詭詐是一個巨大的陷阱。你知道上帝只允許你以一種方式工作——完全誠實並堅持福音。絕不要試圖以其他方式吸引人;如果你這樣做,上帝的審判必臨到你。
永遠不要削弱你為上帝最高旨意全力以赴的意識,也不要與他人比較。別人可能以對他們來說完全合適的方式行事,但對你而言,這些方式可能是狡猾和詭詐的。如果你採用這些方法,就意味著用詭詐來達到非上帝最高旨意的目的,削弱了上帝賜給你的動機。記住,上帝賜給你的是不同的觀點——祂的觀點。許多人因為害怕從上帝的觀點看事物而退縮了。
9/16/2025
The Divine Region of Religion: Father, please help to have my eyes on You, not on people. Yes, Father, you are the one who sent Jesus Christ to this world and then let Jesus Christ grow inside us by spiritual rebirth! Please change our attitude about prayer.
Father, please help us to be like a child with a pure heart.
'But when you pray, go into your room, close the door and pray to your Father, who is unseen. Then your Father, who sees what is done in secret, will reward you. And when you pray, do not keep on babbling like pagans, for they think they will be heard because of their many words. ' 6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屋,關上門,禱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 7你們禱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許多重複話,他們以為話多了必蒙垂聽。
Matthew 6:6-7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MAT.6.6-7
'For everyone who asks receives; the one who seeks finds; and to the one who knocks, the door will be opened. ' 8因為凡祈求的,就得着;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
Matthew 7:8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MAT.7.8
'If you remain in me and my words remain in you, ask whatever you wish, and it will be done for you. ' 7你們若常在我裏面,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裏面,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
John 15:7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JHN.15.7
**宗教的神聖領域**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9月16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屋,關上門,禱告你那在隱密中的父。」——馬太福音 6:6**
作為門徒,若不刻意留出時間進行隱秘的禱告,就不可能過門徒的生活。信仰生活的核心理念是「我的眼目在上帝身上,不在人身上」。當你禱告時,你的動機不應是讓人知道你在禱告。進入一個內室——一個沒有人知道你在禱告的地方——然後關上門,在隱密中與上帝交談。除了認識你天上的父之外,沒有其他動機。
「你們禱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許多重複的話,他們以為話多了必蒙垂聽」(馬太福音 6:7)。上帝從不因我們的熱誠而動容。我們不是因為帶著被聽見的熱切渴望去到祂面前而蒙垂聽。祂垂聽我們是基於救贖;僅僅因為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作為,我們才能在禱告中親近上帝。如果耶穌基督通過屬靈重生在我們裡面成形,祂會在我們的心思中向前推進,改變我們對禱告的態度。我們不再被生活中常識性的關切驅使,也不再為了滿足世俗的願望而到上帝面前。我們去,是為了與祂進入完美的交通。
「凡祈求的就得著」(馬太福音 7:8)。我們禱告時常說虔誠的空話,卻沒有投入我們的意志,然後說上帝不回應我們的禱告。但我們根本沒有真正祈求什麼!「你們若常在我裡面,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裡面,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必得著」(約翰福音 15:7)。祈求意味著我們要用意志祈求那些與耶穌基督所揭示的上帝相符的事物;如果我們常在祂裡面,這正是我們會做的。每當耶穌談到禱告時,祂都以小孩子的單純來談論。我們卻把事情複雜化,與上帝爭辯。我們說:「是的,主啊,但是……」耶穌卻簡單地說:「祈求。」
9/17/2025
What's the Good of Temptation?
Temptation is not sin? It's an inherent part of human nature - it's not something we can escape.
Father in Heaven, please lift us up to a higher plane!
What is my disposition, Father? Please help me to be sensitive to the temptation.
Father, please help me fix my sights on YOU!
'No temptation has overtaken you except what is common to mankind. And God is faithful; he will not let you be tempted beyond what you can bear. But when you are tempted, he will also provide a way out so that you can endure it. ' 13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
1 Corinthians 10:13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1CO.10.13
'Because he himself suffered when he was tempted, he is able to help those who are being tempted.' 18他自己既然被試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試探的人。
Hebrews 2:18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HEB.2.18
試探有什麼好處?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9月17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凡臨到你們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哥林多前書 10:13「試探」這個詞幾乎從未被正確使用。我們常將試探說成是罪,但它並非如此。它是人性中固有的一部分,是我們每個人不可避免要面對的東西。試探不是我們能逃避的東西;它對全面的人性生活至關重要。然而,我們許多人遭受了不該遭受的試探——低級的試探,因為我們拒絕讓上帝將我們提升到更高的層次。在更高的層次上,我們仍然會面對試探,但它們屬於完全不同的層次。如果上帝沒有將我提升到更高,我可以肯定那是因為我繼續屈服於低級的試探。我內在的性情——也就是我人格的構成——決定了我外在所受的試探。試探與受試探者的本性相符,並揭示了那本性的可能性。我們每個人都各有個人的傾向,但試探本身是人類共同的遺產。如果我發現自己認為沒有人像我這樣受過試探,或者沒有人經歷過我正在經歷的,我必須小心。試探讓我困惑嗎?我是否難以分辨試探我的東西是對是錯?在一段時間內,這是正常的。當我開始信心的旅程時,我可能會被一些普遍認為是好的東西試探,但這些東西卻未達到最高和最佳的標準。試探承諾一條通往我所尋求的捷徑,但它永遠不會帶我到達那裡。關鍵是將我的目光牢牢定在最高處——上帝自己——並讓僅僅是好的東西從我身邊經過,無論它多麼誘人。雖然上帝不會救我免於試探,但祂應許在試探中幫助我:「因祂自己也受過試探的苦,所以能幫助那些正在受試探的人」(希伯來書 2:18)。
9/18/2025
His Temptation and Ours:
'For we do not have a high priest who is unable to empathize with our weaknesses, but we have one who has been tempted in every way, just as we are—yet he did not sin. ' 15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
Hebrews 4:15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HEB.4.15
'When tempted, no one should say, “God is tempting me.” For God cannot be tempted by evil, nor does he tempt anyone; but each person is tempted when they are dragged away by their own evil desire and enticed. ' 13人被試探,不可說:「我是被神試探」;因為神不能被惡試探,他也不試探人。 14但各人被試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慾牽引誘惑的。
James 1:13-14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JAS.1.13-14
**祂的試探與我們的試探**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9月18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因為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祂也曾凡事受過試探……只是祂沒有犯罪。」——希伯來書 4:15**
在我們重生之前,我們所理解的試探僅限於雅各書中提到的那種:「各人被試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慾牽引誘惑的」(雅各書 1:14)。當我們重生,成為耶穌的弟兄姐妹後,我們被提升到一個不同的領域,開始面對我們主在祂的人性生涯中所面對的那種試探。在屬靈重生之前,我們的試探與主的試探屬於不同的層面。祂的試探是作為人的上帝所受的試探,而我們的僅僅是人的試探。
一旦上帝之子通過聖靈在我們裡面成形,聖靈就開始察覺撒旦的某些試探——那些我們靠自己永遠無法辨認的試探。撒旦並不誘惑信徒去犯罪;他試圖引誘我們離開屬靈重生所賦予我們的東西,希望我們對上帝不再有價值。他誘惑我們改變觀點,使我們不再從基督的視角看事物。只有上帝的靈才能識別這是魔鬼的試探。
試探的發生,是因為外來的力量來試驗我們內心珍視的事物,那些定義我們人格的事物。這解釋了我們主受試探的方式。在祂的人格中,祂擁有成為人類之王和世界救主的使命,而這正是撒旦試圖試驗的。耶穌經歷了試探,且「沒有犯罪」(希伯來書 4:15),祂的人格在爭戰中保持完整。如果我們委身於祂,祂的靈將以同樣的方式帶我們通過每一場試探,我們將從爭戰中得勝而出。
9/19/2025
Do You Continue to Go with Jesus? Are we with you in your trials, Jesus?
Abide with him in his trials.
'You are those who have stood by me in my trials. ' 28我在磨煉之中,常和我同在的就是你們。
Luke 22:28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LUK.22.28
'From this time many of his disciples turned back and no longer followed him. ' 66從此,他門徒中多有退去的,不再和他同行。
John 6:66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JHN.6.66
'“Come, follow me,” Jesus said, “and I will send you out to fish for people.” ' 19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
Matthew 4:19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MAT.4.19
**你是否繼續與耶穌同行?**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9月19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你們是在我的試煉中與我同在的人。」——路加福音 22:28**
的確,耶穌基督在我們的試煉中與我們同在,但我們是否在祂的試煉中與祂同在?「從此,祂的門徒中許多人退去了,不再與祂同行」(約翰福音 6:66)。我們許多人在經歷第一次屬靈體驗後就停止與耶穌同行。我們對主為我們所做的事感到驚嘆,以致我們的體驗成為焦點,雖然我們仍佩戴祂的徽章,卻將目光從祂身上移開。耶穌的試煉貫穿祂在地上的整個人生,這些試煉也將在我們裡面上帝之子的生命中繼續。在某些時刻,與耶穌同在是容易的。但當上帝改變你的環境時要小心。當世界反對祂時,你是否與耶穌同在,還是站在世界、肉體和魔鬼一邊?你現在的生活是否在與耶穌同行?
我們常認為應該保護自己,免受上帝帶到我們周圍的一些事情影響。絕不要這樣!上帝安排我們的環境,無論環境如何,我們必須在祂的試煉中與祂同在時面對它們。祂的試煉不是試驗我們的人性,而是試驗我們裡面上帝之子的生命。記住,你的生活關乎耶穌基督的榮耀。當祂在你裡面的生命受到攻擊時,你是否對上帝之子保持忠誠?
你是否繼續與耶穌同行?這條路經過客西馬尼園,穿過城門,來到營外。這條路是孤獨的。它持續前行,直到沒有任何腳印的痕跡,只剩下那聲音:「跟從我」(馬太福音 4:19)。
9/20/2025
The Divine Rule of Life: what is my natural affinities in my spiritual life?
'Be perfect, therefore, as your heavenly Father is perfect.' 48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
Matthew 5:48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MAT.5.48
'But if we walk in the light, as he is in the light, we have fellowship with one another, and the blood of Jesus, his Son, purifies us from all sin. ' 我們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他兒子耶穌的血也洗淨我們一切的罪。
1 John 1:7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1JN.1.7
'My command is this: Love each other as I have loved you. ' 12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這就是我的命令。
John 15:12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JHN.15.12
**生命的聖則**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9月20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馬太福音 5:48**
在馬太福音第5章中,我們的主呼召我們在與每一個相遇的人交往時要慷慨大方。小心不要讓你的屬靈生活被天然的親疏好惡所引導。每個人都有天然的親疏好惡——喜歡某些人,不喜歡其他人——但我們絕不能讓這些喜好在基督徒生活中掌權。如果我們「行在光明中,正如祂在光明中」(約翰一書 1:7),上帝會賜給我們與那些我們毫無親和力的人的交通。
耶穌在馬太福音 5:48 中為我們樹立的榜樣不是一個好人,甚至不是一個好的基督徒,而是上帝自己。當耶穌說「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時,祂的意思是我們必須向他人展現上帝向我們所展現的。在我們的生活中,上帝會給我們許多機會來證明我們是否如祂一樣完全。祂會要求我們刻意與祂在他人身上的旨意認同。
「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約翰福音 15:12)。基督徒品格的表現不是行善,而是像上帝。如果上帝的靈在你內心改變了你,那麼在外面你將展現出神的特質,而不是人的特質。上帝在我們裡面的生命表現為上帝的生命,而不是試圖成為敬虔的人性。做基督徒的秘訣在於,通過上帝的恩典,超自然在我們裡面變得自然。我們在日常忙碌的生活中體驗到這一點,而不是在安靜的交通時刻。當我們接觸到可能讓我們失去平衡的人或環境時,我們會驚訝地發現,我們有能力在這一切的中心保持奇妙的平衡。
9/21/2025
The Disciple's Purpose:
'And now the Lord says— he who formed me in the womb to be his servant to bring Jacob back to him and gather Israel to himself, for I am honored in the eyes of the Lord and my God has been my strength— he says: “It is too small a thing for you to be my servant to restore the tribes of Jacob and bring back those of Israel I have kept. I will also make you a light for the Gentiles, that my salvation may reach to the ends of the earth.” ' 5耶和華從我出胎,造就我作他的僕人,要使雅各歸向他,使以色列到他那裏聚集。原來耶和華看我為尊貴;我的神也成為我的力量。6現在他說:你作我的僕人,使雅各眾支派復興,使以色列中得保全的歸回尚為小事,我還要使你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我的救恩,直到地極。
Isaiah 49:5-6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ISA.49.5-6
'For God so loved the world that he gave his one and only Son, that whoever believes in him shall not perish but have eternal life. ' 16「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
John 3:16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JHN.3.16
**門徒的使命**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9月21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耶和華如此說——祂在母腹中造我作祂的僕人……『我也必使你成為光。』」——以賽亞書 49:5-6**
在我們認清自己在耶穌基督裡對上帝的呼召後,第一件事就是我們的偏見和愛國情懷被摧毀。我們不再是自己信條和信念的僕人;我們成為上帝使命的僕人。
整個人類被創造是為了榮耀上帝並永遠享受祂。罪使人類偏離了正軌,但並未改變上帝的原初使命。當我重生時,我被帶入上帝對人類偉大使命的真實中;我意識到自己是為創造我的上帝而被造。這是世上最喜樂的體悟。
我們必須學會依靠上帝巨大的創造性使命。一旦我認清自己的呼召,上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通過一顆心的管道」將整個世界的旨趣注入其中。上帝的本性被引入我裡面,而祂的本性是:「因為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約翰福音 3:16)。
我們必須保持靈魂對上帝創造性使命的開放,謹慎不要將它與我們自己的計劃混淆。如果我們帶入自己的議程,上帝將不得不粉碎它們,無論這會帶來多大的痛苦。基督徒門徒被創造的使命是成為上帝的僕人,是讓上帝得榮耀的人。通過耶穌基督為我們贏得的救恩,我們被塑造成完全適合上帝的人。一旦我們意識到這一點,就會明白為什麼耶穌基督對祂的門徒要求如此嚴苛。祂要求門徒絕對的德行和榮耀,因為祂已將上帝的本性放入他們之中。小心不要忘記上帝對你生命的使命。
9/22/2025
The Disciple's Master: 我的主人是誰?
'“You call me ‘Teacher’ and ‘Lord,’ and rightly so, for that is what I am. ' 13你們稱呼我夫子,稱呼我主,你們說的不錯,我本來是。
John 13:13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JHN.13.13
**門徒的主**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9月22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你們稱我為夫子和主,你們說得對,因為我本是。」——約翰福音 13:13(KJV)**
擁有主與被主宰不是同一回事。擁有耶穌作為主,意味著有一位比我更了解我的人,比朋友更親近,能滿足我內心最深的渴望。祂給我一種穩妥的感覺,讓我知道祂已解決了我心智中的所有困惑和問題。擁有耶穌作為我的主,就是如此,絲毫不遜於此。
被主宰則不同;它意味著強迫或武力。耶穌基督從不強 迫人順服。有時我希望祂會這樣,但祂不會。有時我希望祂能離開我,但祂也不會。
「你們稱我為夫子和主。」我們稱耶穌為我們的主和夫子,但祂真的是嗎?「夫子」和「主」在今日的詞彙中已少有立足之地。我們更喜歡「救主」、「教師」和「醫治者」。描述耶穌作為主的體驗的唯一詞語是愛,而我們許多人對上帝所啟示的愛知之甚少。這一點從我們使用「順服」這個詞的方式可以證明。我們用「順服」來表示弱者對強者的屈服。在《聖經》中,順服是基於平等的關係:父與 子的關係。我們的主不是上帝的僕人;祂是上帝的兒子。耶穌順服祂的父,因為祂愛祂。
我們與耶穌的關係應當如同祂與父的關係。如果我們反而覺得自己是被主宰,這就證明我們根本沒有主。對耶穌持這種態度,遠離了祂想要的關係。祂希望我們與祂的關係是輕鬆自然的,祂是我們的主,以至於我們甚至不自覺這一點。我們只知道我們愛祂,我們是祂的,任祂掌管。
9/23/2025
The Disciple's Goal: 我的目標是什麼?我真的有從基督開始也會到基督結束嗎?上帝的旨意為何?我現在的耶路撒冷是在哪裡呢?上帝啊,求祢顥明。
'Jesus took the Twelve aside and told them, “We are going up to Jerusalem, and everything that is written by the prophets about the Son of Man will be fulfilled. ' 31耶穌帶着十二個門徒,對他們說:「看哪,我們上耶路撒冷去,先知所寫的一切事都要成就在人子身上。
Luke 18:31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LUK.18.31
'The student is not above the teacher, but everyone who is fully trained will be like their teacher. ' 40學生不能高過先生;凡學成了的不過和先生一樣。
Luke 6:40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LUK.6.40
'When they came to the place called the Skull, they crucified him there, along with the criminals—one on his right, the other on his left. ' 33到了一個地方,名叫「髑髏地」,就在那裏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又釘了兩個犯人:一個在左邊,一個在右邊。
Luke 23:33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LUK.23.33
**門徒的目標**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9月23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耶穌把十二個門徒叫到一旁,對他們說:「我們要上耶路撒冷去。」——路加福音 18:31**
在我們的天然生命中,隨著成長和成熟,我們的志向會改變。在基督徒生命中,目標從一開始就已確定:我們從基督開始,也以基督結束;起點與終點相同。門徒通過願意跟隨耶穌到祂引領的任何地方來實踐這一點。我們以為基督徒生命的目標是成為有用之人或贏得歸信者。門徒的確有用,也會贏得歸信者,但這不是目標。目標是當耶穌說「我們要上耶路撒冷去」時,通過跟隨祂來遵行上帝的旨意。
在我們主的一生中,耶路撒冷是祂在十字架上達成天父旨意的頂點。如果我們不與耶穌一同前往耶路撒冷,我們就無法與祂有真正的相伴。我們的主在前往耶路撒冷的路上從未被任何事阻撓。祂沒有匆忙經過那些迫害祂的村莊,也沒有留戀那些祝福祂的村莊。感恩或忘恩負義都無法使祂偏離目標:上耶路撒冷去。
「門徒不能高過他的老師;凡完全的,必像他的老師一樣」(路加福音 6:40,KJV)。如果耶穌基督是我們的老師,那麼當祂前往祂的耶路撒冷時所發生的事,也將在我們前往我們的耶路撒冷時發生在我們身上。上帝的工作將通過我們顯現;人們將因此蒙福。其中一兩個人會表現出感恩,其餘的人則會顯出忘恩負義。無論如何,我們絕不能讓任何事物使我們偏離前往我們的耶路撒冷。
「他們在那裡把祂釘在十字架上」(路加福音 23:33)。十字架是我們的主到達耶路撒冷時發生的事,這一事件是我們救恩的門戶。跟隨耶穌基督的人不會以被釘十字架為終點;靠著主的恩典,他們將以榮耀為終點。在這期間,我們的座右銘是:「我也上耶路撒冷去。」
9/24/2025
The "Go" of Preparation: when will I go to a place where I am complete and ready? Is it possible? Preparation - a steadily maintained process: how am I doing it? Verses 23-24 put our enthusiasm to test? Interesting viewpoint! Father, please help me not to go to the altar in a moment of enthusiasm but because of knowing You truly! First - go: reconcile, prepare, and submit before Jesus' scrutiny.
Dear Heavenly Father, please help me confess my sins...
' “Therefore, if you are offering your gift at the altar and there remember that your brother or sister has something against you, leave your gift there in front of the altar. First go and be reconciled to them; then come and offer your gift. ' 23所以,你在祭壇上獻禮物的時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懷怨, 24就把禮物留在壇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後來獻禮物。
Matthew 5:23-24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MAT.5.23-24
預備的「去」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9月24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你在祭壇上獻禮物的時候,若想起弟兄或姐妹有什麼事與你不和,就把你的禮物留在祭壇前,先去與他們和好,然後回來獻你的禮物。」——馬太福音 5:23-24我們很容易想像有一天我們會達到一個完全準備好的狀態。但預備不是突然完成的;它是一個必須穩定維持的過程。我們的生命必須是預備與再預備。處於一種固定的體驗狀態是危險的。對年輕的基督徒來說,英雄式的犧牲感很容易吸引人;從人的角度看,我們被耶穌基督吸引,是因為祂是一個英雄形象。但耶穌在馬太福音 5:23-24 的話很快對我們的熱情構成考驗。耶穌說,不要在一時的熱情中來到祭壇前。先「去」與你的弟兄或姐妹和好;先預備自己來獻上你的禮物。預備的「去」涉及預先將自己置於耶穌話語的審視之下。僅僅有英雄式的犧牲感是不夠的。你有什麼要向上帝隱藏的嗎?讓祂用祂的光來搜尋你。如果你的內心藏有無法為祂服事的心態,祂的靈會察覺並揭示它。當祂揭示罪時,不要僅僅承認;要認罪。絕不要忽視聖靈的責備。如果這件事重要到讓上帝的靈提醒你,它就是上帝希望你認罪的事。或許你在尋找某件大事要放棄,但上帝卻指出了一件微小的事。無論是什麼,上帝提醒你,是因為這下面隱藏著固執的巨大堡壘:「我不會放棄對自己的權利。」這正是上帝希望你放棄的東西,如果你想成為耶穌基督的門徒。你是否願意順服你的主,無論這對你自我權利的羞辱有多大?
9/25/2025
The "Go" of Relationship: Yes, the strongest one is the relationship with YOU, Jesus. Without the relationship with you, we cannot do what you call us to do in terms of loving people and loving the enemies. Yes, it's so true, Father - You are the only one who can fulfill the Sermon on the Mount!
'If anyone forces you to go one mile, go with them two miles. ' 41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
Matthew 5:41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MAT.5.41
' “Blessed are you when people insult you, persecute you and falsely say all kinds of evil against you because of me. Rejoice and be glad, because great is your reward in heaven, for in the same way they persecuted the prophets who were before you. ' 11「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 12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
Matthew 5:11-12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MAT.5.11-12
'You did not choose me, but I chose you and appointed you so that you might go and bear fruit—fruit that will last—and so that whatever you ask in my name the Father will give you. ' 16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並且分派你們去結果子,叫你們的果子常存,使你們奉我的名,無論向父求甚麼,他就賜給你們。
John 15:16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JHN.15.16
關係的「去」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9月25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有人強迫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馬太福音 5:41我們的主在登山寶訓中所提出的要求,是我們無法達到的——除非祂在我們裡面完成了超自然的工作。耶穌基督不僅要求祂的門徒走第二里路,還要求他們在因跟隨祂而遭遇暴政和不公時,心中毫無怨恨:「人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應當歡喜快樂」(馬太福音 5:11-12)。沒有任何熱情或天然的人性品質,能承受耶穌基督對祂工作者的壓力。唯一足夠堅強的,是一個與祂的個人關係。這關係必須經受考驗,直到門徒只剩一個目的:「我在這裡,任由上帝差遣我到任何地方。」門徒生命中的其他一切可能變得混濁,但這與耶穌基督的關係必須保持絕對清晰。如果我要成為耶穌的門徒,我必須被超自然地塑造成門徒。只要我執意要成為門徒,我就可以確定我還不是。門徒身份不是我的決心問題,而是上帝的決定:「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約翰福音 15:16)。這是門徒呼召的起點。我可以忽視上帝的呼召,但我無法產生這呼召,也無法決定如何回應。當我們的主塑造門徒時,祂不要求他們做他們天生適合的事,而是要求他們做祂的恩典超自然裝備他們去做的事。登山寶訓不是某種遙不可及的理想。它是當耶穌基督改變了我的性情,將祂自己的性情放入我裡面時,我身上實際會發生的事的陳述。耶穌基督是唯一能成就登山寶訓的那一位。
9/26/2025
The Unblamable Attitude: yes, Father, thank you for your Holy Spirit's work in our hearts - If I remember.... Father in Heaven, please help me reconcile with people! Please help me to be willing to go and reconcile!
' “Therefore, if you are offering your gift at the altar and there remember that your brother or sister has something against you, leave your gift there in front of the altar. First go and be reconciled to them; then come and offer your gift. ' 23所以,你在祭壇上獻禮物的時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懷怨, 24就把禮物留在壇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後來獻禮物。
Matthew 5:23-24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MAT.5.23-24
無可指摘的態度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9月26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你在祭壇上獻禮物的時候,若想起弟兄或姐妹有什麼事與你不和,就把你的禮物留在祭壇前……去與他們和好。」——馬太福音 5:23-24耶穌告訴我們,如果我們在祭壇前獻禮物時想起弟兄或姐妹有什麼與我們不和,就應當留下禮物。祂並未說每次來到祭壇前,我們都應該帶著病態的敏感,去挖掘與弟兄姐妹可能的問題。「若你……想起」意味著「如果上帝的靈使某事進入你的意識」。聖靈會使我們對以前從未想過的事情變得敏感。當聖靈在教導你細微之處時,絕不要反對祂在你裡面那強烈的敏感性。「先去與他們和好」(馬太福音 5:24)。我們主的命令很簡單:沿著你來的路回去;按照聖靈在你站在祭壇前時的指引,去到那個與你有不和的人那裡,保持一種心態和靈魂的氣質,使和好如同呼吸般自然。耶穌沒有提到對方。祂說:「你去。」這裡沒有你權利的問題。門徒的標誌是放棄個人權利並順服主耶穌的能力。「然後回來獻你的禮物」(第24節)。這個過程清晰可見。首先,你懷著英雄式的自我犧牲精神來到祭壇。然後,聖靈突然進行檢查,隨之而來的是令你停下腳步的定罪感。你回頭,遵循上帝話語的順服之路,構築一種對你所虧負之人的無可指摘的心態和氣質。最後,你回到祭壇,準備以喜樂、簡單、無阻礙的方式獻上你的禮物給上帝。
9/27/2025
The "Go" of Renunciation: who is my lodestar?
'As they were walking along the road, a man said to him, “I will follow you wherever you go.” Jesus replied, “Foxes have dens and birds have nests, but the Son of Man has no place to lay his head.” ' 57他們走路的時候,有一人對耶穌說:「你無論往哪裏去,我要跟從你。」 58耶穌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只是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
Luke 9:57-58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LUK.9.57-58
'Still another said, “I will follow you, Lord; but first let me go back and say goodbye to my family.” ' 61又有一人說:「主,我要跟從你,但容我先去辭別我家裏的人。」
Luke 9:61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LUK.9.61
棄絕的「去」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9月27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他們走路的時候,有一人對耶穌說:「你無論往哪裡去,我要跟從你。」——路加福音 9:57當這人宣告要跟從耶穌的意圖時,我們主的回應是嚴厲的勸阻:「耶穌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只是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路加福音 9:58)。我們可能會覺得困惑,為什麼耶穌會放棄贏得一個跟隨者的機會;我們可能認為祂冷酷地凍結了這人的渴望,讓他失望離去。但耶穌知道人心的深處。永遠不要為你的主道歉,即使祂的話傷害和冒犯,直到沒有什麼可傷害和冒犯。耶穌基督對任何最終會毀掉祂僕人的東西毫無溫情。祂的回應不是反覆無常或輕率,而是基於祂對人內心深處的了解。如果上帝的靈將主的話帶入你的心思,且這話傷害了你,你可以確定你內心有某個東西是祂想要徹底傷害至死的。「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耶穌的話阻止了這樣的念頭:我可以因為這讓我愉悅而服事祂。如果我服事祂,我不能指望擁有尋常的舒適。我必須接受只有我主和我自己,以及一個渺茫的希望。耶穌在說:「你的北極星必須是你與我的關係——而我沒有枕頭的地方。」「又有一人說:『主啊,我要跟從你,但容我先回去與家人告別』」(第61節)。對主說「是的,但是……」的人,是那個熱切準備卻從未前行的人。耶穌嚴苛的呼召沒有告別的餘地。當上帝的呼召臨到你時,立刻前往,永不停止前行。
9/28/2025
The "Go" of Unconditional Identification: what is this unconditional identification? Father, do I want this identification with Jesus? What is this "go" of abandonment?
'Jesus looked at him and loved him. “One thing you lack,” he said. “Go, sell everything you have and give to the poor, and you will have treasure in heaven. Then come, follow me.” ' 21耶穌看着他,就愛他,對他說:「你還缺少一件: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
Mark 10:21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MRK.10.21
'“If anyone comes to me and does not hate father and mother, wife and children, brothers and sisters—yes, even their own life—such a person cannot be my disciple. ' 26「人到我這裏來,若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姊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
Luke 14:26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LUK.14.26
'Jesus looked at him and loved him. “One thing you lack,” he said. “Go, sell everything you have and give to the poor, and you will have treasure in heaven. Then come, follow me.” ' 21耶穌看着他,就愛他,對他說:「你還缺少一件: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
Mark 10:21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MRK.10.21
無條件認同的「去」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9月28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你還缺一件事,」祂說。「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你必有財寶在天上;然後來跟從我。」——馬可福音 10:21這段經文中的年輕財主被追求完美的熱情驅使。當他看到耶穌基督的個人聖潔時,他渴望像祂一樣。但個人聖潔從不是我們主在呼召門徒時首要強調的。祂首先要求的是完全消滅我對自己的權利,以認同祂。耶穌基督希望我與祂的關係中沒有任何其他關係。這就是為什麼祂說:「人若來跟從我,不恨自己的父母……就不能作我的門徒」(路加福音 14:26)。門徒身份與完美無關,與救恩和成聖無關。它完全關乎與耶穌基督無條件的認同。這就是我們主對這位財主說「去,變賣你所有的」時所表達的含義。我們很少有人理解這種絕對放棄的「去」。「耶穌看著他,就愛他」(馬可福音 10:21)。接受耶穌的注視,意味著心從此與任何人或任何事物的忠誠斷絕。耶穌是否曾經注視過你?祂的注視會改變並定住你。在我對上帝柔軟的地方,就是主注視過我的地方。如果我反而變得堅硬和報復,堅持自己的方式,確信對方錯了,這表明我本性的某些部分從未被祂的注視改變。「你還缺一件事……」從耶穌基督的觀點看,唯一的好事是與祂合一,之間毫無阻隔。「變賣你所有的。」我必須將自己縮減到僅僅是一個有意識的存在。我必須放棄所有的擁有。這不是為了救我的靈魂(只有一件事能救我:完全依靠耶穌基督),而是為了跟從我的主。「來,跟從我。」
9/29/2025
'For when I preach the gospel, I cannot boast, since I am compelled to preach. Woe to me if I do not preach the gospel! ' 16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
1 Corinthians 9:16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1CO.9.16
'You did not choose me, but I chose you and appointed you so that you might go and bear fruit—fruit that will last—and so that whatever you ask in my name the Father will give you. ' 16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並且分派你們去結果子,叫你們的果子常存,使你們奉我的名,無論向父求甚麼,他就賜給你們。
John 15:16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JHN.15.16
呼召的意識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9月29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我被逼迫傳福音;若不傳福音,我就有禍了!」——哥林多前書 9:16我們很容易忘記上帝觸摸的神秘、超自然特質。如果你能清楚告訴別人你在何時何地領受了上帝的呼召,以及它的全部感受,我會懷疑你是否真正領受了它。傳福音的呼召不是以容易描述的方式來到;它遠更超自然。呼召可能如雷鳴般突然降臨,也可能如晨光般逐漸顯現,但無論如何到來,它總帶著超自然的暗流,無法用言語表達。它總是伴隨著一種光輝。「我揀選了你們,設立了你們」(約翰福音 15:16)。在任何時刻,你可能突然意識到這種令人震驚的超自然呼召,它已牢牢抓住你的生命。上帝的呼召與救恩和成聖無關;你被呼召傳福音,不是因為你已得救和成聖。傳福音的呼召完全不同。保羅將其描述為一種必然性,一種強迫,施加在他身上:「我被逼迫傳福音。」如果你一直在抹殺你生命中上帝偉大的超自然呼召,回顧你的環境,看看你在哪裡未能將上帝放在首位。你是否將祂放在你的基督徒事奉觀念或運用天然才能的渴望之後?在保羅的生命中,上帝沒有任何競爭者位居首位。保羅意識到上帝的呼召,並傾盡全力回應它。當一個人被上帝呼召時,無論環境多麼艱難都無關緊要。最終,每一種環境的力量都將服務於上帝的旨意。一旦你同意回應這呼召,上帝不僅會使你的意識生活,還會使你生命的更深層次與祂的旨意和諧一致。
9/30/2025
The Commission of the Call: dear Heavenly Father, please help me to be rightly related to YOU!
'Now I rejoice in what I am suffering for you, and I fill up in my flesh what is still lacking in regard to Christ’s afflictions, for the sake of his body, which is the church. ' 24現在我為你們受苦,倒覺歡樂;並且為基督的身體,就是為教會,要在我肉身上補滿基督患難的缺欠。
Colossians 1:24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COL.1.24
呼召的使命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9月30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我為你們所受的苦難感到喜樂,並且在我肉身上補滿基督患難的缺欠。」——歌羅西書 1:24上帝的呼召是完全獨特的。我們以為將自己奉獻於屬靈事奉就是在回應上帝的呼召,但一旦我們與祂建立了正確的關係,就會發現自己錯得多離譜。當上帝呼召時,祂呼召我們去做我們從未夢想過的事。在一個光芒四射、閃耀的瞬間,我們看見祂要我們做的事——在我們肉身上「補滿基督患難的缺欠」——我們被巨大的痛苦牢牢釘住。上帝的呼召與個人聖潔無關。它關乎成為被擘開的餅和傾倒的酒。如果我們要被製成酒,就必須被壓碎;你無法喝完整的葡萄。但上帝永遠無法壓碎那些抗拒祂用來壓碎的手指的人。那些手指可能屬於我們不喜歡的人,或是一些我們曾說永遠不會屈服的環境。我們想:「如果上帝能用祂自己的手指,以某種特別、天國的方式來壓碎我該多好!」我們必須學會,我們無法選擇自己殉道的場景或方式。我想知道上帝用什麼樣的手指在壓擠你。你是否像大理石般堅硬而逃脫了?如果上帝在你尚未成熟時堅持壓擠你,釀出的酒將會極其苦澀。如果你希望成為上帝能輕易壓碎的人,你必須讓祂的同在掌管你天然生命的每個元素,並為祂的服事破碎這些元素。我們必須先與上帝建立正確的關係,才能在祂手中被破碎。與祂保持正確的關係,讓祂隨意塑造你,你會發現祂正在製作能造福祂其他兒女的餅和酒。
10/1/2025
The Sphere of Exaltation: did I have time on God's mountain? Father, please help me to remember those times! After I descend from your mountain, do I continue to keep the vision You gave me, Father?
Yes, Father, it's so true that we are built for the valley, for the ordinary stuff of daily life.
'After six days Jesus took Peter, James and John with him and led them up a high mountain, where they were all alone. There he was transfigured before them. ' 2過了六天,耶穌帶着彼得、雅各、約翰暗暗地上了高山,就在他們面前變了形像,
Mark 9:2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MRK.9.2
高舉的領域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10月1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過了六天,耶穌帶著彼得、雅各和約翰,領他們上了高山。——馬可福音 9:2我們都曾有過在山上的時刻,那時我們從上帝的視角看見,並渴望留在高處。但上帝絕不允許這樣。我們屬靈生命的考驗在於,當我們下山時,是否能保持在山上從上帝那裡領受的異象。如果我們只有上升的能力,卻無法保持,那就有問題了。與我們的主在山上同在是一件偉大的事,但祂帶我們上山只有一個原因——讓我們再次下到山谷,去提升身邊的人。我們不是為山頂、晨曦和壯麗景色而造;這些只是靈感的時刻,僅此而已。我們是為山谷、為日常生活的平凡事物而造。那裡才是我們證明自己價值的地方。屬靈的自私總是想回到山頂。當我們屬靈自私時,我們總是聲稱如果能留在高處,我們當然會像天使般生活。我們必須學會,高舉的時刻是例外。它們在我們與上帝的生命中有意義,但我們必須確保屬靈的自私不會讓我們一直渴望這些時刻。我們傾向於認為發生的一切都是為了教導我們什麼。山頂的經歷不是為了教導我們什麼;它們是為了使我們成為新的存在。上帝希望我們的經歷塑造我們的品格。在屬靈事務上,問「這有什麼意義?」是一個巨大的陷阱。我們無需知道意義。山頂的時刻是罕見的,它們是為了上帝自己的旨意而設。
10/2/2025
The Sphere of Humiliation: where our faithfulness is revealed. Heroism? Father, please help me with the natural selfishness of my heart. Dear Heavenly Father, please give us our heart's desire! I believe that you want to equip us to live in the valley well.
Dear Heavenly Father, I want to be able to see your power and vision when I am in the valley!
'“It has often thrown him into fire or water to kill him. But if you can do anything, take pity on us and help us.” ' 22鬼屢次把他扔在火裏、水裏,要滅他。你若能做甚麼,求你憐憫我們,幫助我們。」
Mark 9:22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MRK.9.22
'After six days Jesus took Peter, James and John with him and led them up a high mountain, where they were all alone. There he was transfigured before them. And there appeared before them Elijah and Moses, who were talking with Jesus. ' 2過了六天,耶穌帶着彼得、雅各、約翰暗暗地上了高山,就在他們面前變了形像,... 4忽然,有以利亞同摩西向他們顯現,並且和耶穌說話。
Mark 9:2,4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MRK.9.2,4
屈辱的領域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10月2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你若能做什麼,就憐憫我們,幫助我們。」耶穌說:「『你若能』?信的人凡事都能。」——馬可福音 9:22在每一段高舉的時期之後,我們會突然被拉回到現實中,那裡既不美麗,也不詩意,更不激動人心。山頂的高度是由山谷的苦差來衡量的——但我們必須在山谷中為上帝的榮耀而活。在山頂上,我們看見上帝的榮耀,但我們無法為之而活。只有在山谷的深處,在屈辱的領域中,我們才能發現自己對上帝的真正價值;只有在那裡,我們的忠誠才得以顯現。當我們充滿英雄主義感時,我們大多數人能做各種困難的事情。但這僅僅是因為我們內心的天然自私,渴望成為有用且受人崇拜的存在。上帝希望我們放棄這種英雄心態。祂希望我們根據與祂的個人關係生活在山谷中。「耶穌帶著彼得、雅各和約翰,領他們上了高山……以利亞和摩西向他們顯現」(馬可福音 9:2, 4)。在目睹以利亞和摩西的異象後,彼得想留在山頂上。但耶穌帶著他和其他門徒回到山谷,那裡是異象意義被解釋的地方。「『你若能』?……」回顧你自己的經歷,你會發現,在你認識耶穌是誰之前,你對祂的大能持懷疑態度。在山頂上,你可以相信任何事。但當你在山谷中面對現實時又如何?你或許能為你奇妙的屬靈經歷作見證,但現在正在羞辱你的事呢?上次你在山頂與上帝同在時,你看見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屬於耶穌。現在在山谷中,你還能看見這一點嗎?
10/3/2025
The Sphere of Service: dear Heavenly Father, please help me not to draw on my own ideas to do things. Please help me to focus on your power.
Father, please help me focus on who I am in YOU and nothing else.
'He replied, “This kind can come out only by prayer. ” ' 29耶穌說:「非用禱告,這一類的鬼總不能出來。」
Mark 9:29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MRK.9.29
服事的領域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10月3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祂回答說:「這一類只能靠禱告才能趕出去。」——馬可福音 9:29當門徒試圖趕出污鬼卻失敗後,他們困惑地來到耶穌面前,問道:「我們為什麼不能趕它出去?」(馬可福音 9:28)。耶穌回答說,只有通過禱告——只有通過專注、再專注於祂,只有通過與祂的個人關係——這樣的污鬼才能被趕出去。門徒試圖依靠自己的想法去做上帝的工作,而不是專注於上帝的大能。如果你像門徒那樣處理事情,你將像他們一樣無能為力。你可能渴望為上帝工作,但如果你不認識祂就為祂工作,你最終會與祂作對。有時你面對一個困難的情況,你為此禱告,但外在似乎什麼也沒發生。但如果你專注於耶穌,如果你與祂有個人關係,你就知道解放終將到來。你服事的焦點必須是確保你與耶穌之間毫無阻隔。如果有阻隔,你只能通過正視它、直面它進入祂的同在來克服,而不是在惱怒中忽視它。與主一起面對這個問題,最終那件事,以及與它相關的一切,都將榮耀祂。我們在這世上的唯一目的是專注於上帝。讓那些喧囂的宗教呼聲——「做這個,不要做那個」——從你耳中消失。絕不!耶穌說:「成為這樣那樣的人,我將通過你來行事。」
10/4/2025
Put to the Test: dear Heavenly Father, how can I give you thanks for the sight I haven't yet become? Dear Heavenly Father, what is your vision for me? Are we the chosen ones? Am I willing to be hammered into the shape you want me to be, Father? I am in your hands.
'To the church of God in Corinth, to those sanctified in Christ Jesus and called to be his holy people, together with all those everywhere who call on the name of our Lord Jesus Christ—their Lord and ours: ' 2寫信給在哥林多神的教會,就是在基督耶穌裏成聖、蒙召作聖徒的,以及所有在各處求告我主耶穌基督之名的人。基督是他們的主,也是我們的主。
1 Corinthians 1:2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1CO.1.2
'God said to Moses, “ I am who I am . This is what you are to say to the Israelites: ‘ I am has sent me to you.’ ” ' 14神對摩西說:「我是自有永有的」;又說:「你要對以色列人這樣說:『那自有的打發我到你們這裏來。』」
Exodus 3:14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EXO.3.14
經受考驗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10月4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蒙召作祂聖潔子民的。——哥林多前書 1:2感謝上帝讓你看到自己尚未成為的一切。上帝呼召你成為祂的聖潔子民,你已經看見祂的異象,但你遠未達到那目標。上帝呼召祂的兒女到山頂上,賜給他們異象。然後祂差遣他們下到日常生活的山谷中,那裡是異象將被考驗的地方。在山谷中,我們大多數人會轉身離去,因為在那裡我們必須證明自己是否是被揀選的人。我們尚未完全準備好迎接為了塑造成異象形狀所必須承受的打擊。我們是否願意被上帝的手錘打成形?這種錘打總是以平凡的方式到來,通過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環境和人。有些時候我們知道上帝對我們的旨意,知道祂賜給我們的異象,我們清楚地看見它。這異象是否能轉化為實際的品格,取決於我們,而不是上帝。如果我們寧願沉浸在異象的回憶中,我們在人類生活的平凡事物中將毫無用處。我們必須學會依靠在異象中所見的生活——不是在狂喜或有意識地默想上帝,而是在異象的光照下過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必須這樣做,直到異象成為現實。上帝對我們的每一分訓練都在引領我們朝向這個目標。學會感謝上帝讓祂的要求顯明。當上帝說「去做」時,那小小的「我」總是會悶悶不樂。讓你小小的「我」在偉大的「我是自有永有者」(出埃及記 3:14)面前枯萎。上帝必須主宰我們的生命。意識到祂知道我們住在哪裡,豈不令人震驚?祂知道我們爬進的藏身處?祂會像閃電般追尋我們。沒有人像上帝這樣了解人類。
10/5/2025
The Disposition of Sin: it entered into humanity by one man, Adam! Father, thank you for Jesus's taking the sin of human kind upon himself and put it away for us! This disposition of sin is self-realization - the inclination to want to be our own god. God, thank you for see the disposition beneath the act - You see our hearts!
'Therefore, just as sin entered the world through one man, and death through sin, and in this way death came to all people, because all sinned— ' 12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
Romans 5:12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ROM.5.12
'Otherwise Christ would have had to suffer many times since the creation of the world. But he has appeared once for all at the culmination of the ages to do away with sin by the sacrifice of himself. ' 26如果這樣,他從創世以來,就必多次受苦了。但如今在這末世顯現一次,把自己獻為祭,好除掉罪。
Hebrews 9:26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HEB.9.26
'This is the verdict: Light has come into the world, but people loved darkness instead of light because their deeds were evil. ' 19光來到世間,世人因自己的行為是惡的,不愛光,倒愛黑暗,定他們的罪就是在此。
John 3:19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JHN.3.19
罪的性情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10月5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羅馬書 5:12《聖經》並未說上帝因一人的罪懲罰人類,而是說罪的性情通過一人進入了人類。然後另一人,耶穌基督,承擔了人類的罪並將其除去(希伯來書 9:26)——這是一個無比深刻的啟示。罪的性情不是不道德或錯誤行為;它是一種自我實現的性情,一種天生的傾向,說:「我是我自己的神。」這種性情可能表現為不道德的行為,也可能表現為看似道德的行為,但其下都有一個共同的主張——我對自己的權利。我們的主面對那些內心充滿邪惡力量的人,也面對那些生活純潔、道德高尚、正直的人。但祂從不關注道德成就或道德失敗。祂尋找的是我們看不見的東西:行為之下的性情。罪的性情是我生來就有的東西,我無法觸及。只有上帝能觸及罪,祂通過救贖來做到這一點。在耶穌基督的十字架上,上帝從罪的遺傳中救贖了整個人類,使其免於滅亡的可能。帶著這種遺傳出生並不會定我的罪。但如果當我意識到耶穌基督來救我脫離這種性情時,我拒絕讓祂這樣做,從那一刻起,我就開始被定罪的印記標記。「這就是審判」——判斷的時刻——「光已經來到世上,但人愛黑暗不愛光」(約翰福音 3:19)。
10/6/2025
再造的改變
A New Heredity: Father in Heaven, thank you for your redemption through Jesus in me to generate a new heredity in me. Thank you for remaking me by putting Jesus' holy nature into me. 謝謝祢的救贖- 祢的救贖代表了祢可以把這個聖潔的本性放到我們裡面重造我們。
'But when God, who set me apart from my mother’s womb and called me by his grace, was pleased to reveal his Son in me so that I might preach him among the Gentiles, my immediate response was not to consult any human being. ' 15然而,那把我從母腹裏分別出來、又施恩召我的神, 16既然樂意將他兒子啟示在我心裏,叫我把他傳在外邦人中,我就沒有與屬血氣的人商量
Galatians 1:15-16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GAL.1.15-16
新的遺傳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10月6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神……樂意將祂的兒子啟示在我裡面。」——加拉太書 1:15-16如果耶穌基督要重生我,祂面對的問題是什麼?我繼承了一個有罪的本性,一個我無權選擇的遺傳。我不聖潔,也不太可能變得聖潔。如果耶穌基督只能告訴我要聖潔,我將陷入絕望。但因為耶穌基督不只是告訴我,祂是重生者,能將祂自己的遺傳——聖潔的遺傳——賜給我,當祂告訴我要聖潔時,我開始明白祂的意思。救贖意味著耶穌基督可以通過將祂自己的聖潔本性放入任何人來重塑他們。祂為我們設定的標準是基於這個新的遺傳;祂的教導針對的是祂放入我裡面的東西,而不是我接受祂之前的本性。我的道德義務是同意上帝在耶穌基督十字架上對罪的判決。新約關於屬靈重生的教導是,當人們被自己的需要感觸動時,上帝會開始將聖靈放入他們的靈魂中,直到他們被完全重塑——也就是「直到基督在他們裡面成形」(加拉太書 4:19)。救贖的道德奇蹟是上帝能在我裡面植入聖潔,使我能過一個全新的生活。但只有當我到達需要的邊界並明白自己的局限時,耶穌才說:「你們有福了」(馬太福音 5:11)。上帝無法將耶穌基督的聖潔放入一個仍然相信自己道德完善的人中。我必須有意識地需要祂,才能接受祂的遺傳。正如罪的性情通過一人進入人類,聖靈也通過一人進入人類。救贖意味著我可以從罪的遺傳中被釋放,並通過耶穌基督接受聖靈無瑕的遺傳。
10/7/2025
和好
'God made him who had no sin to be sin for us, so that in him we might become the righteousness of God.' 21神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他裏面成為神的義。
2 Corinthians 5:21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2CO.5.21
救贖的意義與個人的經歷如何分別?
和好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10月7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神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祂裡面成為神的義。」——哥林多後書 5:21罪是一種根本的關係。它不是錯誤的行為,而是錯誤的存在。罪是對上帝故意且強調的獨立。基督教將一切建立在罪的根本、獨特本質上。其他宗教處理的是罪行;唯獨《聖經》處理的是罪。耶穌基督首先解決的是人類罪的遺傳。由於我們在傳道中忽略了這一點,福音的信息失去了它的刺痛力和爆炸力。「神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聖經》的啟示不是耶穌基督承擔了我們的罪行,而是祂承擔了人類無法觸及的罪的遺傳。神使祂的兒子「成為罪」,以便任何罪人都能「成為神的義」。《聖經》揭示,我們的主通過與罪認同,而不是同情罪,來承擔世界的罪。祂故意將全人類的罪集合起來,放在自己的肩上;祂在自己的存在中承擔了那罪。通過這樣做,祂救贖了全人類,將其恢復並放回上帝設計的位置。現在,感謝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所做的,任何人都可以與上帝聯合。人類無法自我救贖。救贖是上帝的工作,這工作已經完成;它是完備且完全的。個人如何體驗救贖,則取決於他們的個人選擇。必須始終區分救贖的啟示——這對所有人同樣適用——與個人生活中救恩的有意識體驗。
10/8/2025
唯獨基督
我有到主基督耶穌那裡去嗎?
' “Come to me, all you who are weary and burdened, and I will give you rest. ' 28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
Matthew 11:28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MAT.11.28
到我這裡來
作者:奧斯瓦爾德·錢伯斯(Oswald Chambers)
10月8日
版本:現代經典版
更新:經典版 「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馬太福音 11:28被告知我們必須來到耶穌面前,難道不是一種羞辱嗎?只要我們內心還有一絲屬靈的叛逆,我們就渴望上帝呼召我們去做一些宏大而重要的事。然而,祂卻告訴我們做一件無比簡單的事:「來。」想想所有你不願意帶到主面前的事。如果你想知道自己屬靈的真實程度,就用這句話來檢驗自己:「到我這裡來。」凡是你不真實的程度,你會爭辯而不是前來;你會經歷悲傷而不是前來;你會做任何事,而不是單純地以本來的自己呈現在你的主面前。「到我這裡來。」當你聽到這句話時,你知道在你前來之前,內心必須發生改變。聖靈會向你顯示你必須做的事。祂會指出那個阻止你通向主的東西。你必須對那個東西揮下斧頭,否則你永遠無法前進。聖靈會找到你內心中那個不可動搖的東西,但除非你允許,祂不會去動它。有多少次你帶著請求來到上帝面前,感覺自己已經達成目標,卻一無所獲地離開?然而一直以來,上帝都張開雙手站立在那裡,不僅是要接納你,也是要讓你接受祂。想想耶穌那無敵的、不屈不撓的、不知疲倦的耐心,當祂說:「到我這裡來。」
10/9/2025
振作
'I am using an example from everyday life because of your human limitations. Just as you used to offer yourselves as slaves to impurity and to ever-increasing wickedness, so now offer yourselves as slaves to righteousness leading to holiness. ' 19我因你們肉體的軟弱,就照人的常話對你們說。你們從前怎樣將肢體獻給不潔不法作奴僕,以至於不法;現今也要照樣將肢體獻給義作奴僕,以至於成聖。
Romans 6:19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ROM.6.19
主的救贖與我何關?提防那種不以主的救贖為根基的敬虔。
10/10/2025
我怎知道
'At that time Jesus said, “I praise you, Father, Lord of heaven and earth, because you have hidden these things from the wise and learned, and revealed them to little children. ' 25那時,耶穌說:「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謝你!因為你將這些事向聰明通達人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出來。
Matthew 11:25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MAT.11.25
10/11/2025
10/12/2025
10/19/2025
被忽略的秘訣
'Jesus said, “My kingdom is not of this world. If it were, my servants would fight to prevent my arrest by the Jewish leaders. But now my kingdom is from another place.” ' 36耶穌回答說:「我的國不屬這世界;我的國若屬這世界,我的臣僕必要爭戰,使我不至於被交給猶太人。只是我的國不屬這世界。」
John 18:36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JHN.18.36
'Humble yourselves, therefore, under God’s mighty hand, that he may lift you up in due time. Cast all your anxiety on him because he cares for you. Be alert and of sober mind. Your enemy the devil prowls around like a roaring lion looking for someone to devour. Resist him, standing firm in the faith, because you know that the family of believers throughout the world is undergoing the same kind of sufferings. And the God of all grace, who called you to his eternal glory in Christ, after you have suffered a little while, will himself restore you and make you strong, firm and steadfast. '
6所以,你們要自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到了時候,他必叫你們升高。 7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因為他顧念你們。
8務要謹守,警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 9你們要用堅固的信心抵擋他,因為知道你們在世上的眾弟兄也是經歷這樣的苦難。 10那賜諸般恩典的神曾在基督裏召你們,得享他永遠的榮耀,等你們暫受苦難之後,必要親自成全你們,堅固你們,賜力量給你們。
1 Peter 5:6-10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1PE.5.6-10
10/20/2025
神的旨意是我的旨意嗎?
'It is God’s will that you should be sanctified: that you should avoid sexual immorality; ' 3神的旨意就是要你們成為聖潔,遠避淫行
1 Thessalonians 4:3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1TH.4.3
'But God demonstrates his own love for us in this: While we were still sinners, Christ died for us. ' 8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
Romans 5:8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ROM.5.8
10/21/2025
憑衝動行事
'But you, dear friends, by building yourselves up in your most holy faith and praying in the Holy Spirit, ' 20親愛的弟兄啊,你們卻要在至聖的真道上造就自己,在聖靈裏禱告
Jude 1:20 https://www.bible.com/bible/111/JUD.1.20
10/28/2025 失控,太衝動了,有點口不擇言,那壼不開提那壼,佛教徒。天父啊,教導我怎麼在平凡的事上有不平凡的表現。
10/22/2025
聖靈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