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施依據
(一)教育部101.11.01臺語字第1010196705C號令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推動臺 灣母語日活動實施要點」。
(二)教育部公布之「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綱要」及「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語文領域-本土語文綱要」。
(三)彰化縣伸港鄉大同國民小學課程計畫。
二、實施目的
(一)激發探索與熱愛本土語言之興趣,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二)推展本土語言教學,培養學生聽、說、讀、寫、作等基本能力,能在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表達情意。
(三)落實母語教學,增進學生說母語的能力,傳承族群的文化內涵。
(四)重視多元化族群教育,兼顧本體化與國際化,邁向世界地球村。
(五)揭示「221世界母語日」活動意義,喚起學生對於母語之重視 。
三、實施原則
(一)二至六年級各班於每學年度期末,請學生填寫選修語言意願調查表,經家長同意簽章繳回。
(二)一年級新生則由公所統一寄發新生報到單及選修語言意願調查表,報到當天經家長同意簽章繳回。
(三)選修類別可考量父母親使用或學生有興趣學習之語言,自由選修。
(四)一至六年級本土語言教學時數每週一節,含於語文領域時間內,並請各班教師將本土語言教學融入於生活當中。
(五)訂定每週二為本校多元語言教學日,鼓勵全校師生用本土語言交談:學生朝會(週二實施)用本土語報告。
(六) 本土語言語開設24班,學生於教室上課,師資以本校教師為主,支援教師為輔。
(七) 多元學習活動
1. 歡喜說母語:利用每週二晨光時間教導學生閩南語。
2.利用每週二母語日打掃活動時間,播放本土語言教學錄音帶或CD。
3.辦理多元語文競賽校內競賽,包括級閩南語歌謠、閩南語朗讀比賽。
4.於新生迎新辦理祖孫週活動,學習用母語與長輩表達感恩。
5.結合校本課程與在地生態,辦理相關本土教學活動。
6.結合藝術深耕活動,教導學生相關本土戲劇、歌謠及帶動唱跳。
7.結合節慶舉辦這種相關活動,以連結學生經驗,落實本土語生活化之目標。
8.經由故事志工協助推展「臺灣母語日」相關活動。
四、師資安排
(一)為提昇本土語言教學品質,學校參酌學生選修及學校現有師資狀況,安排具備本土語言教學專長之教師擔任閩南語教學,並視需要進用本土語言教學支援教師擔任教學。
(二)具備本土語言教學專長之教師,係指參加過三十六小時以上初階培訓課程或曾修習相關學分領有證書,或具本土語言教學知能經學校認定教學成效優良者。
(三)鼓勵未具備本土語言教學專長之教師,參加語言能力認證考試課程。
(四) 鼓勵參加校內外本土語教學相關研習,將學習成果於社群內討論、回饋,提升教學專業。
五、教材選用
(一)由本校教科書評選小組,依教科書選用注意事項,選擇適用的本土語言教材。
(二)以生活化的聽說能力訓練為主,參採本土語言補充教材,或配合本土教學活動,設計生活化課程。
(三)授課教師自編補充教材,並彙整為教師教學檔案。
六、教學評量
本土語言教學評量應重視形成性評量,以欣賞為基礎採多元評量,設計適當的評量內容,促進在家庭中親子互動方式進行,以提高教學效果。
(一)以遊戲、比賽、聽、唱活動、角色扮演、配對、小組互動等多元方式,進行教學成果之評量。
(二)評量宜兼顧形成性(過程)與總結性(結果)評量,並了解學生學習起點,評量其個別進步情形,鼓勵建立學生之學習檔案。
(三)建構親子互動學習單,激勵學生在家中運用本土語言溝通並與家人分享。
(四)閱讀能力可在中、高年級教學活動中,適時評量之。
七、預期成效
(一)學生樂於本土語言學習,並依選修年限完成各階段具體目標。
(二)透過本土語言教學與多元學習活動,學生具有本土意識與情懷。
(三)透過教師研習進修機制,有效提升教師本土語言教學專業知能。
(四)鼓勵教師進行本土語言教學課程研發、教案設計,並建立教師教學檔案,有效提升教師教學效能與學生學習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