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鄉閃閃攝影課程
109學年初,大坪國小參與了「文曄教育基金會」贊助創辦的「遠鄉閃閃-文曄校園攝影深耕計畫」。計畫主持人徐振傑在教會擔任全職攝影師,在一次與世界展望會到烏干達擔任攝影志工時,他看著拍下的每一張相片,他開始覺得每一張照片都具有影響力,心裡想著:「如果讓許多孩子都學會攝影,就會產生更多的影響力!」,於是徐振傑秉持著「我活著是為發表、探索、教育,提供自由,帶出影響力,給偏鄉、弱勢的孩子」這句使命宣言,踏上了偏鄉攝影教育。「遠鄉閃閃-文曄校園攝影深耕計畫」的課程內容,除了教導學生認識攝影的基礎功以外,也讓孩子創造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攝影作品,並在課程中進行成果發表,提升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雖然課程即將結束了,但我們相信每一位孩子一定都能夠像攝影志工們一樣,「閃」耀照亮每一位偏鄉孩子的生命;孩子們承接光芒,再去「閃」耀照亮他人及其故鄉,甚至全世界。
雙語課程
英語作為世界共通語言,是一種跨文化的溝通工具。在這個地球村的世代下,英語已經不再專屬於母語人士,而是屬於全世界共有的,更可以是帶進自己的特色的。因此,大坪國小英語團隊近年來參與傅爾布萊特計畫,與美籍英語教師共同打造專屬於大坪的偏鄉雙語特色課程。特色課程共分為四大主軸,分別為校園探索、食農、擂鼓及牛山古道健行為出發,並搭配國際文化、節慶活動、英語歌謠及英語繪本閱讀進行。除了期許學生能奠定英語文基本知能以外,也與其他領域融合,以做中學的方式作素養導向之學習。此課程特色宗旨在於讓學生認知到擁有雙語力不僅能為我們打開另一道學習之窗,認識、比較國際文化,更可以透過雙語的媒介來推廣自己學校的「在地特色」,為家鄉發聲。
AI機器人
托教育局及關懷台灣文教基金會的福,大坪國小高年級學生有機會體會從「組裝—操控—編寫」一系列的AI機器人課程。在課程中學生們比平時上課更神采奕奕,發言也十分踴躍。雖然學習的過程中,經歷無數次失敗,但學生透過「自主」及「楷模」學習,這除了是克服任務上一道道難關,更是他們對自己一次次的自我肯定,學生們無不喜歡這門課,每堂AI機器人課程都在「思考」和「嘗試」中快速飛逝。
擂鼓
大坪擂鼓隊的前身是大坪舞獅隊,成立於民國91年,擂鼓是學校的特色課程與本位課程之一,每位學生從一年級即開始接觸擂鼓課程。透過擂鼓的表演,讓偏鄉的大坪小孩,能到馬來西亞與華僑學校進行交流,也能在市立美術館、陶瓷博物館與萬金石馬拉松賽的舞台表演,展現自己苦練的技藝與自信的舞台表現,大坪擂鼓不僅是一個課程,更是大坪的文化與精神的重要象徵與傳承。
瑪鋉盛宴
年末,大坪的師生會一起設計一份既營養又充滿愛的餐盒;再從洗菜、切菜到下鍋,完成一個個精心的餐盒;然後,付上貼心的關懷小卡將,最後親手將它們贈送給社區的耆老或是弱勢團體。這除了能讓孩子更能體會「從農田到餐桌」的過程,也讓他們懂得付出也是種收穫,不僅凝聚社區向心力,更善盡學校社會責任。
夢想農田
以學校閒置空地為起點,讓師生能夠進行農事體驗活動與生態解說課程,藉由農務的辛苦,教導學生惜食愛物的觀念。與社區居民一起,喚起孩子內心與在地化農業做緊密連結產生認同感,讓空地搖身一變成為盛載孩子們歡笑的夢想農場。
夏日樂學
孩子的教育不能等,在漫漫的夏日假期中,我們設計了一系列的課程帶領孩子去體驗,擴展新視野。夏日課程以動靜皆宜為考量,設計了充滿學習及在地文化,更兼顧體能訓練與知識性課程,提供學生多元的課程選擇,創造快樂學習的新體驗。愛好遊戲是人類的天性,讓學生在遊戲化的教學中進行學習,可以學得更好。
愛迪生課程
『愛』迪生課程以延伸學習為目標,課程活動及教材設計蘊含在地性、生活化及趣味性,並能融入動手做及閱讀之型態進行。學校也希望透過此課程除了能夠啟發偏鄉學童學習科學之興趣,提升學童科學素養,也可以增進偏鄉教師科學知能,促進在地教師科學交流,且結合大學與社會資源,縮減城鄉科學教育資源落差。
螢火蟲
「火金姑、來食茶,茶燒燒、食金蕉…」~節錄自童謠。「以前我們都要拔山涉水才能來到大坪上學,放學回家的路上,常常還沒到家天就已經暗了,這時就會有火金姑來陪伴替我們照路,我們就會唱著這首童謠。」訴說當年故事的校友說。滿地螢光的勝景現在雖然難以復見,但是大坪純潔的水源以及較少光害的圓潭溪,還保留著螢火蟲的棲息地。帶著大坪孩子照訪螢火蟲,見識牠忽隱又現的光魅,同時也了解牠們的生活環境,認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農場踏查
帶領孩子參觀到不同樣貌的農場,讓孩子能認識更多元的種植型態、耕種方式、科技栽培及多元行銷,使他們體會到農業不再是傳統一陳不變的產業,而是與時俱進的。
古道踏查
舊大坪交通不便,為了通商交流多有闢徑的古道,如鹿堀(窟)坪古道舊時作為聯絡萬里與士林、關渡及內湖地區的越嶺道;富士坪古道上有大草原,水草豐美,當地農民便是走這條古道前往富士坪牧牛,而古道兩旁梯田疊石圍成良田。 現在雖有登山遊客以及開闢水源的居民偶而照訪,但皆已經不復繁盛。我們帶著孩子以及教師實際走訪,探索清末民初大台北地區的歷史人文、經濟活動並了解地方文化隱藏的歷史痕跡。
登山
「瞻望磺嘴山,俯覽北海濱,山水靈秀萬象新。」~大坪國小校歌。 還記得從校門口就能眺望到的,那潔然神聖的磺嘴山嗎?傳承了校友們共同的記憶與畫面。高聳卻又溫和的稜線因為酷似牛背,我們也稱祂為牛背山。大坪台地是磺嘴山的熔岩流所形成的,賜與學校豐富的自然生態與地理環境。我們帶著孩子走進山林探索,呼吸林木的氣息,撫摸山野的肌膚,藉此進一步了解自己所居住山野的模樣,山林的內涵,以及山的恩典。
小農夫市集
「新北小農夫市集」是新北市首創以學生為主體,落實校園食農教育的活動,也是我們從來沒錯過的重要慶典,每年孩子將親手種植的稻米及地瓜產品,加工成「地瓜手工皂」等產品帶到市場進行農產品行銷,不只是落實從課堂到農田、從農田到市集,完整的流程體驗,更讓孩子有機會向大眾更認識萬里的農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