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領域課程的學以致用
(一)語文學習領域:
在訪問前,我們需要先閱讀史料、歸納出重點以及提出問題;訪問後,需要整理訪問文字稿、歸納結論與編排成果等。這些工作正好能運用我們在國語課中所學到的閱讀理解四層次(提取訊息、推論訊息、詮釋整合、比較評估),而在使用所學的過程中,也讓我們越來越精熟這些技能。
(二)數學學習領域:
在造訪五通宮的過程中,在數學課中所學的平面形狀、立體形體以及面積與體積大小等概念,都幫我們更了解五通宮的規模與樣貌,不只如此,在閱讀史料及訪問五通宮人員時,常出現的年份、距離、數量等也都需要數學課中所學的各種知識來理解。
(三)社會學習領域:
在此次針對五通宮的調查中才發現,原本想調查五通宮的歷史,但歷史、地理與人文等方面各領域都是相互影響,最後才形成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樣貌的。在閱讀史料時,看到社會課本出現過的延平郡王鄭成功,讓我們感覺原來課本裡的人物是真實在臺灣留下記錄的,此外,也讓我們對於社會課程更有興趣了。
(四)自然與生活科技的領域:
各式各樣的生活科技已離不開我們的日常生活,此次的調查中,我們運用了IPAD及相機進行拍照、錄影、錄製訪談與整理訪談等工作,透過本次的活動,不僅讓我們有機會實際操作這些科技產品來進行調查研究,也讓我們重新思考這些科技產品所來帶來的不只有遊戲性,更有著輔助調查研究的便利性。
(五)健康與體育領域:
從本次的訪談中,讓我們了解到,在地廟宇是當地居民的重要信仰,信眾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大小事情、身體與心理的健康、對未來的期望等等都會直接想到五通宮祈求願望成真。
(六)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
在進行這次的調查研究前,我們從來不知道原來一座廟宇中大大小小的設計,都有著它的宗教、歷史與美學的理由,尤其是許多象徵性的圖象,兼具信仰意義與美感的設計,真的讓我們同學們都嘆為觀止。
(七)綜合活動領域:
歷經了這次的活動,讓我們都體會,原來「讀萬卷書」只能對事物有簡單的認識,還要「行萬里路」實際去探訪,才會有更深入的體會與心得,不僅如此,原來平時在學校所學的各領域知識,只要運用得宜,都能在生活中發揮功效。
二、運用的資訊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