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現場的觀察,五通宮的木雕幾乎都在室內,結合生活與民俗的傳說,通常多以祈福、納祥且具有教化意義的圖像或故事為主題,雕工細緻華麗,包含有吊筒、瓜筒、托木、藻井裝飾、斗拱、門堵、神龕等,展現雕刻匠師的創作藝術。
樑、柱、通、楹等屬於建築結構的大木構件,具有承載整體建築物重量的功能性,大多以彩繪或淺雕方式呈現,避免破壞大木構件載重的結構力量。非結構性之小木作構件,例如:吊筒、花籃、神龕雕屏、門堵則多以鏤空處理來表現內外區隔性及空間層次感。鑿花題材表現廣泛,有人物、花鳥、走獸、集瑞等圖案,取材多來自傳統典故或民間故事,搭配傳統建築主體表現,饒富文化象徵意涵。(摘自:http://www.volunteers.org.tw/btwc/t01.php)
五顯大帝神龕--鏤空雕花及雕龍的神龕,精緻華麗。
中國古代,龍代表皇帝,因此神龕上龍爪只有四指而非五指,避諱冒犯皇帝的危險。
屋樑--承載屋子的重量;彩繪、淺雕雙龍護太極
延平郡王神龕上方的結構裝飾,有瓜筒、獅座等彩繪木雕,兩側鏤空的木雕,上方有蓮花等,美輪美奐
前殿屋頂大柱與棟架,木雕三通五瓜式
瓜筒式傳統建築的構件,「三通五瓜」指以三根通樑、五個瓜筒所組成之棟架,用以承受整個屋頂的重量,並將重量傳遞到屋樑下的點金柱;「三通五瓜」多用於宅邸門廳或廟宇正殿(摘自: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248452121853200.68907.240654819299597)
棟樑上精緻的獅座
屋樑下的獅象托木,及其他祥獸、花朵的木雕
鳳凰造型的托木
蓮花式樣的吊筒
大門上方,雙獅雙象托木
匾額下雙獅托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