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各地宮廟的慶典活動,往往成為了台灣民間文化香火傳承與聯繫人們對土地之認同的重要樞紐。臺灣民間習俗在神明誕辰、廟會祭典前夕都會舉行遶境出巡儀式。出巡的目的就如同警察巡邏轄區,具有掃除惡煞、安定人心的作用。如在夜間出巡則稱為「暗訪」。根據五通宮總務組長口述:五通宮的例行大型的慶典活動主要有二:一是五顯大帝五月初五日得道昇天日;另一個是五顯大帝聖誕農曆九月二十八日。
九月廿八日的聖誕慶典,通常會連續幾天,早期會在廿六日就開始演戲,廿七日演戲、誦經,廿八日會拜天公,並請道士念經,五通宮管理委員會及地方仕紳也會向五顯大帝禮拜祝壽。社區民眾或置鮮花,或置水果,或置牲禮到五通宮拜拜,善男信女絡繹不絕。早期會演布袋戲或歌仔戲酬神,近年也會放電影,場面熱鬧。同時分靈的宮廟,也會謁祖進香,香火鼎盛。五月五日得道升天日的慶典也類似上述。
另外還有友宮的參訪活動,也是一樣熱鬧非凡,陣頭、神轎、神童、神尊還有善男信女一起出遊,鑼鼓喧天,炮竹煙火,很是熱鬧,校內的學生很多都參與了這樣的活動,對他們而言,是難得的體驗。
五通宮慶祝五顯大帝聖誕,製作預告片,廣邀信眾共襄盛舉
五通宮外出參訪友宮的盛況一
五通宮外出參訪友宮的盛況二
五通宮夜巡活動
五通宮五顯大帝聖誕祭祀影片剪輯
五通宮大型慶典,會請道士唸經祈福。
(照片由五通宮提供)
五通宮管理委員會及地方仕紳向五顯大帝禮拜。
(照片由五通宮提供)
大活動善男信女參拜的信眾多
歌仔戲酬神(照片由五通宮提供)
捧著神尊出遊的善男信女(照片由五通宮提供)
夜巡的陣頭與煙火(照片由五通宮提供)
出巡的七爺八爺(照片由五通宮提供)
廟會演出的劇團祈福儀式(照片由五通宮提供)
廟會陣容壯大的持旗隊伍(照片由五通宮提供)
廟會前面的號角隊,震耳的吹奏聲,更熱鬧
(照片由五通宮提供)
沿路鳴放鞭炮,歡迎神尊到來
陣頭的八家將與小朋友互動
學生們常會隨著家裡長輩,參加神明遶境,印象比較深刻的是看到很多陣頭,有南北管,角號,還有神童、神將、神轎,人們會捧著神明的神尊一起出遊,有時候是帶著神尊回祖廟,有時候會帶著神尊到別的寺廟交流,善男信女隊伍很壯大,大家都很虔誠,學生們感受到宗教的力量很強大,隊伍中最吸引他們的是神童神將,因為步伐很特別,看起來很酷!,讓我也想學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