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暑假程式營隊
2019暑假程式營隊
新北市教育局寒暑假皆在各區中小學推出『Fun Coding』營隊,讓各區家長和學生在最安心最方便的情況下,搶先體驗未來最重要的數位能力!金龍國小的coding營隊 -- 課程設計透過動手做、獨立思考達到創意發想與製造,也就是STEA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rt以及Math)
108年青少年署假育樂營-Fun Coding系列,嘗試帶孩子練習用全英文介面的課程(ozobot)。
營隊人數:15人,四到六年級學生。
課程規劃:2019/7/3-2019/7/5,每天早上8:30-12:00。
7/3 Once upon a time ...
使用設備:ipad/apple pencil/ozobot
時間:180分鐘
使用軟體:OzoBlockly
1.ipad闖關遊戲:藉著遊戲讓孩子不知不覺就學會下英文指令code
2.愛麗絲夢遊仙境為腳本解碼單:訓練邏輯推理能力
3.storycube桌遊:故事接龍,自編童話故事,想像力大爆發。
4.邊寫企劃流程表:從設計一個apps的觀念做出發,要孩子利用學習單,學習企劃流程。不只是寫程式,,重點是創造程式的價值!
5.學習小組合作:整組在時間壓力下如何分配工作,團隊合作。
6.小小FAE:(老師!我的機器人不聽指令啊~)根據劇情需要給予指令code-看機器人是否能正確反應,這時一定!一定!會出現各種你意想不到,ozobot不按指令的事件,想辦法!解決他!
最後完成他們的Alice in wanderland。
7/4 modeling-animal-habits
使用設備:ozobot/生態教室
時間:180分鐘
程式教育營隊的第二天,嘗試有點硬不只是玩玩遊戲的活動:
『如何推論-循跡機器人在交叉路會走哪一條?』
在機器人教學裡,教久了如何給指令?如何完成一個成品如倒車雷達、溫度濕度測試機、、、後,總覺得可以設計看看,一個教案是帶孩子去做思考探究的project,藉由他們(覺得好玩的機器人)去學會(遇到不知道答案的問題時,怎麼去找答案並發展出理論)。
這次的問題『循跡機器人在遇到叉路時,會選擇哪一條?』
很簡單的一個問題,但當你這樣問時,
膽大一點的用想像回答,但問他為什麼,你要怎麼證明時,卻矇了。
這個活動最大的成就,
就是帶孩子學會--嚴謹的推論。
我們學習如何二分法來設定實驗減少影響因素,
也學習如何與同伴討論實驗結果,
來驗證自己的結果是否有問題,
還學習如何從一大串數據(實驗結果),
中歸納出結論(並且發表出來)。
最後提出他的觀點及推論,雖然是簡單的一句:ozobot會先選擇旋轉角度較小的岔路,選擇的機率與兩條岔路旋轉角度差異值成正比,卻是孩子花了整整四個小時,才整理出來的。
1.課堂開頭一定要派出生態教室小烏龜,讓今天很硬的理論課,孩子回去不會吼太難!~至少會說~學校有烏龜好可愛XD
2.交叉路的實驗設計,孩子學會分類成non-orthogonal和orthogonal,再從中細分各種交叉路,並歸類出是角度這個變因。
3.學習成果測驗學習單(是的,我們不是暑假玩玩的課程!每一個課程都有老師想教會孩子終生學習的技能),老師個人覺得很難,但孩子居然都成功了,有興趣的人可以想想看~請用上面的code讓機器人能在地圖上停下來。
7/5 ozo-plow
設計雪鏟
上網找鏟雪車前方雪鏟的資料,設計出能鏟最多雪的雪鏟樣式,要孩子練習跳脫就思考,先仔細觀察場地,未必要用鏟的,能不能用推的?
1.雪鏟主形狀
2.雪鏟附加配件
4.組合方式
5.比重配置
上台發表設計理念:
規劃行走路線:
思考在4*2的街道上,讓ozobot不重複行走最多條路,孩子需要將前兩天的技能在這裡展現出來,並利用ozoblockly,直接將指令寫入機器人,利用Statements、Argument、loops、object、variables、for loops指令。
比賽:兩分鐘能清出最多走道者獲勝
1.鏟起最多雪但鏟雪車最後會被雪卡住
2.雪鏟比重配置不對照成無法正常行走
3.雪鏟組合角度會造成積雪卡在雪鏟和機器中
最後,告訴孩子,錯誤的重要!不要害怕失敗,每一次失敗都讓你下次能比別人更成功!
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