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寒假程式營隊
2019寒假程式營隊
新北市教育局推出『小女生限定』這個構想的coding營(感謝新北在教育上的創新和目標),如何設計一系列能讓女孩子樂在其中的coding課程 -- 其實不是女生對coding不行或沒興趣,是仿間一直沒有專門為女孩子設計的課程,怎麼讓小女生happy在其中?
108年青少年寒假育樂營-Fun Coding系列,在金龍國小開設了特別版『小女生限定』。
也是金龍第一次嘗試帶孩子練習全英文介面的課程(ozobot)。
營隊人數:15人,女生。 6年級 - 4人/ 5年級 - 5人 / 4年級 - 5人 / 3年級 - 1人。
課程規劃:1/21-1/23,每天早上8:20-11:20。
1/21 Once upon a time ...
使用設備:ipad/apple pencil/ozobot
時間:180分鐘
使用軟體:OzoBlockly
1.ipad闖關遊戲:藉著遊戲讓孩子不知不覺就學會下英文指令code
2.愛麗絲夢遊仙境為腳本解碼單:訓練邏輯推理能力
3.storycube桌遊:故事接龍,自編童話故事,想像力大爆發。
4.邊寫企劃流程表:從設計一個apps的觀念做出發,要孩子利用學習單,學習企劃流程。不只是寫程式,,重點是創造程式的價值!
5.學習小組合作:整組在時間壓力下如何分配工作,團隊合作。
6.小小FAE:(老師!我的機器人不聽指令啊~)根據劇情需要給予指令code-看機器人是否能正確反應,這時一定!一定!會出現各種你意想不到,ozobot不按指令的事件,想辦法!解決他!
最後完成他們的Alice in wanderland。
自然(自發)的跟同儕討論學習
在遊戲中孩子學習如何下指令給循跡機器人,觀察機器人接收指令後作出的反應動作,討論為什麼會出錯?錯在哪裡?怎樣修正?
練習寫企劃流程表
image-mean-code
用做一個apps的理念,讓孩子自編故事,然後自己去設想各個故事這個環節他想要機器人做出怎樣的反應,然後寫下該使用的code代碼。
1/21 modeling-animal-habits
使用設備:ozobot/生態教室
時間:180分鐘
1.透過模擬來探索生態的複雜系統:配合本校特色教室,教小女生👓觀察小倉鼠🐹、小陸龜🐢、小刺蝟!通過代碼來模擬動物行為,學習如何透過模型和模擬來探索真實世界中複雜系統的問題。
2.如何用數學來模擬複雜的動物行為:透過code讓ozobot執行數學程式計算
動物並不會在你倒數幾秒之後就停止,也不會走到終點停止,這種隨機的停止行為,如何用機器人模擬出來?教孩子point counter code的運作。
3.討論造成動物偏好的行走角度有哪些原因
為什麼我們會說他好像機器人在走路?到底機器人和生物的行走方式差別在哪?
請孩子畫出不同的交叉角度,觀察ozobot偏好選擇哪種角度的路線?(學習運用統計方法-大數據,來做數據判斷)
4.行為預測:
利用今天教的兩個概念,預測ozobot應該會走哪條路,並利用point counter功能讓ozobot停止在預測點上。
這個教案也是一個實驗,在學校基本上做的練習都是有標準答案的,然而現實生活中怎麼會有標準答案呢?我們只能預測,但為什麼總是有人預測的比較準確。所以期望透過這個教案,教會小朋友
1.統計(老師不告訴你答案,而答案也不是那麼顯而易見時,從海量的數據中,抽絲剝繭)
2.分析統計數據_提出假設
3.尋找造成這假設的原因
4.根據假設,預測下一次的結果。
教學檢討🤔:
1.無法鏈結『正交-非正交點』的意思。
改進:設計了一個圖像學習單,並且🧐製作輔助教具。
2.重跑一次引導流程,增加討論時間。雖然一開始希望孩子自己能找尋答案,甚至覺得就算失敗也沒關係~想讓他們體驗這個尋求表象背後為什麼的過程。
因為老師一直在run這流程,所以對老師來說,失敗不是失敗,但對於參加營隊孩子並不是。
改進:於營隊第三天,再增加時間與他們討論讓他說出他下次預測時應該注哪些變因(結果探討)。
搭配本校生態教室
Example: Ozobot begins at the bottom right, enables the counter, then counts from 5 to 0.
正交與非正交角度對於ozobot行走路線得影響:統計數據與分析
製作正交-非正交點學習輔助教具
1/23 ozo-plow
設計雪鏟
上網找鏟雪車前方雪鏟的資料,設計出能鏟最多雪的雪鏟樣式。
1.雪鏟主形狀
2.雪鏟附加配件
4.組合方式
5.比重配置
上台發表設計理念:
讓我很驚訝的是中年級孩子居然會找『鏟雪車原理』文章,然後跟我說文章說雪鏟前方要鋸齒狀,比重配置要如何如何還有從影片中看到鏟雪車是旋螺狀送雪,
就做出了一個旋螺狀雪鏟,每位孩子都盡力在時間內設計出兩三種雪鏟,不斷測試,改進。
規劃行走路線:
思考在4*2的街道上,讓ozobot不重複行走最多條路
比賽:兩分鐘能清出最多走道者獲勝
1.鏟起最多雪但鏟雪車最後會被雪卡住
2.雪鏟比重配置不對照成無法正常行走
3.雪鏟組合角度會造成積雪卡在雪鏟和機器中
但最棒的,孩子們很開心的討論著不是獎品(感謝助教準備前三名大禮,一聽到獎品時孩子眼神都發光了)他們會討論『為什麼?』
為什麼鏟雪車不動?為什麼鏟雪車的鏟子會卡住雪?這種形狀的鏟子為什麼會一直顫抖?
上網搜尋資料
製作鏟雪Plow並安裝至ozobot
設計理念發表
規劃行走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