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內容

緣起

數位科技對於人類知識的影響,是西方學界一直關注的問題。尤其在個人電腦大為盛行的九○年代,對這方面的關注更是急劇上升。不管是數位科技如何在速度上促進傳統研究方式的速度─例如圖表的繪製與統計,還是數位科技本身所創造的可能性──例如數位運算與人類推理方式的比較,資訊科技的數位運算可說在質或量、形式或內容都對西方學界帶來莫大的影響。以人文學而言,早在1987年已成立類似TEI(Text Encoding Initiative)來幫助人文學者標註文本以進行研究,同時也是為了建立共同標準利於協作,以使各式各樣的合作計畫得以進行,研究成果也易於累積。

人文學與數位科技的關係,隨著「數位人文」概念於2005年的出現,有更進一步的開展。數位人文企圖重新檢視各種人文學科如何利用數位科技帶來的可能性,進而重新省察自己學科的發展。到目前為止,西方政府與學界都已投入大量資源發展數位人文,而Google更透過雲端運算技術,企圖發展各式各樣的研究工具,也宣示學術研究的日常生活化。反觀國內,雖然也很早就意識到數位科技帶來的可能性,如中央研究院漢籍資料庫的建立,卻一直停留在全文檢索的階段,並未進一步發展較進階的數位工具,以幫助學者進行規模較大或人力難以進行的研究。直到2002年,在國科會支援下進行的大規模數位典藏,稍微改變了這種情況。但人文學者利用數位科技來進行研究的情況仍非常少見。

在2012年數位典藏完成階段性任務之後,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人文處開始正式公告徵求「數位人文主題研究計畫」,試圖鼓勵國內人文學者進行數位人文研究,以便能成為國際學界探索此一領域的參與者與貢獻者。國科會(現在的科技部)的提倡固然對於數位人文推動有絕對性的影響,但在實際面,數位人文發展的關鍵性基礎,依然是人文學者參與數位人文研究的能力。本計畫期望能增加人文學者與數位研究工具的接觸機會,使人文學者可以理解數位工具與自己研究的關係,並進而有能力利用數位工具來進行自己的研究,甚或因利用數位工具而開創不同研究類型,或引導資訊學者開創新的數位人文工具。

目的

本計畫目的,在於建立人文學者參與數位人文研究的能力。為達成此一目標,本計畫將以開設培訓課程、舉辦主題工作坊為主,激發人文學者對於數位人文研究的興趣,及培養使用數位工具的能力,以利台灣數位人文的整體發展。

培訓課程與主題工作坊

本計畫的培育工作,將以開設培訓課程與舉辦主題工作坊為主:

培育課程

培訓課程的主題,將選擇現有之數位資料與數位工具、國外特殊主題之資源工具,或者業者開發之應用軟體。課程將以使用和研究導向為主軸,分北、中、南、東各區舉辦短期培訓課程,指導研究人員如何應用數位資料與數位分析工具,並進行實際操作。每年度共舉辦2主題6場次;課程將錄影製作開放式影音教學,並上傳YouTube等平台,以方便更多有興趣者隨時學習。由於國內數位人文仍處在發展初期,考慮到典範轉移所需的銜接工作,擬將課程分為初階、中階與進階三個模組:

  • 初階以銜接傳統研究方法為主,內容以試算表的製作、進行運算、轉成圖表為第一重點;簡單數位工具的利用為第二重點,例如書目軟體、時間線圖的繪製、心智圖的使用、各式各樣分類圖的利用、文本比較分析軟體的運用。
  • 中階以認識、利用、建立資料庫為第一重點;使用較複雜的工具為第二重點,例如地理資訊系統(GIS)的使用、社會網路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系統的運用。
  • 進階則以具有方法論意義的研究工具為主,例如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China Biographical Database,簡稱為CBDB)這種整合功能型的資料庫、或是TEI(Text Encoding Initiative)這種以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為基礎的文本標註資料庫。

主題工作坊

主題工作坊將聚焦於特定主題數位資料與數位工具之學習與應用。本計畫每年度將徵選3組主題,共舉辦6場工作坊。主題的設定,將配合總計畫「數位人文推動計畫」與子計畫一「數位人文學白皮書研訂計畫」,並以國內已有的開放性主題數位資料、數位工具,或獲得國科會補助的數位人文計畫為優先目標以進行抉擇,期促進國內數位人文研究群體的形成與交流。

其他

對於一些比較簡單好用的數位小工具,將考慮請講師直接錄影,製成線上教學教材,舒緩培訓課程及工作坊的經費、時間需求。就培育工作的長期發展而言,將來應考慮與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合作,開發「數位人文」課程,進行兩到三天的密集培訓,應可達到較佳的培訓結果。未來,課程若累積到一定的規模,則可在寒、暑假期間進行整週的密集課程。

預期成果

數位人文人才培育計畫,將提供人文學者一個實際與數位工具接觸的機會,並透過實際的操作,加深人文學者對於數位工具的理解,使其能掌握數位工具的可能性,並進一步重新省視自己研究的新方向。計畫執行成功,將能:(1)彌平人文學者對於使用工具的心理障礙;(2)了解人文學者對於數位工具的期待;(3)探尋可能合作的個別學者,加強合作,以便在數位人文的領域裏建立本土成功的案例;(4)為將來台灣數位人文發展的方向,提出比較具體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