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崙背鄉崙背國民小學推動客語生活學校補助作業申請
壹、 依據:中華民國107年3月2日客會文字第1070003193號令修正「客家委員會
推動客語生活學校補助作業要點」
貳、計畫目的:
一、營造生活化的客語學習環境,增加多樣化學習管道,提升學生對客語學習之
興趣,進而建立認同感及使用客語之能力。
二、建立聽、說客語的信心與能力,體認客家語言、文化之美。
三、培養欣賞與接納多元文化的能力,將客家語言、文化融入生活中。
四、配合教育部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之教育精神,塑造學生本土情懷及
培養其民主素養。
參、計畫執行期程:113年8月1日 至 114年7月31日止。
肆、班級數:25 班 學生人數:612人
伍、計畫內容:
(一)辦理生活客語多元學習活動:
1.客語歌謠社團:聘請客語薪傳教師進行教學,成立客語歌謠社團,學生從
唱遊中學習客語,將客語融入生活中。
2.客語合唱社團:聘請音樂教師進行教學,提升學生客語歌唱技巧課程,演
唱客語歌曲。
3.客語口說藝術社團:聘請客語薪傳教師進行教學並指導學生參加各項演說
、朗讀、答嘴鼓活動。
4.客家文化繪畫社團:外聘教師進行教學,成立客家文化繪畫社團,彩繪客
家文化之美。
5.客語布袋戲社團:外聘教師進行客語布袋戲教學,讓學生學習並認識客語
布袋戲文化。
6.客家花燈彩繪競賽:辦理客家花燈彩繪競賽,藉由彩繪燈籠藝術活動學習
客家文化之美。
7.客語藝文競賽:辦理朗讀、演說、歌謠、繪畫等競賽,藉由觀摩學習,提
升學生客語能力。
8.客家花布天穿日海報製作競賽:辦理客家花布天穿日海報製作競賽,並展
示成果。
9.客語話家常影片製作競賽:錄製學生在家庭中以客語溝通的影片,推動學
童在家中說客語、用客語的學習。
10.話說感恩教師影片製作競賽:配合教師節活動,學生以客語說出感謝教師
的話並錄製影片。
11.客語日視聽教學:訂定每週四為客語日,打掃時間播放客語歌謠音樂。
(二)情境佈置與教師進修:
1.客語學習情境佈置:學習角佈置客家意象,搭配客家意象圖案布置。
2.充實客語生活學校網站:充實客語網頁,資源共享,建立E化學習,提高
學習效率。
3.教師客語增能社群研習:介紹客家文化與語言,增進教師對客家傳統習俗
文化及語言的了解。
4.教師客家產業文化研習:介紹客家地區文化與產業,增進教師對客家產業
及文化的了解。
(三)家長參與社區活動:
1.客語親子闖關活動:辦理客語親子闖關活動,家長、孩子一同進行客語
闖關,由客家文化促進協會志工協助活動進行,內容包括客家語言、文
化等。
2.表演藝術教學成果展:配合客家節日、客家促進協會或社區發展協會辦
理之各項活動表演歌謠。
雲林縣崙背鄉崙背國民小學推動客語生活學校補助作業申請
壹、 依據:中華民國107年3月2日客會文字第1070003193號令修正「客家委員會
推動客語生活學校補助作業要點」
貳、計畫目的:
一、營造生活化的客語學習環境,增加多樣化學習管道,提升學生對客語學習之
興趣,進而建立認同感及使用客語之能力。
二、建立聽、說客語的信心與能力,體認客家語言、文化之美。
三、培養欣賞與接納多元文化的能力,將客家語言、文化融入生活中。
四、配合教育部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之教育精神,塑造學生本土情懷及
培養其民主素養。
參、計畫執行期程:111年8月1日 至 112年7月31日止。
肆、班級數:24 班 學生人數:605人
伍、計畫內容:
(一)辦理生活客語多元學習活動:
1.客語歌謠社團:外聘客語教師與校內客語教師進行教學,成立客語歌謠社
團,學生從唱遊中學習客語,將客語融入生活中。
2.生活客語社團:聘請客語薪傳教師進行教學,提供學生延續學習客語課程
,使客語學習得以延續,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客語。
3.客語口說藝術社團:聘請客語薪傳教師進行教學並指導學生參加各項演說
、朗讀、答嘴鼓活動。
4.客家舞蹈社團:外聘教師進行教學,成立客家舞蹈社團,跳出客家舞蹈之
美。
5.客語布袋戲營隊:外聘教師進行客語布袋戲教學,讓學生學習並認識客語
布袋戲文化。
6.客家花燈藝術營隊:外聘專家學者進行客家花燈藝術製作、學習客家藝術
文化創作。
7.客語藝文競賽:辦理朗讀、演說、歌謠、繪畫等競賽,藉由觀摩學習,提
升學生客語能力。
8.客家花布俗諺海報製作競賽:辦理客家花布俗諺海報製作競賽,並展示成
果。
9.客語話家常影片製作競賽:錄製學生在家庭中以客語溝通的影片,推動學
童在家中說客語、用客語的學習。
10.話說感恩教師影片製作競賽:配合教師節活動,學生以客語說出感謝教
師的話並錄製影片。
11.客語日視聽教學:訂定每週四為客語日,打掃時間播放客語歌謠音樂。
(二)情境佈置與教師進修:
1.客語學習情境佈置:學習角佈置客家意象,搭配客家意象圖案布置。
2.充實客語生活學校網站:充實客語網頁,資源共享,建立E化學習,提高
學習效率。
3.教師傳統客家醃漬料理研習:醃漬文化是客家人儲存與加工食物的方式,
客家人以曬乾與醃漬方式長期保存食物,以多油重鹹為菜餚的特色,搭配
醃漬菜類當作食材入菜,這與其早期居住環境、工作方式有關,從傳統客
家醃漬料理可以認識、了解傳統的客家文化。
(三)家長參與社區活動:
1.客語親子闖關活動:辦理客語闖關活動,由客家文化促進協會志工協助
活動進行,內容包括客家語言、文化等。
2.表演藝術教學成果展:配合客家節日、客家促進協會或社區發展協會辦
理之各項活動表演歌謠。
3.家長傳統客家醃漬料理工作坊:客家醃漬文化是先民智慧的表現,傳統
客家醃漬料理代表著客家文化的內涵,從活動中讓社區家長一同來認識
客家文化,並了解、認同客家族群與文化。
柒、預期效益:
(一)以客語做為日常對話之語言並能以歌謠方式表演。
(二)透過生活化、公共化、教學化及多元化的活動設計,營造以客語為校園
生活普遍使用語言的學習環境。
捌、本計畫經校長核准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玖、本計劃經核定經費執行後,若有結餘款,將全數繳回。
雲林縣崙背鄉崙背國民小學推動客語生活學校補助作業申請
壹、 依據:中華民國107年3月2日客會文字第1070003193號令修正「客家委員會推
動客語生活學校補助作業要點」
貳、計畫目的:
一、營造生活化的客語學習環境,增加多樣化學習管道,提昇客家學生對母語
學習之興趣,進而建立認同感及使用客語之能力。
二、建立聽、說客語的信心與能力,體認客家語言、文化之美。
三、培養欣賞與接納多元文化的能力,將客家語言、文化融入生活中。
四、配合教育部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之教育精神,塑造學生本土情懷
及培養其民主素養。
參、計畫執行期程:108年8月1日 至 109年7月31日止。
肆、班級數:26 班 學生人數:641人
伍、計畫內容:
一、現況分析
1.地理位置與文化:
本校位於崙背鄉的中心,學校鄰近的村落有幾個村莊是詔安客語集中的地區
。學區附近的學童仍以閩南人居多,以致客語較少被使用,影響客語的傳承。
2.學校規模:
本校國小部計有26班,含特教班1班,學生641人。教職員工總計55人,
行政分為教務處、學務處、輔導室、總務處、人事室、會計室。教室64間,
含普通教室、專科教室、行政教室等。
3.校園客語教學:
本校鄉土語言教學規劃每週一節,一~三年級實施詔安客語教學,四至六年級實施
閩南語教學。
4.日常使用現況:
本校學生約三成是客裔子弟,有些能聽懂日常簡單的客語對話,會說客語的學生較
少,家長及兒童大多不夠精熟,日常用語多被同化,以國語或閩南語為較常用之日
常溝通的語言。
5.學生能力:
j100學年度參加全國客語生活學校成果觀摩賽中區初賽榮獲戲劇類優等與歌謠類
甲等,參加全縣語文競賽客語演說比賽榮獲第三名,客語朗讀比賽榮獲第四名、第
六名。101學年度參加雲林縣語文競賽榮獲客語演說第一、二、三名,客語朗讀榮
獲第六名,客語字音字形榮獲第四名,教師組客語字音字形榮獲第一名。101年度
參加全國客語生活學校成果觀摩賽中區初賽榮獲客語歌唱表演類與戲劇類甲等。
102學年度參加雲林縣語文競賽榮獲客語演說第二、三名,客語朗讀榮獲第一、三、
四名,客語字音字形榮獲第三名,教師組客語字音字形榮獲第一名。102年度參加
全國中小學客家藝文 競賽中區初賽榮獲戲劇類優等及客語歌唱表演類與口說藝術
類甲等。103年度參加雲林縣語文競賽榮獲客語演說第一、三、三名,客語朗讀榮
獲第二、三名, 103年度參加全國中小學客家藝文競賽中區初賽榮獲戲劇類優等、
客語歌唱表演類與口說藝術類優等。104年度參加雲林縣語文競賽榮獲客語演說第
二、三、三名,客語朗讀榮獲第三、三名,104年度參加全國中小學客家藝文競賽
中區初賽榮獲戲劇類甲等、客語歌唱表演類優等。105年度參加雲林縣語文競賽榮
獲客語演說第二、三名,客語朗讀榮獲第二名、成績優異獎,105年度參加全國中
小學客家藝文競賽中區初賽榮獲戲劇類甲等、客語歌唱表演類優等。106年度參加
雲林縣語文競賽榮獲客語演說第一、二、三名,客語朗讀榮獲第二名、成績優異獎
(有二位),106年度參加全國中小學客家藝文競賽中區初賽榮獲戲劇類甲等、客
語歌唱表演類優等。107年度參加雲林縣語文競賽榮獲客語演說第一、二名,客語
朗讀榮獲第一、二、五名,107年度參加全國中小學客家藝文競賽中區初賽榮獲歌
客語唱表演類優等。
k 向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申請辦理99~107年度客語能力認證研習班,輔導學生參加
客語能力認證,計有42人通過客語初級認證,1人通過客語中高級認證。
6.資源條件:
(1)社區:
學生都居住於詔安客的村落及附近,部分來自詔安客家庭。而本鄉有詔安客家文
化館,會辦理客家文化活動。
(2)師資:
j校內約一成老師會聽或說詔安客語,利於營造生活化的學習環境。
k外聘一名客語教學支援人員,擔任客家語言及文化教學。
l本鄉廖昭堂布袋戲可提供支援與協助。
(3)教學設備
j校園網路E化:各班級教室皆配有電腦,且可連線上網。
k視聽設備:視聽教室計有單槍投影機一臺,班級教室皆有電腦 、單槍投影機。
l全校廣播系統:可播放客語音樂、會話等進行客語教學。
二、組織架構:
(一)成立「客語生活學校」推行委員會
(二)運作方式:計畫執行期間定期召開會議檢視執行情形。
三、實施方式:
(一)辦理生活客語多元學習活動:
1.客語歌謠社團:外聘客語教師進行教學,成立客語歌謠團,學生從唱遊中學習
客語,將客語融入生活中。
2.客語戲劇社團:聘請客語教師進行教學,成立客語戲劇社團,學生從戲劇中學習
客語,將客語融入生活中。
3.生活客語社團:聘請客語教師進行教學,提供學生延續學習客語課程,使客語
學習得以繼續,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客語。
4.客家花布藝術社團:聘請教師進行教學並指導花布藝術產品製作,使學生能體
驗客家文化之美。
5.客語口說藝術社團:聘請客語薪傳教師進行教學並指導學生參加各項演說、朗
讀、答嘴鼓活動。
6.客語護照:實施客語護照認證,評鑑學習成效。
7.客語藝文競賽:辦理朗讀、演說、歌謠、繪畫等競賽,藉由觀摩學習,提升學
生客語能力。
8.客家花布小書製作競賽:辦理客家花布小書製作競賽,並展示成果。
9.哈客網路學院客語學習:配合客語課程教學,運用哈客網路學院線上學習資源
增進客語學習成效。
10.客語日視聽教學:訂定每週四為客語日,打掃時間播放客語歌謠音樂。
11.客語藝術饗宴教學成果發表會:學生發表客語演說、朗讀、歌謠、答嘴鼓等動
態活動,與安排客家花布小書製作展覽之靜態活動。
(二)情境佈置與教師進修:
1.客語學習情境佈置:學習角佈置配合客語俗諺與教學內容。
2.充實客語生活學校網站:充實客語網頁,資源共享,建立E化學習,提高學習
效率。
3.辦理教師花布巧巧鏡台創作研習:利用週三下午辦理花布巧巧鏡台創作產
出型研習,使教師認識並體驗客家藝術文化之美。
(三)家長參與社區活動:
1.客語親子闖關活動:利用星期四下午辦理客語闖關活動,內容包括客家語言、
文化等。
2.志工家長花布巧巧鏡台創作工作坊:利用星期五下午外聘講師辦理花布柿子包
創作工作坊,使志工家長認識並體驗客家藝術文化之美。
3.表演藝術教學成果展:配合客家節日或社區發展協會辦理之各項活動表演歌謠。
(四)辦理課後客語學習班:利用星期三下午辦理課後客語學習班,內容以詔安腔之
客語說故事、客家歌謠教唱、答嘴鼓等教學活動。
四、計畫願景:
(一)以客語做為日常對話之語言並能以歌謠方式表演。
(二)透過生活化、公共化、教學化及多元化的活動設計,營造以客語為校園生活普遍
使用語言的學習環境。
陸、經費概算
業務費得視實際支用情形,相互勻支。
柒、評量指標
一、行政運作:
1.學校「客語生活學校」小組成員具代表性,且能積極規劃客語教學活動。
2.提供客語圖書、客語語音等教材供師生使用。
二、活動規劃:
1.積極規劃生活化、趣味化、活潑化之客語相關活動,並能促進族群間之互相尊重
及學習。
2.落實「客語日」教學之情況。
3.客語相關活動時間安排適當,有利學生學習客語。
4.學校能充分運用社區資源擴展學生學習經驗。
三、情境營造:
1.客語情境布置有利學生學習與活動。
2.打掃時間播放客語歌謠音樂供師生聆賞。
3.辦理社團活動教導學生客語,或客家文化。
捌、本計畫經校長核准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玖、本計劃經核定經費執行後,若有結餘款,將全數繳回。
承辦人: 教務主任: 校長:
會計主任:
雲林縣崙背鄉崙背國民小學推動客語生活學校補助作業申請
壹、 依據:中華民國107年3月2日客會文字第1070003193號令修正「客家委員會推
動客語生活學校補助作業要點」
貳、計畫目的:
一、營造生活化的客語學習環境,增加多樣化學習管道,提昇客家學生對母語
學習之興趣,進而建立認同感及使用客語之能力。
二、建立聽、說客語的信心與能力,體認客家語言、文化之美。
三、培養欣賞與接納多元文化的能力,將客家語言、文化融入生活中。
四、配合教育部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之教育精神,塑造學生本土情懷
及培養其民主素養。
參、實施期程:107年2月1日 至 108年7月31日止。
肆、班級數:27 班 學生人數:650人
伍、計畫內容:
一、現況分析
1.地理位置與文化:
本校位於崙背鄉的中心,學校鄰近的村落有幾個村莊是詔安客語集中的地區
。學區附近的學童仍以閩南人居多,以致客語較少被使用,影響客語的傳承。
2.學校規模:
本校國小部計有27班,含特教班1班,學生650人。教職員工總計55人,
行政分為教務處、學務處、輔導室、總務處、人事室、會計室。教室64間,
含普通教室、專科教室、行政教室等。
3.校園客語教學:
本校鄉土語言教學規劃每週一節,一~三年級實施詔安客語教學,四至六年級實施
閩南語教學。
4.日常使用現況:
本校學生約三成是客裔子弟,有些能聽懂日常簡單的客語對話,會說客語的學生較
少,家長及兒童大多不夠精熟,日常用語多被同化,以國語或閩南語為較常用之日
常溝通的語言。
5.學生能力:
j100學年度參加全國客語生活學校成果觀摩賽中區初賽榮獲戲劇類優等與歌謠類
甲等,參加全縣語文競賽客語演說比賽榮獲第三名,客語朗讀比賽榮獲第四名、第
六名。101學年度參加雲林縣語文競賽榮獲客語演說第一、二、三名,客語朗讀榮
獲第六名,客語字音字形榮獲第四名,教師組客語字音字形榮獲第一名。101年度
參加全國客語生活學校成果觀摩賽中區初賽榮獲客語歌唱表演類與戲劇類甲等。
102學年度參加雲林縣語文競賽榮獲客語演說第二、三名,客語朗讀榮獲第一、三、
四名,客語字音字形榮獲第三名,教師組客語字音字形榮獲第一名。102年度參加
全國中小學客家藝文 競賽中區初賽榮獲戲劇類優等及客語歌唱表演類與口說藝術
類甲等。103年度參加雲林縣語文競賽榮獲客語演說第一、三、三名,客語朗讀榮
獲第二、三名, 103年度參加全國中小學客家藝文競賽中區初賽榮獲戲劇類優等、
客語歌唱表演類與口說藝術類優等。104年度參加雲林縣語文競賽榮獲客語演說第
二、三、三名,客語朗讀榮獲第三、三名,104年度參加全國中小學客家藝文競賽
中區初賽榮獲戲劇類甲等、客語歌唱表演類優等。105年度參加雲林縣語文競賽榮
獲客語演說第二、三名,客語朗讀榮獲第二名、成績優異獎,105年度參加全國中
小學客家藝文競賽中區初賽榮獲戲劇類甲等、客語歌唱表演類優等。106年度參加
雲林縣語文競賽榮獲客語演說第一、二、三名,客語朗讀榮獲第二名、成績優異獎
(有二位),106年度參加全國中小學客家藝文競賽中區初賽榮獲戲劇類甲等、客
語歌唱表演類優等。
k 向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申請辦理99~106年度客語能力認證研習班,輔導學生參加
客語能力認證,計有37人通過客語初級認證,1人通過客語中高級認證。
6.資源條件:
(1)社區:
學生都居住於詔安客的村落及附近,部分來自詔安客家庭。而本鄉有詔安客家文
化館,會辦理客家文化活動。
(2)師資:
j校內約一成老師會聽或說詔安客語,利於營造生活化的學習環境。
k外聘一名客語教學支援人員,擔任客家語言及文化教學。
l本鄉廖昭堂布袋戲可提供支援與協助。
(3)教學設備
j校園網路E化:各班級教室皆配有電腦,且可連線上網。
k視聽設備:視聽教室計有單槍投影機一臺,班級教室皆有電腦 、單槍投影機。
l全校廣播系統:可播放客語音樂、會話等進行客語教學。
二、組織架構:
(一)成立「客語生活學校」推行委員會
(二)運作方式:計畫執行期間定期召開會議檢視執行情形。
三、實施方式:
(一)辦理生活客語多元學習活動:
1.客語歌謠社團:外聘客語教師進行教學,成立客語歌謠團,學生從唱遊中學習
客語,將客語融入生活中。
2.客語戲劇社團:聘請客語教師進行教學,成立客語戲劇社團,學生從戲劇中學習
客語,將客語融入生活中。
3.生活客語社團:聘請客語教師進行教學,提供學生延續學習客語課程,使客語
學習得以繼續,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客語。
4.客家花布藝術社:聘請教師進行教學並指導花布藝術產品製作,使學生能體驗
客家文化之美。
5.客語演說朗讀社團:聘請客語薪傳教師進行教學並指導學生參加各項演說、朗
讀活動。
6.客語護照:實施客語護照認證,評鑑學習成效。
7.客語藝文競賽:辦理朗讀、演說、歌謠、繪畫等競賽,藉由觀摩學習,提升學
生客語能力。
8.客家小書製作競賽:辦理客家小書製作競賽,並展示成果。
9.哈客網路學院客語學習:配合客語課程教學,運用哈客網路學院線上學習資源
增進客語學習成效。
10.客語日視聽教學:訂定每週四為客語日,打掃時間播放客語歌謠音樂。
11.客語藝術饗宴教學成果發表會:學生發表客語演說、朗讀、歌謠等動態活動,
與安排客家小書製作展覽之靜態活動。
(二)情境佈置與教師進修:
1.客語學習情境佈置:學習角佈置配合客語俗諺與教學內容。
2.充實客語生活學校網站:充實客語網頁,資源共享,建立E化學習,提高學習
效率。
3.辦理教師「花布柿子包創作」研習:利用週三下午辦理花布柿子包創作產出型
研習,使教師認識並體驗客家藝術文化之美。
(三)家長參與社區活動:
1.客語親子闖關活動:利用星期四下午辦理客語闖關活動,內容包括客家語言、
文化等。
2.志工家長花布柿子包創作工作坊:利用星期五下午外聘講師辦理花布柿子包創作
工作坊,使志工家長認識並體驗客家藝術文化之美。
3.表演藝術教學成果展:配合客家節日或社區發展協會辦理之各項活動表演歌謠。
(四)辦理課後客語學習班:利用星期三下午辦理課後客語學習班,內容以詔安腔之
客語說故事、客家歌謠教唱、打嘴鼓等教學活動。
四、計畫願景:
(一)以客語做為日常對話之語言並能以歌謠方式表演。
(二)透過生活化、公共化、教學化及多元化的活動設計,營造以客語為校園生活普遍
使用語言的學習環境。
陸、經費概算
柒、評量指標
一、行政運作:
1.學校「客語生活學校」小組成員具代表性,且能積極規劃客語教學活動。
2.提供客語圖書、客語語音等教材供師生使用。
二、活動規劃:
1.積極規劃生活化、趣味化、活潑化之客語相關活動,並能促進族群間之互相尊重
及學習。
2.落實「客語日」教學之情況。
3.客語相關活動時間安排適當,有利學生學習客語。
4.學校能充分運用社區資源擴展學生學習經驗。
三、情境營造:
1.客語情境布置有利學生學習與活動。
2.打掃時間播放客語歌謠音樂供師生聆賞。
3.辦理社團活動教導學生客語,或客家文化。
捌、本計畫經校長核准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玖、本計劃經核定經費執行後,若有結餘款,將全數繳回。
雲林縣崙背鄉崙背國民小學推動客語生活學校實施計畫
壹、依據:中華民國105年10月4日客會文字第1050014598號函辦理。
貳、計畫目的:
一、落實九年一貫課程鄉土教育紮根於國民小學。
二、營造生活化的客語學習環境,增加多樣化學習管道,提昇客家學生對母語
學習之興趣,進而建立認同感及使用客語之能力。
三、以學校為推動基石,結合社區暨學校之各項資源,透過豐富多元的學習
計劃及活動,使客語文化得以傳承,進而鼓勵民眾終身學習。
參、計畫執行期程:106年1月1日 至 106年11月30日止。
肆、班級數:29 班 學生人數:686人
伍、計畫內容:
(一)一般客語生活學校計畫
1.辦理生活客語多元學習活動:
(1)客語歌謠社團(低年級):外聘客語教師進行教學,成立客語歌謠
團,學生從唱遊學習客語,將客語融入生活中。
(2)辦理詔安客語戲劇社團(中年級):外聘客語教師進行教學,成立詔安
客語戲劇社團,學生從遊戲、戲劇中學習客語,將客語融入生活中。
(3)詔安客語社:外聘客語教師進行教學,提供學生延續學習客語課程,
使客語學習得以繼續。
(4)客家花布藝術社:外聘客語薪傳教師進行教學並指導花布藝術產品製
作,使學生能體驗客家文化之美。
(5)客語演說朗讀社團:外聘客語薪傳教師進行教學並指導學生參加各項演
說、朗讀活動。
(6)客語護照:實施客語護照認證,評鑑學習成效。
(7)客語藝文競賽:辦理朗讀、演說、歌謠、繪畫等競賽,藉由觀摩學習,
提升學生客語能力。
(8)客語俗諺海報製作競賽:辦理客語俗諺海報製作競賽,並展示成果。
(9)哈客網路學院客語學習:配合客語課程教學,運用哈客網路學院線上
學習資源增進客語學習成效。
(10)客語日視聽教學:每週四晨間播放客語俗諺、歌謠教學。
(11)客語藝術饗宴教學成果發表會:學生發表客語演說、朗讀、歌謠
、口說藝術歌謠等動態活動,與安排客語俗諺海報製作展覽之靜態活動。
2.情境佈置與教師進修:
(1)客語學習情境佈置:學習角佈置配合客語俗諺與教學內容。
(2)充實客語生活學校網站:充實客語網頁,資源共享,建立E化學習,提
高學習效率。
(3)客語圖書教育:提供學生學習資源及圖書館利用教育。
(4)辦理教師「客家花布書套創作」研習:利用週三下午辦理客家花布書套
創作產出型研習,使教師認識並體驗客家藝術文化之美。
3.家長參與社區活動:
(1)客語親子闖關活動:利用星期四下午辦理客語闖關活動,內容包括客家
藝術、語言、文化等。
(2)志工家長客家花布書套工作坊:利用星期五下午外聘講師辦理客家花布
收納包工作坊製作產出型工作坊,使志工家長認識並體驗客家藝術文化
之美。
(3)表演藝術教學成果展:配合詔安文化節及社區發展協會辦理之各項活動
表演歌謠、戲劇。
陸、經費概算
柒、評量指標
一、行政運作:
1.學校「客語生活學校」小組成員具代表性,且能積極規劃客語教學活動。
2.提供客語圖書、客語語音等教材供師生使用。
二、活動規劃:
1.積極規劃生活化、趣味化、活潑化之客語相關活動,並能促進族群間之互相
尊重及學習。
2.落實「客語日」教學之情況。
3.客語相關活動時間安排適當,有利學生學習客語。
4.學校能充分運用社區資源擴展學生學習經驗。
三、情境營造:
1.客語情境布置有利學生學習與活動。
2.晨間時間播放客家之常用語、童謠及歌曲等供師生聆賞。
3.利用社團活動教導學生客語,或客家文化。
四、創新措施:
1.學校因應各地特性,發展在地創新之教學活動。
捌、預期效益:
一、以客語做為日常對話之語言並能以歌謠方式表演。
二、建立師生運用客家語的能力與自信,增進師生對鄉土文化的認同,進而化為愛家鄉、愛社區的實際行動。
三、透過生活化、公共化、教學化及多元化的活動設計,營造以客語為校園生活普遍使用語言的學習環境。
玖、本計畫經校長核准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雲林縣崙背鄉崙背國民小學推動客語生活學校實施計畫
壹、依據:中華民國104年9月18日客會文字第1040014509號函辦理。
貳、計畫目的:
一、落實九年一貫課程鄉土教育紮根於國民小學。
二、營造生活化的客語學習環境,增加多樣化學習管道,提昇客家學生對母語學習之興趣,進而建立認同感及使用客語之能力。
三、以學校為推動基石,結合社區暨學校之各項資源,透過豐富多元的學習計劃及活動,使客語文化得以傳承,進而鼓勵民眾終身學習。
參、計畫執行期程:105年1月1日 至 105年11月30日止。
肆、班級數:29 班 學生人數:710人
伍、計畫內容:
一、現況分析
1.地理位置與文化:
本校位於崙背鄉的中心,學校鄰近的村落有幾個村莊是詔安客語集中的地區。學區附近的學童仍以閩南語居多,以致客語
較少被使用,影響客語的傳承。
2.學校規模:
本校國小部計有29班,含特教班1班,學生710人。教職員工總計55人,行政分為教務處、學務處、輔導室、總務處、人事
室、會計室。教室64間,含普通教室、專科教室、行政教室等。
3.課程實施:
本校鄉土語言教學規劃一、二年級實施詔安客語教學,三至六年級實施閩南語教學。並於彈性學習時數成立詔安客語社
團,提供學生更多的機會學習客語。
4.學生能力:
本校學生約三成是客裔子弟,有些能聽懂日常簡單的客語對話。而學生在語言學習能力強,記憶力好。100學年度參加全國
客語生活學校成果觀摩賽中區初賽榮獲戲劇類優等與歌謠類甲等,參加全縣語文競賽客語演說比賽榮獲第三名,客語朗讀
比賽榮獲第四名、第六名。101學年度參加雲林縣語文競賽榮獲客語演說第一、二、三名,客語朗讀榮獲第六名,客語字
音字形榮獲第四名,教師組客語字音字形榮獲第一名。101年度參加全國客語生活學校成果觀摩賽中區初賽榮獲客語歌唱表
演類與戲劇類甲等。102學年度參加雲林縣語文競賽榮獲客語演說第二、三名,客語朗讀榮獲第一、三、四名,客語字音字
形榮獲第三名,教師組客語字音字形榮獲一名。102年度參加全國中小學客家藝文競賽中區初賽榮獲戲劇類優等客語歌唱表
演類與口說藝術類甲等。103年度參加雲林縣語文競賽榮獲客語演說第一、三、三名,客語朗讀榮獲第二、三名,103年度
參加全國中小學客家藝文競賽中區初賽榮獲戲劇類優等、客語歌唱表演類與口說藝術類優等。104年度參加雲林縣語文競賽
榮獲客語演說第二、三、三名,客語朗讀榮獲第三、三名,104年度參加全國中小學客家藝文競賽中區初賽榮獲戲劇類甲
等、客語歌唱表演類優等。向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申請辦理99、100、101、102、103、104年度客語能力認證研習班,輔導學
生參加客語能力認證,99年度共15人參加認證,有8人通過客語能力認證,100年度有3人通過認證,101年度計有15人參加
客語認證,有11人通過認證,其中有一人為通過中級認證。103年度有3人通過客語認證,104年度計有17 人參加客語認
證,每年都有學生參與客語認證活動。
二、資源條件:
1.社區:
學生都居住於詔安客的村落及附近,部分來自詔安客家庭。而本鄉社區文史團體如貓兒干文史協會投入詔安客家研究,協
助辦理客家文化活動。
2.師資:
(1)校內約一成老師會聽與說詔安客語,利於營造生活化的學習環境。
(2)外聘一名客語教學支援人員,擔任客家語言及文化教學。
(3)本鄉廖昭堂布袋戲可提供支援與協助。
3.教學設備
(1)校園網路E化:各班級教室皆配有電腦,且可連線上網。
(2)視聽設備:視聽教室計有單槍投影機一臺,班級教室皆有電腦 、單槍投影機、CD音響與電視機,各年級皆有一
臺 DVD放影機
(3)教材:有自編詔安客語教材「語動詔安」、客語學習護照與客語學習單。
(4)全校廣播系統:可播放客語音樂、會話等進行客語教學。
(5)鄉土語言網頁:介紹鄉土語言之實施情形與教學內容,可提供網路學習。
4.其他
(1)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提供舉辦客語認證活動與各項網路線上遊戲競賽,提昇學習客語的興趣與動力。
(2)雲林縣客家文化促進協會對詔安客語的關心與提供協助,舉辦客語活動。
(3)崙背鄉公所重視客家文化,舉辦詔安客文化節,提供觀摩與表演學習的機會。
(4)鄰近居民詔安客的耆老對於傳承詔安客語非常支持,也樂於加入此傳承工作。
三、組織架構:成立「客語生活學校」推行委員會
(一)主任委員:校長李政勳*綜覽「客語生活學校」活動策劃。
(二) 行政資料組:教務主任吳月娟。
1.計畫擬定、對外公務聯繫。
2.流程控制。
3.造報活動成果。
4.其他交辦事項。
(三)總務接待組:總務主任廖家慶。
1.經費請領、憑證核銷。
2.採購應用物品。
3.場地器材供應。
4.其他交辦事項。
(四)課程研發組:教學組長鍾青桑、李玫瑤老師、李秀娟老師、倪嘉徽老師、方大維老師。
1.發展客家母語推動之各項課程。
2.建置客語教學網站。
3.研發客家生活學校實施計畫推動之評量模式及指標。
4.提供教學所需之客語素材。
(五)諮詢顧問組:雲林縣客家文化促進協會理事長廖清祥、家長代表李國平、社區代表李三雄。
1.提拱活動規劃之咨詢服務。
2.提供課程研發組所需之客語資料。
3.支援活動辦理時所需之技術指導。
4.其他相關之咨詢服務。
(六)績效評鑑組評鑑委員:校長李政勳、本校學區村長或社區理事長。
1.評鑑本計劃之實施成效。
四、實施方式:
(一)辦理生活客語多元學習活動:
1.客語歌謠社團(低年級):外聘客語教師進行教學,成立客語歌謠社團,學生從唱遊學習客語,將客語融入生活中。
2.客語歌謠社團(中年級):外聘客語教師進行教學,成立客語歌謠社團,學生從唱遊學習客語,將客語融入生活中。
3.辦理詔安客語戲劇社團(中年級):外聘客語教師進行教學,成立詔安客語戲劇社團,學生從遊戲、戲劇中學習客語,將
客語融入生活中。
4.辦理詔安客語戲劇社團(高年級):外聘客語教師進行教學,成立詔安客語戲劇社團,學生從遊戲、戲劇中學習客語,將
客語融入生活中。
5.詔安客語社(中年級):外聘客語教師進行教學,提供學生延續學習客語課程,使客語學習得以繼續。
6.詔安客語社(高年級):外聘客語教師進行教學,提供學生延續學習客語課程,使客語學習得以繼續。
7.客家花布藝術社:外聘客語薪傳教師進行教學並指導花布藝術產品製作,使學生能體驗客家文化之美。
8.客語護照:實施客語護照認證,評鑑學習成效。
9.客語藝文競賽:辦理朗讀、演說、歌謠、繪畫等競賽,藉由觀摩學習,提升學生客語能力。
10.客家文化繪本製作:辦理客客家文化繪本製作競賽,並展示成果。
11.哈客網路學院客語學習:配合客語課程教學,運用哈客網路學院線上學習資源增進客語學習成效。
12.客語日視聽教學:每週四中午間播放客語俗諺、歌謠教學。
13.客語藝術饗宴教學成果發表會:配合多元文化週活動,學生發表客語演說、朗讀、歌謠、口說藝術歌謠等動態活動,與
安排客家文化繪本製作展覽之靜態活動。
(二)情境佈置與教師進修:
1.客語學習情境佈置:學習角佈置配合客語俗諺與教學內容。
2.充實客語生活學校網站:充實客語網頁,資源共享,建立E化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3.客語圖書教育:提供學生學習資源及圖書館利用教育。
4.辦理教師「客家花布收納包創作」研習:利用週三下午辦理客家花布收納包創作產出型研習,使教師認識並體驗客家藝術
文化之美。
(三)家長參與社區活動:
1.客語親子闖關活動:利用星期四下午辦理客語闖關活動,內容包括客家藝術、語言、文化等。
2.志工家長客家花布收納包工作坊:利用星期五下午外聘講師辦理客家花布收納包工作坊製作產出型工作坊,使志工家長認
識並體驗客家藝術文化之美。
3.表演藝術教學成果展:配合詔安文化節及社區發展協會辦理之各項活動表演歌謠、戲劇。
柒、評量指標
一、行政運作:
1.學校「客語生活學校」小組成員具代表性,且能積極規劃客語教學活動。
2.購置客語圖書、客語語音等教材供師生使用。
二、活動規劃:
1.積極規劃生活化、趣味化、活潑化之客語相關活動,並能促進族群間之互相尊重及學習。
2.落實「客語日」教學之情況。
3.客語相關活動時間安排適當,有利學生學習客語。
4.學校能充分運用社區資源擴展學生學習經驗。
三、情境營造:
1.客語情境布置有利學生學習與活動。
2.午餐時間播放客家之常用語、童謠及歌曲等供師生聆賞。
3.利用社團活動教導學生客語,或客家文化。
四、創新措施:
1.學校因應各地特性,發展在地創新之教學活動。
捌、預期效益:
一、以客語做為日常對話之語言並能以歌謠方式表演。
二、建立師生運用客家語的能力與自信,增進師生對鄉土文化的認同,進而化為愛家鄉、愛社區的實際行動。
三、透過生活化、公共化、教學化及多元化的活動設計,營造以客語為校園生活普遍使用語言的學習環境。
玖、本計畫經校長核准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拾、本計劃經核定經費執行後,若有結餘款,將全數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