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
客家委員會推動113學年度客語生活學校計畫辦理學校自評表
辦理學校
雲林縣崙背鄉崙背國民小學
學校自評項目
符合
﹙是﹚
不符
﹙否﹚
執行情形概述
(※必填,請詳述)
備註
一、計畫是否按照預定目標、進度執行?
是
1.召開客語生活學校推行委員會會議。
2.各項計畫和活動依據本校客語生活學校實施計畫規劃之進度與目標辦理。
二、已有執行成果,與預期效益是否符合?
是
1.辦理客語歌謠、口說藝術 與客語合唱社團,培養學生客語歌唱表演與口語表達能力,提升學習興趣與成效。
2.辦理客家文化繪畫社團,彩繪客家節慶如天穿日、開口獅,學習客家文化之美。
3.辦理客語布袋戲營隊,學習客語及客家布袋戲文化,參加雲林縣偶戲節演出活動增加學生客語學習成果展演經驗。
4.辦理客語藝文競賽、客家天穿日繪畫製作競賽與客家花布天穿日海報製作競賽,展示成果,提升學生客語能力,豐富學生的客語學習面向。
5.辦理客家花燈彩繪競賽,將客家文化彩繪於燈籠上,學習客家花燈文化。
6.辦理客語親子闖關活動,提升客語學習的趣味性,增進家長對客語文化的認同。
7.客語生活學校網頁建立資源共享。
8.播放客語歌謠,營造客語學習情境。
9.辦理教師客語增能研習-客家文化歷史-巡白馬記,聘請黃繼賢先生藉由拍攝巡白馬記影片,介紹1860年「白馬事件」與詔安客家歷史,增進教師對客家傳統生活與文化特色之認識。
二、已有執行成果,與預期效益是否符合?
是
10.辦理教師客語增能社群研習,增進教師對客家文化如節慶、建築特色有更多的了解。
11.中廊、走廊、班級教室佈置客語學習角,營造客語生活化的學習。
12.參加113年中區客家藝文競賽,榮獲中年級組客語歌唱表演類特優、高年級組客語歌唱表演類優等。
13.參加113年全國客家藝文競賽總決賽榮獲中年級組客語歌唱表演類第四名。
14.參加「雲林縣113學年度全縣學生音樂暨師生鄉土歌謠比賽」,鄉土歌謠-台灣客語系類榮獲第一名。
15.參加「113學年度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鄉土歌謠-台灣客語系類榮獲團體組-臺灣客語系類-國小團體組優等。
16.參加雲林縣客家文化進協會元宵節摜雞酒活動,表演客語歌謠「騎鐵馬、四季」,展現客語教學成果。
17.辦理客語話家常影片製作競賽,展現親子於家庭中以客語溝通之成果。
18.辦理客語話說感恩教師影片製作競賽,配合教師節活動,以客語表達感恩教師,推展師生於校園中使用客語。
19.運用科技化於客語教學,結合數位機會中心電腦設備與哈克網路學院客語教材進行客語教學,班級教室中使用電子書搭配相關客語線上資源教學,提升學生學習客語的興趣。
三、是否於校園營造客語內化於生活之使用情境。
是
1.每週四為客語日,打掃及午餐時間播放客語歌謠。
2.客家廊道結合開口獅、客家聚落地圖、客語俗諺彩繪牆等布置,讓校園裡充滿詔安客家濃厚的文化氣息,營造客語學習情境。
3.校園中廊、班級教室、辦公室布置客語學習++園地。
四、是否已建立完整補助案件檔案資料備查?
是
1.各項檔案資料皆已建檔備查,有紙本成果資料與電子檔資料。
2.建置客語生活學校網頁,資源共享。
五、是否以公開發表計畫之方式展示成果?
是
1.客語布袋戲營隊參加雲林縣國際偶節活動,進行客語布袋戲表演活動。
2.參加雲林縣詔安客語才藝競賽,榮獲客語歌謠組第一、二、三名。
3.參加雲林縣客家文化進協會元宵節摜雞酒活動,表演客語歌謠「騎鐵馬、四季」,獲得社區家長肯定。
4.參加「雲林縣113學年度全縣學生音樂暨師生鄉土歌謠比賽」,鄉土歌謠-台灣客語系類榮獲第一名。
5.參加「113學年度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鄉土歌謠-台灣客語系類榮獲團體組-臺灣客語系類-國小團體組優等。
6.參加「1228還我母語日-詔你來嗨翻客語」活動,進行客家歌謠及客家武術表演活動,展現客語教學成果。
六、經費是否按照計畫核定項目核實支用?
是
1.經費分為鐘點費、材料費、客語闖關活動、情境布置、獎勵品、保險費及雜支。
2.經費依核定計畫項目核實支用,辦理各項活動。
七、支出原始憑證是否依照計畫規定辦理?
是
1.支出原始憑證依照計畫經費概算表規定辦理。
八、社區合作或親子於家庭客語溝通計畫執行成果?
是
1.結合社區資源,辦理客語親子闖關活動,家長與學生一同參加客語闖關活動,並由雲林縣客家文化促進協會人員擔任志工,與教師擔任關主,協助活動之進行。
2.家長、教師協助指導學生參與中區客家藝文競賽、全國客家藝文競賽、雲林縣113學年度全縣學生音樂暨師生鄉土歌謠比賽、113學年度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
3.家長、教師協助學生參加114年雲林縣客家文化進協會元宵節摜雞酒活動客語歌謠表演活動。
4.辦理客語話家常影片製作競賽,展現學生與家人以客語作為溝通語言的成果,讓學生除了在學校上客語課之外,回到家裡也能向長輩學習客語,提升社區家長對學習客語的認同感。
5.新生闖關活動設置「客言客語」關卡,讓家長與學生能認識詔安客語,推廣詔安客語學習。
九、師生、同儕以客語溝通具體形式?
是
1.辦理話說感恩教師影片製作競賽,藉由教師節活動,讓學生以客語說出對老師感謝的話。
2.感恩園遊會「語你同樂」書展活動-推展學生閱讀客語圖書並朗讀給老師、同學聆聽,增加學生口說客語的機會。
3.學生之間進行溝通時,鼓勵以客語為溝通語言。
4.學生以客語稱呼客語老師為「先生」,客語老師使用客語與學生交談。
5.教師以客語做為溝通的語言,或會將學到的客語語詞用於對話中,例如:吃飯了
、勞力。
十、師生參與客語能力認證(幼幼客語闖通關)情形?
是
1. 鼓勵學生參加客語初級認證,調查參加人數並報名。
其他事項
一、教學狀況:
(一) 教材:1.□客家委員會「來上客」網站之國、高中數位教材及國小數位教材
2.□客家委員會幼幼客語新數位教材、3.□自編教材4.□市售教材
5.¢其他部編版客家語分級教材。(可複選)
(二) 師資:1.¢外聘支援老師 1 位(¢通過認證 1 位,□未通過認證 位)
2.□現職老師 位(□通過認證 位,□未通過認證 位)
3.□其他 位(請說明: )。
二、學生選習情形:調查時,勾填選習客語人數 307 位,實際選習客語人數 307 位。
三、老師當年度參與客語能力認證情形:報名初級 位,通過初級 位
中級暨中高級 位,通過中級 位,中高級 位
高級認證 位,通過高級認證 位
四、學生當年度參與客語能力認證情形:報名初級 位,通過初級 位
中級暨中高級 位,通過中級 位,中高級 位
高級認證 位,通過高級認證 位
五、教學成果:
1.參加113年度中區客家藝文競賽,榮獲中年級組客語歌唱表演類特優、高年級組客語歌唱表演類
優等。
2.參加113年度全國客家藝文競賽總決賽,榮獲中年級組客語歌唱表演類第四名。
3.參加「雲林縣113學年度全縣學生音樂暨師生鄉土歌謠比賽」,鄉土歌謠-台灣客語系類榮獲第一
名。
4.參加「113學年度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鄉土歌謠-台灣客語系類榮獲團體組-臺灣客語系類-
國小團體組優等。
5.辦理客語藝文競賽客語歌謠、客語演說、客語朗讀比賽,與家長會長盃語文競賽客語情境式
演說、客語朗讀、客語字音字形比賽,增進學習興趣並提升學習成效,選拔出全縣語文競賽
客語情境式演說、朗讀選手,進行培訓,榮獲雲林縣113年度語文競賽學生組客語情境式演說
第二名,客語朗讀第二名,榮獲雲林縣113年度客語讀者劇場第一名。
6.參加全國113年度客語讀者劇場競賽榮獲特優。
7.參加雲林縣2024年詔安客語才藝競賽,參加親子客語搶答組競賽,榮獲客語歌謠組第一、二、
三名與親子客語搶答組第一、二名。
8.辦理客語歌謠社團、客語口說藝術社團、客語布袋戲社團、客語合唱社
團,從學習客家語語言中認識客家藝術文化之美,體驗客家傳統生活與其藝術文化。
9.辦理客家文化繪畫社團,彩繪客家節慶如天穿日、開口獅,學習客家文化之美。
10.營造客語學習情境,班級教室、中廊、走廊布置客語學習角,以客語語詞進行布置,並展示
天穿日繪畫、客語俗諺繪畫,營造客語生活化學習情境。
11.與社區合作,共同推動客語學習,辦理客語親子闖關活動,家長與學生一同參加客語闖關,進
行客語學習活動,增添親子共學客語的興趣,並藉由雲林縣客家文化促進協會協助擔任志工,
與教師一同擔任關主,高年級學生擔任小志工,大、小志工與家長、學校師長們一同攜手合作
,協助闖關活動之進行。
12.運用科技化於客語教學,結合數位機會中心電腦設備與哈克網路學院客語教材進行客語教學,
班級教室中使用電子書搭配相關客語線上資源教學,增加學習興趣與提高學習動機。
13.辦理客家花布天穿日海報製作競賽、客家天穿日繪畫、客語俗諺繪畫,使學生對客家文化有
更多的了解與認識,並展現出對客語學習的興趣,提升客家文化的素養。
14.辦理客家花燈彩繪競賽,將客家文化彩繪於燈籠上,學習客家花燈文化。
15.推展師生以客語作為溝通的語言,辦理「話說感恩教師影片製作競賽」,以客語說出對教師的
感恩,展現運用客語學習成果於校園生活中。
16.推展親子於家庭中以客語為溝通的工具,辦理「客語話家常影片製作競賽」,鼓勵學生在家
庭生活中能以客語作為與家人交談的語言,推動學生在家中說客語、用客語的學習,培養聽、
說客語的能力,推廣客語使用於日常生活中。
17.推展學生閱讀語口說客語,感恩園遊會「語你同樂」書展活動-以客語朗讀給老師、同學聆
聽,增加學生口說客語的機會。
18.兒童節闖關活動設計口說客語關卡-「遇見莓好」、「數位詔安客」,學生須唱出客語歌謠「鏡底
的我」,使用平板掃描qrcode,看影片念出客語語詞,才能過關領到獎品。
19.新生闖關活動設計「客言客語」,認識客家開口獅五官、用客語說出五官名稱,學生須拼出客
家開口獅五官並說出客語,才能通過關卡。
20.參加雲林縣113年國際偶戲節客語布袋戲表演活動,學生從口說客語、布袋戲偶的操作學習,
並將客語與操偶技巧展的結合,以展現客語學習成果。
21.辦理教師客語增能研習-客家文化歷史-巡白馬記,聘請黃繼賢先生藉由拍攝巡白馬記影片,介
紹1860年「白馬事件」與詔安客家歷史,增進教師對客家傳統生活與文化特色之認識。
22.辦理教師客語增能社群研習,增進教師對客家文化如節慶、建築特色有更多的了解。
23.參加114年度雲林縣客家文化進協會元宵節摜雞酒活動,表演客語歌謠「騎鐵馬、四季」,展
現客語教學成果。
24.參加「1228還我母語日-詔你來嗨翻客語」活動,進行客家歌謠及客家武術表演活動,展現客
語教學成果。
25.校園客語情境-客家廊道結合開口獅、客家聚落地圖、客語俗諺彩繪牆等布置,彩繪客家文化-
開口獅校園裝置藝術,讓校園裡充滿詔安客家濃厚的文化氣息,營造客語學習情境。
26.參訪苗栗客家圓樓,認識臺灣客家傳統建築、客家食茶文化與習俗,觀看客家古代服飾、文物
以了解客家人傳統生活,增進對客家人生活方式的了解。
六、建議或需協助事項:
(無)
雲林縣111學年度推動客語生活學校計畫辦理學校自評表
辦理學校
雲林縣崙背鄉崙背國民小學
學校自評項目
符合
﹙是﹚
不符
﹙否﹚
執行情形概述
備註
一、計畫是否按照預定目標、進度執行?
P
1.召開客語生活學校推行委員會會議。
2.各項計畫和活動依據本校客語生活學校實施計畫規劃之進度與目標辦理。
二、已有執行成果,與預期效益是否符合?
P
1.辦理客語歌謠、口說藝術社團,培養學生客語歌唱表演與口語表達能力,提升學習興趣與成效。
2.辦理生活客語、客家舞蹈社團,能延續學習客語,學習客家文化之美。
3.辦理客家花燈藝術營隊,將客家文化元素運用於花燈製作,創作富有客家藝術的花燈。
4.辦理客語布袋戲營隊,學習客語及客家布袋戲文化,參加雲林縣偶戲節演出活動。
5.辦理客語藝文競賽、全國客家日繪畫製作競賽與客家花布書籤製作競賽,展示成果,提升學生客語能力,豐富學生的客語學習面向。
6.辦理客語親子闖關活動,增進家長對客語文化的認同。
7.申請辦理客語認證研習班,共計41位學生與家長參加客語初級認證,五位學生與二位家長通過初級認證。
8.校園裝置藝術以客家三寶-客家布袋戲、開口獅、武術,進行客家意象圖案布置。
9.客語生活學校網頁建立資源共享。
10.播放客語歌謠、生活會話,營造客語學習情境。
11.辦理教師客家粄粽研習、客家菜美食研習,與家長客家菜美食工作坊,從客家傳統飲食文化中認識客家傳統生活情形。
12.參加110年崙背鄉詔安客家歌謠日客語歌謠表演,展現客語教學成果。
13.中廊、班級佈置客語學習角,營造客語生活化的學習。已執行之成果與預期效益相符合,顯示客語推展之具體成效。
三、是否於校園營造客語內化於生活之使用情境?
P
1.每週四為客語日,打掃播放客語俗諺、客語歌謠教學。
2.校園中廊、班級教室、辦公室布置客語學習園地。
四、是否已建立完整補助案件檔案資料備查?
P
1.各項檔案資料皆已建檔備查,有紙本成果資料與電子檔資料。
2.建置客語生活學校網頁,資源共享。
六、是否以公開發表計畫之方式展示成果?
P
1.客語布袋戲營隊參加雲林縣國際偶節活動,進行客語布袋戲表演活動。
2.參加雲林縣詔安客語才藝競賽,榮獲客語歌謠組第一、二、三名。
3.參加110年崙背鄉詔安客家歌謠日客語歌謠表演。
七、經費是否按照計畫核定項目核實支用?
P
1.經費分為鐘點費、材料費、客語闖關活動、情境布置、獎勵品、保險費及雜支。
2.經費依核定計畫項目核實支用,辦理各項活動。
八、支出原始憑證是否依照計畫規定辦理?
P
1.支出原始憑證依照計畫經費概算表規定辦理。
九、縣(市)政府、師生、家長及社區人士是否參與本計畫?
P
1.結合社區資源,辦理客語親子闖關活動,家長與學生一同參加客語闖關活動,並由雲林縣客家文化促進協會人員擔任志工,與教師擔任關主,協助活動之進行。
2.教師、家長協助指導學生參與客語藝文競賽,及語文競賽客語情境式演說
、朗讀、客語字音字形組競賽。
3.教師、家長協助學生參加110年崙背鄉詔安客家歌謠日客語歌謠表演活動。
4.教師參與客家粄粽製作研習與客家菜美食研習,認識客家傳統生活與文化。
5.家長參與客家菜美食工作坊,體驗客家文化並認同客語學習之推廣。
其他事項
一、教學狀況:
(一)教材:1.□客家委員會國小數位教材 2.□客家委員會幼幼客語新數位教材
3. □自編教材 4.□市售教材 5. R其他部編版客家語教材。(可複選)
(二)師資:1.R外聘支援老師 位(R通過認證 1 位,□未通過認證 位)
2.□現職老師 位(□通過認證 位,□未通過認證 位)
3.□其他 位(請說明: )。
二、學生選習情形:調查時,勾填選習客語人數 289 位,實際選習客語人數 289 位。
三、教學成果:
1.辦理客語藝文競賽客語歌謠、客語演說、客語朗讀比賽,與家長會長盃語文競賽客語情境式
演說、客語朗讀、客語字音字形比賽,增進學習興趣並提升學習成效,選拔出全縣語文競賽
客語情境式演說、朗讀、字音字形選手,進行培訓,榮獲雲林縣110年度語文競賽學生組客
語情境式演說第二名,客語朗讀第一、四、六名,榮獲全國語文競賽客語朗讀特優。
2.參加雲林縣2021年詔安客語才藝競賽,榮獲客語歌謠組第一、二、三名。
3.辦理生活客語社團,提供學生升上四年級後能繼續學習客語的機會,持續培養學生的客語能
力。
4.辦理客語布袋戲營隊、客家花燈藝術營隊、客家舞蹈社團,從學習客家語語言中認識客家藝
術文化之美,體驗客家傳統生活與其藝術文化。
5.營造客語學習情境,班級教室、中廊布置客語學習角,以客語俗諺、語詞進行布置,並展示
天穿日繪畫、客語俗諺繪畫,營造客語生活化學習情境。
6.客家意象圖案情境布置,以客家三寶-客家布袋戲、開口獅、武術為主題進行校園裝置藝術
布置,並以客家開口獅及桐花為教室班級牌、日課表設計圖案,布置客家文化情境。
7.辦理教師客家粄粽製作研習及客家菜美食研習,認識客家米食文化,了解傳統客家生活與文
化,以推展客家文化。
8.辦理家長客家菜美食工作坊,讓家長能了解客家菜的特色,並認識客家傳統文化,進而成為
推動學生學習客語的助力。
9.辦理客語親子闖關活動,家長與學生一同參加客語闖關,推展客語學習活動,增添親子共
學客語的興趣,並藉由雲林縣客家文化促進協會協助擔任志工,與教師一同擔任關主,協
助闖關活動之進行。
10.結合數位機會中心電腦設備,進行客語教學活動,增加學習興趣與提高學習動機。
11.辦理全國客家日繪畫、客語俗諺繪畫與客家花布書籤製作競賽,使學生對客家文化有更多
的了解與認識,並展現出對客語學習的興趣,提升客家文化的素養。
12.向客家委員會申請辦理客語認證研習班,本校報名參加客語認證有四十一位,有五位學生
與二位家長通過客語認證。
13.參加雲林縣110年國際偶戲節客語布袋戲表演活動,學生從口說客語、布袋戲偶的操作學
習,到將客語與操偶技巧展的結合,以展現客語學習成果。
14.參加110年崙背鄉詔安客家歌謠日客語歌謠表演活動,獲得家長、社區肯定,表現優秀。
四、建議或需協助事項:
(無)
雲林縣107學年度推動客語生活學校計畫辦理學校自評表
承辦人: 主任: 校長:
雲林縣106年推動客語生活學校計畫辦理學校自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