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流感疫苗11月15日開始施打,接種時程,依不同對象而有不同
★108年公費流感疫苗全面為四價流感疫苗
˙今年接種時程分成三階段
#第一階段-108年11月15日起,開放國小、國中及高中職學生(含五專1至3年級)、醫事人員。
#第二階段-108年12月8日起,開放65歲以上長者以及學齡前幼兒(含出生滿6個月至未上小學的幼兒) 。
#第三階段-109年1月1日起,其他公費對象(50-64歲成人、安養護機構、長照機構、高風險慢性病患者、罕病、重大傷病、孕婦、出生未滿6個月內嬰兒的父母、幼兒園教保人員、托育機構專業人員、衛生防疫人員、禽畜業及動物防疫相關人員等)。
學童肥胖不是少吃就好! 減重秘訣在:85210(106-11-06)
學童肥胖不是少吃就好!減重秘訣在:85210 (106-11-06)
兒童與青少年肥胖問題,一直是國人關心焦點。調查發現,2016年台灣在全球200個國家中,5至19歲男童及青少年名列第38胖,女童及青少女名列第104胖,肥胖率較鄰近的日本、南韓、新加坡、香港等仍高出許多。
除此之外,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近期公布全球肥胖趨勢研究,台灣在1975年時,5至19歲女孩的身體質量指數(BMI)為17.3、男孩16.9;到了2016年,女孩BMI增加至19.1、男孩19.8,均高於全球平均值的18.6與18.5。
兒童體重管理 85210
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減重專家蕭敦仁醫師指出,兒童與青少年肥胖與父母關係密切,其中學校是學童控制體重的最佳場所,只要學校願意配合,聯合家長共同努力,兒童與青少年體重控制成功機會很大,而關鍵不是在少吃,而是實踐體重管理「85210」。
也就是包含一天睡滿「8」小時、天天「5」蔬果、下課後花在電視電腦電玩要少於「2」小時、天天運動「1」小時,以及只喝「0」卡飲料。
孩童肥胖 家長有責
蕭敦仁醫師強調,學童體重超標,多是飲食不節制、少運動所致,應從建立正確飲食習慣開始,不必積極節食,只要將飲食控制在三餐內,禁吃零食與消夜,平時下課不要一直坐在椅子上,每天至少運動1小時。
另外,孩童肥胖,家長有責。雖然導致兒童減重失敗的原因眾多,常見像運動後開心吃美食犒賞,加倍補回熱量,以及愛看電視、電腦與電玩的3電兒童,除排擠運動、活動時間之外,若為此熬夜也會影響瘦體素分泌,更難節制飲食。
均衡飲食 戒掉速食
根據門診經驗也發現,兒童減重最難突破的難關,就是戒掉速食與含糖飲料,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因為有許多家長要求孩子減重,但家中仍充滿許多誘惑,不但家裡還放有餅乾、零食,大人也維持消夜、少運動的習慣,如此環境自然難以促成孩子瘦身。
建議兒童與青少年減重仍需均衡飲食,切勿以不吃澱粉等方法激烈瘦身,尤其大腦需要消耗葡萄糖作為能量,營養缺乏將影響發育、專注力。同時應多運動甩肉,初期可選擇快走,等到體重下降再選擇較激烈運動,如跳繩等,且從生活中養成習慣最重要。
本文擷自華人健康網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101/55758?page=2
國內流感疫情持續上升,應落實「生病不上班、不上課」,儘早就醫( 2017-06-13)
國內流感疫情持續上升,應落實「生病不上班、不上課」,儘早就醫( 2017-06-13)
國內流感疫情持續,上週(6月4日至6月10日)門急診總就診人次、上呼吸道/類流感群聚通報及檢出流感陽性件數均呈上升。疾管署呼籲,學校、醫院、安養護、托嬰中心等人口密集機構因人群密切接觸,容易出現群聚感染疫情,應落實「生病不上班、不上課」;若發生疑似群聚疫情,請儘速通報縣市衛生局,及早啟動相關防治措施,必要時使用抗病毒藥劑,以降低疾病傳播及重症與死亡病例的發生。
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週國內類流感門急診總就診達82,376人次,較前一週增加13.7%;另通報44起上呼吸道/類流感群聚案件中,26起流感檢驗為陽性,以學校18起(69%)最多,其次為人口密集機構7起。此外,上週新增45例流感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其中1例為3歲以下幼童;感染型別以H3N2為多;新增1例重症死亡病例,個案發病年齡為2歲以下,未接種本流感季疫苗,感染型別為H3N2。本流感季(去年7月1日起)截至目前累計613例流感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其中69例死亡。
實驗室監測資料顯示,目前社區流行病毒型別仍以H3N2為主,近4週抗原性監測資料顯示75% H3N2病毒與本流感季疫苗株吻合,上週B型流感佔檢出流感病毒約13%,將持續觀察流感病毒株變化。
流感病毒是經由飛沫及接觸傳染,易於人潮擁擠處快速傳播,因應此波流感疫情,至今年6月30日止,疾管署擴大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對象,增列「家人/同事/同班同學有類流感發病者」,學校及人口密集機構等宜提高警覺,若出現疑似流感群聚疫情,請儘速通報及處置;民眾如有疑似流感症狀可至全國3千多家公費藥劑合約醫療機構就醫,凡經醫師臨床判斷判定符合公費用藥劑使用條件者,不需快篩,均可依規定使用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流感專區」(http://www.cdc.gov.tw),或撥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本文來自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news.aspx?treeid=cf7f90dcbcd5718d&nowtreeid=F94E6AF8DAA9FC01 )
105年12月1日起公費流感疫苗開放全民接種至疫苗用罄
105年12月1日起公費流感疫苗開放全民接種至疫苗用罄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使用率已逾87%。由於接種流感疫苗後至少需2週才會產生足夠保護力,為使疫苗在流感流行季來臨前發揮最大效益,疾管署宣布,12月1日起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對象將擴大為全國民眾,至疫苗用罄為止,呼籲尚未接種的民眾儘快接種,以提升自身與群體保護力。
105.04.18
主旨: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已將越南旅遊疫情提升至第二級警示
說明:
一、依疾管署網站登載茲卡病毒感染症Q&A指出,茲卡病毒主要經由斑蚊傳播,茲卡病毒感染症(Zika virus infection)是感染到茲卡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潛伏期3至7天,最長可達12夭。典型症狀為發燒合併斑丘疹、關節疼痛或結膜炎(紅眼),有時也有頭痛、肌肉痠痛及後眼窩痛等症狀。法屬玻里尼西亞等流行地區曾有少數病例出現神經系統(如Guillain-Barre syndrome)或免疫系統(如特異性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併發症,且巴西有孕婦產下小頭畸形新生兒之案例。
二、越南疾病管制署(Vietnam CDC)4月5日公布確診該國首2名茲卡病毒感染病例,個案分別居住於中南部慶和省及胡志明市,其中一名為孕婦,初步調查判定係遭當地蚊媒叮咬而感染。此顯示越南當地具本土疫情風險,疾管署自即日起提升越南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二級警示(Alert)。目前全球至少有61國或屬地傳出茲卡病毒本土疫情,其中以中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疫情最為嚴峻,疾管署已將46國或屬地之旅遊疫情列為第二級警示(Alert)。
三、因應國際疫情發展,請配合辦理下列事項:
(一)建議懷孕教職員工生暫緩前往流行地區,如必須前往,應做好防蚊措施。
(二)國內可傳播茲卡病毒之病媒蚊為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防疫衛教宣導事項如下:
1.戶外活動時可使用經衛生福利部核可含DEET的防蚊液,並依照標籤指示說明使用,長時間戶外活動時,應穿著長袖淺色衣褲,並可在衣服上噴灑防蚊液,增強保護效果。
2.至流行地區旅遊,應選擇裝有紗窗或空調設備的居住場所,避免病媒蚊叮咬。
3.返國後自主健康監測,如有任何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
四、相關資訊請參閱疾管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cdc.gov.tw )「茲卡病毒感染症」專區,或撥打國內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 (或0800-001922)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