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協助教師經由資料蒐集瞭解自己研究發展與進修的情形。
2.以相關資料選擇說明自己研究發展與進修的事實。
3.經由自我省思,決定日後研究發展與進修方向,讓自己成為一位專業教師。
【C-1 參與教育研究工作】
教學研究相關會議:如領域(學/群科)會議、教學研究會、學年會議、專業學習社群、課程發展委員會等,積極投入教學實務探究。
1.教學實務、研習:學科教學知能、創新教學、有效教學、學習評量與班級經營…等。
2.專業工作:如各項行政工作推展或教學活動辦理等。
3.教師能利用正式或非正式活動場所,透過口頭報告或著作發表等方式,向校內外教師進行分享。
1.教育問題:係指教師於教學、輔導、訓導等過程中所發現或遭遇的問題(如課程教學、班級經營、多元評量、特殊兒童輔導等相關問題)。
2.研究:係指教師透過個人或與他人共同研討,經由某些行動策略,以解決其所發現的問題。
應用:係指教師能運用或轉化研究或進修之成果,以改善或精進教學實務。
【C-2 研發教材、教法或教具】
教材:係指教師可經由個別或與他人合作,發展有助學生學習之教學材料,如:補救教材、加深加廣或新興議題的補充教材…等。
改進或創新:係指教師吸收教育新知後,並加以轉化、應用於教學方法上的改進,或使用新的教學法,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教具或教學媒材:教學的各種器材或用具。
【C-3 參與校內外教師進修研習】
自我成長活動:係指教師從事個別性的教育相關成長活動,如閱讀專書、撰寫省思日誌、觀賞教學影片…等。
強調學校宜依據校內教師成長需求,系統性規劃並辦理校內研習,以發揮校本在職進修精神。
鼓勵教師參與校外辦理的進修或研習活動。
【C-4 反思教學並尋求專業成長】
自我教學省思:省思的重點在教師的教學歷程和學生的學習成效。
鼓勵老師運用多元途徑蒐集意見以檢視、反省教學。
專業成長方向:如師生互動、班級經營、教學策略、有效教學、或促進學生學習動機…等。
教學檔案:內容可包含教師個人基本資料、教師專業表現(課程設計與教學、班級經營與輔導、研究發展與進修、敬業精竟與態度)、以及個人省思等相關資料,經由系統化、結構化、組織化的方式進行蒐集、選擇、整理、省思,以呈現具有個人特色的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