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拍攝頭汴坑溪長億段 第一隻記錄的水鳥
鮮亮醒目的黃眼圈 頭上戴著黑色羽箍
頸子上 圍著一圈完整的黑色項圈 牠是小環頸鴴
走路時 偶而會像為123木頭人 疾走一陣子 停住 再走
覓食 會以腳掌連續踏地 驚擾小蟲冒出 然後啄食
喜歡在石頭上曬太陽
飛將起來 急促的咻咻咻 穿透整條河心
在觀察高蹺鴴的水域 發現 乍看以為是鷹斑鷸的鳥兒
但羽毛的顏色不太一樣 羽毛中軸有黑色軸斑
加上微微下彎的嘴 黃色的腳 白色眉線 腳趾比例長
並減去腹部沒有橫 V 字型的斑紋
最後 在回校擔任替代役男的昌諺協助洽詢下
總算確認為 長趾濱鷸 回想 其實 牠早就混跡長億了
只是 誤以為是小一號的鷹斑般了
鷹斑鷸 是頭汴坑溪長億段這裡 數量最多的水鳥
背上羽毛邊緣上的白斑 兩道白眉 黃綠的腿
攝食的時候 會不斷搖動尾巴
飛行或停歇時 尾部有明顯白色
常見整群飛行 吵雜急促的咻咻聲
總惹得其他鳥兒不安
喜歡泡澡 即使寒流來 一樣可以看到牠們歡喜戲水
翅膀內凹的那一大塊白 是辨識牠的良好特徵
飛行的時候 翅膀上 會看到明顯白色翼帶
走起路來 尾巴也會翹ㄚ翹的
腹部那一大塊白 感覺暖烘烘的 抱起來一定很舒服
不過ㄚ 牠不大
我們的手掌張開 大概就比牠長了
03/12/08記錄到新的鳥兒 牠叫做白腰草鷸
初見面 對牠的身分持疑 以為是磯鷸
但 牠的翅膀前緣 並沒有白色內凹
眼睛外圍 有一環白色眼圈 過眼線 到眼睛就停了
翅膀羽尾巴長度齊 背部羽色整體偏暗
警覺性頗高 不易靠近 飛行時 可見白腰
混在鷹斑 磯鷸裡 其實有點難分
(體型稍大 腿長)
在大里溪、頭汴坑溪都記錄到牠的蹤跡
體型大30幾公分 根高蹺鴴相近
一雙黃綠色長腿 與高蹺鴴的粉紅作為區分
身上的羽毛 近看邊緣有白線
喙 黑而且長 有些微上翹 鼻孔位於基部
受到干擾 會發出 Gju..Gju..Gju....的鳴叫聲
抗議飛離
那雙高佻又細長的粉紅雙腿 搭配著黑白分明的鳥羽
讓這鳥兒 有著讓人稱羨的優美身型
雄鳥 背部羽翼全黑 並散發出光亮
雌鳥則是背色灰褐色 但翅膀的飛羽 一樣呈現黑色
休息的時候 會出現特殊的蹲跪姿
偶而 個體間會發生爭吵 彼此會以尖銳的嘴互啄
然後 高飛 以那對長腿 把對方 踩入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