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鳥科 Pigmy Woodpecker Dendrocopos canicapillus
壹、序言
從103/10/14號開始觀察校園與頭汴坑溪的鳥類生態
小啄木的出現
帶來新的驚奇
觀察至104/01/13
長億這裡最高紀錄到3隻小啄木
分布的地點
以第二停車場(校門口對面的軍用地)為主
倒是追著牠們跑 才發現 牠們也進了校園
棲息的樹木 並無特別挑選 只要是木本 幾乎都看牠停棲過
停棲後
會以雙腳抓住樹幹 硬 挺的尾巴用力抵住樹幹 穩定身體
然後 兩眼直視 開始尋找蟲跡
起初是試探性 敲啄兩下 然後繞著螺旋往上或往下找
一有發現
就會像槌子一般 開始敲擊 試圖找出病灶
叩叩叩的聲響 清晰可聽見
有一次
牠停在竹竿上
試圖敲啄
沒想到 它會反彈 震得牠 困惑不已
看牠連試幾下 結果都是如此
最後 總算放棄
發出ㄍju! ㄍju! ㄍju! 的短促聲響離去
肆、基本資料
學名
俗名
英文名
分類地位
身體特徵
分布範圍
生態習性
參考資料
Dendrocopos canicapillus
Pigmy Woodpecker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鳥綱 Aves
目:鴷形目 Piciformes
科:啄木鳥科 Picidae
屬:啄木鳥屬 Dendrocopos
種:小啄木 D. canicapillus
台灣最小的啄木鳥
背部黑白兩色 白色形成斑塊 喉胸腹有細縱斑紋
雄鳥頭兩側各有一塊紅斑
鳥喙先端尖細堅硬,黑色
尾羽羽軸堅硬為契形,對趾足
普遍分佈於全島中、低海拔的原始闊葉林及針葉林,有時也會在次生林中發現牠們的蹤跡
會敲啄樹木取食,以昆蟲或植物之果實為主食
飛行時呈波浪狀,體型類似白頭翁,容易混淆
發生為短音的ㄍju!
會在枯木上挖洞,築巢在樹洞之中
台灣大學數位動物博物館
環境資訊中心 http://e-info.org.tw/node/11252
104/10/22--頭汴坑溪長億段西岸,啄木鳥啄樹。 — 頗清楚
小啄木啄樹上上下下 — 很好
小啄木築巢105/04/01 — 內含兩隻小啄木交換進洞的影片
似乎是幼鳥 (雄) — 可以看到雄性小啄木的紅色斑點
築巢--105/02/19 — 內含將木屑雕出來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