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連結主要是紀錄長億校園裡的喬木生態另外 也包含部分菌物界資料 本頁則介紹校內兩棵特殊定位的校樹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 六祖慧可
校園這棵菩提其實有個古老的故事
它的源頭來自2010年台北市花博
當時花博裡栽種的樹 因展覧活動共死去了162棵
有一位藝術家石晉華在展館以一塊塊玄武岩堆成三角形箭頭直指會場 作無聲的抗議 每死掉一棵樹 就立一棵玄武岩 並在會場畫一個X..的記號 代表死去幾棵
隨著花博落幕 心情轉念 石晉華有了新的想法 它發起復育計劃 觀念源自於波依斯(Joseph Beuys)於1982年提出的「七千棵橡樹」為典故,在卡塞爾美術館前堆放七千個玄武岩,每種一棵樹就搬移一顆玄武岩放在橡樹
這個活動 把X.. 變成了 +..
長億在樂活主任規劃中 也參與此項計劃 校園裡的這一棵 是編號第10棵 (+010) (第+001 在高雄美術館)
這棵菩提 曾經受到真菌感染
一直擔心它會像鳳凰木一樣倒下
還好 經過落葉 雨水澆灌 重新活回來了^_^
新長出來一片片心形的葉
彷彿一顆顆充滿活力的心
努力跳動
訴說新生的喜悅^_^
長億曾經有兩棵鳳凰木
一棵在體育館前 一棵在操場靠近專科大樓這裡
結果 兩棵都因為感染真菌 死去 (2018/11/23)
深究原因 可能都跟我們無意地改變了祂們的地表層有關
根據先前一位中興大學的劉教授指出
當樹木生長的地表 遭到覆蓋
對透水性以及植物根部的呼吸 是有著相當影響的
這是個需要記得的經驗
一棵樹 生到如此壯大 實在不易
當我們需要在樹的周圍施工
我們需要更審慎注意到這些改變對樹的影響
後來 在
原鳳凰木頹𡉏的地方
一棵遺留的種子 於2019/06開始展開了新生
我們立了一個牌子
希望能讓大家注意到它
然後 請大家
一起守護這個新生命
讓大樹 有機會 再長回來
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