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增加了四湖一個樣區,因此共有11個鄉鎮24個調查區,總共記錄4131隻小辮鴴。小辮鴴數量仍然以元長鄉的2008隻最多,佔總數量的48.6%;其次為東勢16.5% (680隻)、土庫11.1% (458隻) 、褒忠9.2% (382隻);四個鄉鎮的小辮鴴數量就佔總數量的85%,各鄉鎮調查詳細數量請參考以下圓餅圖及表1。
去年(2012)調查總數較往年減少非常多,檢討其可能原因有:調查時間過晚、新調查員對調查區域不熟悉等因素。因此今年在活動規劃上針對去年可能的缺失加以改善,首先將調查時間固定在每年1月的第三個或第四個禮拜;調查前一日為新鳥友舉辦樣區踏勘及調查經驗分享。結果顯示今年數量較去年增加近一倍,不過和2011年之前的總量相較仍然差異頗大。或許2012年數量的大幅下降除了調查時間比較晚,是否可能某種程度反映出小辮鴴族群量下降的狀況呢?小辮鴴為遷移性鳥類,影響其族群量的變數是多重的,繁殖地、遷移過境地、度冬地環境狀況及遷移時的天候狀況皆有可能是影響其族群量變動的原因。
目前所知,雲林為小辮鴴在台灣度冬族群主要的分布地,因此雲林的普查結果可視為小辮鴴族群在台灣的指標;不過鳥類的擴散及遷移是無法預測的,例如今年有鳥友通報除了雲林,在嘉義、彰化、宜蘭也有小辮鴴度冬族群,數量從幾十隻到上百隻不等。為能更準確地了解、追蹤小辮鴴在台灣的族群狀況,希望未來能增加雲林以外縣市有小辮鴴固定出現度冬的樣區,為小辮鴴在台族群建立完整的族群監測紀錄。
表 1. 2009-2013雲林各鄉鎮小辮鴴普查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