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探究實驗(素養教學案例)

機構的探究實驗教學

這是一個提供學習機構創意的探究實驗教材,結合3D數位教材透過動手實作活動培養整合理論與實務的能力,輔助學生學習空間、結構、機構等科技應用。活動設計強調跨領域STEM的知識整合,透過探究實驗的探索歷程,強化「觀察、資料記錄、數據分析、反思評估、及運用數據溝通」等基礎知能,發展具理論基礎的設計能力。

探究實驗教學方法

本課程模組強調跨領域STEM知識的整合,搭配自製教具與樂高機構零件,進行機構應用的探究實驗。下圖以連桿機構應用為例,說明STEM探究實作教學如何整合學科知識;結合數學幾何的運動軌跡知識,解釋連桿機構的運動;用物理力矩平衡的概念說明槓桿秤如何秤重,透過學習單整合知識學習,並實際動手研究如何提昇量測的精準度。

臺灣傳統的高中教學著重分科導向的教學,缺乏進行科際整合的能力,導致學生缺乏學以致用與問題解決能力。透過符合真實情境學習的STEM跨學科整合教學課程,教導學生能夠將學習過的理論應用於生活中,實現具有探究精神與問題解決能力的有效學習方式。

跨科際的教學活動研擬原則

1. 每個單元中都有對應之重要STEM知識與工程設計能力

2. 來自於學生可能遭遇的問題,及專題過程中常用的原理知識

3. 提供學生直觀且具體的探究實驗思考、實做技能練習、與工程設計經驗

探究學習教材簡介

機構設計應用的探究實驗,搭配製作的儀器(測重、測距、軌跡)功能與量測實驗的量化資料,深化學習機構的STEM整合知識,與設計應用的方法。包含三個STEM實作單元,及一個機構玩具設計製作專題。以「專題導向的學習模式」為主軸。強化「STEM概念知識的理解」與「專題應用的連結」。強化學生設計及問題解決核心能力:預測分析、建模測試、最佳化。

測重實驗(槓桿秤)

軌跡量測(凸輪)

測距實驗(輪型測距儀)

機構設計3D建模

科技教學的課程目標,希望學生能發揮創意,用科技的工具或方法解決問題。透過此一教學方法可以培養學生科學、科技、數學與工程統整能力(STEM),以藉此解決傳統教學僅強調理論而缺乏與實務連結的問題。機構設計應用的探究實驗,可搭配製作的儀器(測重、測距、軌跡)功能與量測實驗的量化資料,深化學習機構的STEM整合知識,與設計應用的方法。

學習單的設計從建構機構設計應用的基本能力,導入跨學科知識整合的探究實驗,最後由改造原來機構的活動,發展最佳化與設計應用的學習,建構學生創意應用的能力

評量工具

1. 學習歷程檔案:學習歷程檔案為形成性評量,主要用於輔助學生完成專題之設計與製作,瞭解學生工程設計思考及問題解決的歷程。

2. 專題口頭報告:口頭報告為總結性的評量,在繳交成品時,教師會要求學生口頭報告其設計歷程的構思、遭遇的問題及解決的方式、及後續可持續改良的地方,瞭解學生工程設計的關鍵能力表現(發展方案、預測分析、測試修正、最佳化等)

3. 實作作品評量:實作作品為總結性的評量,依照機構設計應用適切性,評量作品之創意性、完成度、加工精緻度等。

1.實作教學整合學習跨領域知識

科技教學的課程目標,希望學生能發揮創意,用科技的工具或方法解決問題。透過此一教學方法可以培養學生科學、科技、數學與工程統整能力,以藉此解決傳統教學僅強調理論而缺乏與實務連結的問題。所以課程活動不只動手實做、更動手實驗、記錄、與分析,學習將學科知識與應用能力結合,理解專題相關的科學概念、原理及數學分析。

學生學習與教學策略

2.分組合作學習提高學習成效

教學活動採取二至三人一組的合作學習模式,透過彼此的互動互助及責任分擔,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或達成共同的學習目標。這種教學方式著重學習者的參與,及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設計,提供學生主動思考、共同討論分享或進行小組練習的機會,使教學不再侷限於老師的直接教導。在學習的過程中,每位學習者不但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也要幫助同組的成員學習。

3.3D擬真數位教材提高學習理解力

3D數位設計工具係建構在電腦操作環境下的工具軟體,能虛擬出極為真實的視覺呈現效果,將物體的靜態或動態的立體效果呈現出來,提升學生空間解析能力與設計製作的執行能力,是現今創意設計與教學不可或缺的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