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利瑪竇神父

利瑪竇神父(Matteo Ricci1552.10.06—1610.05.11),生於義大利,因緣際會下,感受聖神召喚,從法律轉入神學。雖曾思考過幾種福傳的計畫,最後,天主的聖意,卻是要此青年人,做他從未想到要做的事--到中國福傳。

利瑪竇神父傳教工作成功的因素包括:慕義立言,自然深入中華文化,傳播福音啟示種子;有遠見,看到文化交流全面效果;為傳福音的緣故,願放下身段(如:穿上僧衣自稱僧人),並培植後進;看清文字、禮俗在中國的重要性;引發中西文化交流等。

由於長期克己苦身,未至花甲精疲力衰,最後百症併發,1610年5月11日交付自己的靈魂。利瑪竇的生活,就如耶穌給民眾最後演講一樣:

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地裡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結出許多子粒來﹝若12:24﹞

因緣際會,感受聖神召喚,從法律轉入神學

利瑪竇(Matteo Ricci),1552年生於義大利,父親是位醫生,曾經做過教皇國的市長和省長。利瑪竇是家中長子,幼年時,就跟著城裡的一位神父讀書,由於生性聰明,記憶力甚強。利瑪竇的父親對他抱著很大的期望,希望這個兒子,將來能繼承他的官職,所以把他送到羅馬的大學讀法律。

剛到羅馬時,人地生疏,所幸離家前,故鄉的老師們,介紹他認識在羅馬的「耶穌會」士。在和會士的來往中,利瑪竇的內心慢慢起了變化,他覺得人生如果只為追求世俗的名利,實在太庸俗了。羅馬「法的條文」和耶穌會會祖聖依納爵‧羅耀拉(St.Ignatius de Loyola)的「神操書」相比較,前者使人向地,後者卻使人升天。

他似乎也聽到天上有一個聲音,招呼他的心靈向上高飛。

1571年八月十五日,「聖母升天節」,利瑪竇去耶穌會,說明自己的願望,請求准許入會,由於意向純正,神父就收錄了他。他父親聽說兒子入了耶穌會,非常生氣,立刻前往羅馬,準備訓斥命令他退出,繼續大學未完課程。

不料車子走到中途,突然中暑,只好打道回府。利瑪竇的母親就趁這個機會,勸告丈夫,這可能是天主的聖意,不要違背,讓兒子專心修道。

天主的聖意,卻是要這個青年人,做他從來沒有想到要做的事

1572年,利瑪竇在耶穌會的羅馬學院開始讀神哲學,一面讀書,一面遙想未來的工作:
是在義大利教書?還是到南美洲、印度或日本傳教?

因發了服從誓願,一切都由長上按修會的需要來安排。但是--中國,他一定沒有想到過,因為那時明朝採取「閉關自守」政策,耶穌會聖人方濟各沙勿略(St. Francis of Xavier),就是面向中國憂鬱而去世的。後來的耶穌會士,也沒有一個人能突破這個障礙。天主的聖意卻是要這個青年人做他從來沒有想到要做的事。

1577年,總會長派遣四位傳教土,到印度「里斯本」,其中包括利瑪竇修士和羅明堅神父。此時利瑪竇才二十五歲,還沒有祝聖為神父,也沒來得及回家向親人辭行就上路了。這次到東方傳教可能一去不復返,將來也不可預知。但他欣然動身,而且誠心感謝天主。能到東方傳播福音,實在是天主所賞賜的最大恩典。

和羅明堅神父,亦師亦友,患難與共,開始中國傳教旅程

當時到印度的船,必須繞過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再折回北上,且當時都用帆船,船艙又小又低,沒有風時非常酷熱鬱悶,常常還有傳染病或瘟疫。

利瑪竇和羅明堅及十四位會友,在船上困了半年之後,終于抵達東亞傳教的中心──印度「臥亞」。1580年,利瑪竇在印度南部「晉鐸」(即升為神父),不久,利瑪竇神父受命去澳門,協助羅明堅神父。

最初幾年,在學習中國語文,羅神父成了利瑪竇的老師,在傳教工作上,兩人是共患難同甘苦的朋友。開始的時候,他把日常看到的東西畫出來,老師按著圖畫寫出中文來,再教他怎樣讀。

字彙增加以後,再學讀簡單的句子。這是非常苦的學習過程,尤其是四聲的分別,以無比的信心和毅力,像小學生一樣的一字一句地學習。

中國門戶關閉,因態度誠懇,獲肇慶知府允諾,居住建堂

當時,中國門戶仍然關閉。但羅明堅神父一有機會能進入廣州,便立即前去。1583年,他更到了總督駐節的地方──「肇慶」,而且在一座叫「天寧寺」的廟裡住了好幾個月。後來,因為發給他「路照」的總督被調走,就回澳門。

不久,肇慶知府聽說兩位神父的事,突然派人來澳門請神父回肇慶,並且表示他們可以蓋房子永久居住,羅神父便和利瑪竇神父動身往肇慶。

見了知府,行禮如儀後。知府便問他們的來歷。羅神父自稱為僧人,事奉天帝,因為仰慕中國,不遠千里而來,希望能在此找到一塊清淨地方,建築聖堂,事奉天帝。知府看他們很有誠意,又是有德性的人,就吩咐人帶他們尋找合適的地方,以便久居。

天主教中文名稱的由來

羅神父和利瑪竇神父,順利地在靠近西江的河邊,找到一處空曠地方,解決了建堂問題。遇到了之前幫羅神父保管祭壇和祭服的陳姓少年,一進他家門,就看見祭壇供在小廳中,上面陳列著七個香爐,香煙正裊裊上升;祭壇中央懸掛著中堂,寫著「天主」兩個字,遂以「天主教」為翻譯 Catholicism 之中文名稱。

兩人暫時住在陳家,每天在小廳祭壇上舉行彌撒,由衷感謝天主所賜予的一切。

中國第一座天主堂──「僊花寺」,在風俗牴觸、經費不足問題逐一克服後,終告落成

準備聖堂時,卻引起了城中紳士們的反對。原來建地旁,有一座九層樓高塔,是民眾捐錢新蓋的,他們怕神父在旁邊建造聖堂,會破壞風水,同時指責神父破土動工時,也沒有選個好日子。

磋商後,利瑪竇神父決定把地基移開,離塔遠些,才解決風波。建造聖堂的工作,雖然不再受到干擾,卻發現經費不夠了。羅明堅神父只好親自回到澳門求助,幸賴葡萄于商人慷慨解囊。

1585年落成,一摟大廳設祭壇,供奉救世主像。知府親筆題了兩塊匾,,題字「僊花寺」的那一塊,懸掛在正門上方;另一塊題為「西來淨士」懸掛中堂。

一步一腳印~耐心花時間在瑣碎的事情,為傳教工作奠基

「僊花寺」落成後,兩位神父熱心引導當地百姓參觀,介紹西洋物品,希望先博取他們的好感;相處融洽後,更以西洋奇物和地理學識來接觸讀書人,贏得學者的敬重;再進而宣講天主教義,贈送印刻成書的要理,第一種刻印的是單頁的「祖傳天主十誠」,內容是天主教「十誡」基本的道理,一目了然,老百姓得到後,都小心的收藏閱讀。為進一步給民眾講解敬奉天主的道理,以要理編成問答的方式,刻印成書。

我們可看出利瑪竇神父的方法是多麼自然,使人容易信服,雖花了不少時間在瑣碎的事情上,但這些卻是後來傳教工作的準備,也為利神父能長久居留中國,跨出成功的第一步。

從一連串的挫折及痛苦的經驗中,開創了新的契機

兩廣總督更調,新任劉節齋到任後不久,一看到祠旁的僊花寺便霸佔,利瑪竇神父只好到更內地的「韶州」,另外建堂安居,這是中國的第二座聖堂。

但和所有西歐的聖堂都不相同,這是為了要避免當地老百姓認為是外國人的堡壘,選擇了中國式的建築,而放棄了西式建築的堅固與耐用。

定居韶州後,友人瞿太素,立刻趕到,利神父便教他有關天文、地理、數學等相關知識。一天夏天夜裡,一群醉酒的賭徒,襲擊了利神父的手。利瑪竇神父重新考慮僧人身份是否妥當的必要。

原來,當初利瑪竇和羅明堅到肇慶時,也身穿僧服,因他們以為中國社會的傳教士就是和尚,便做了和尚。後來,經瞿太素指點,僧服和僧名,反而容易引起中國人的誤會。因為中國人向來輕視和尚,如今又經過韶州人的打擊,利瑪竇決定拋棄僧服僧名。

1594年,利瑪竇神父開始留鬍鬚,離開韶州到南京時,全身改著儒裝,頭帶方中,自稱道人,見客時以秀才禮應對,當時的官吏和讀書人都很高興。在一連串的挫折及痛苦的經驗中,利瑪竇神父開創了新的路途,這個新的生活方式會帶給他日後「以文會友」的良好機緣。

原定上京面聖受挫,經天主夢中啟示,帶來信心與鼓勵,改從南京開始傳教

在中國傳教若有皇帝准許,才能穩定。故利瑪竇神父輾轉到南京,準備上北京伺機晉見皇帝。可惜日本發動朝鮮戰事,中國派兵支援朝鮮,反被日擊敗,加深了中國朝廷仇外心理。利神父知道時機不巧,就暫居南昌,等待日後再謀發展。

初抵南昌,利瑪竇神父鬱鬱寡歡,不知如何在中國立足。他常深居簡出、祈禱,以求主指引。有一日在夢中得到天主的啟示,將來有一天會到京城傳教,且有人幫助。這個啟示帶給利瑪竇神父無比的信心與鼓勵,也促使他先在「南昌」開始傳教事業。

為使福音在中國生根,深入文化、民情;以文會友,以友輔仁,以友傳教

從最早在肇慶、韶州,一直到現在的南昌,瑪竇神父深知要使福音在中國生根,唯有先深入中國文化、民情,特別是中國人重視文學,尊重文人。故在南昌期間,發揮了天主給他的才智,廣結民間名紳學士,自王醫師、建安王到章院老等,因著他溫文儒雅、謙虛誠懇的風範,莫不以與他結友為榮,也藉著這些摯友對民間的影響,使利瑪竇神父開創了南昌的傳教事業。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以友傳教」,正是利瑪竇神父在南昌傳教工作的寫照。

南京東北城門,驗證當初夢中天主啟示,繼續留在南京奮鬥

1597年,視察員范禮安,任命利神父為耶穌會中國傳教區會長,命他去北京,做久居打算。

他們決定要在蘇州建堂。因為擔心引起南京某些人的疑忌,所以先去南京請求王忠銘尚書的批准。就在兩人剛要踏進南京東北城門時,利神父突然呆住了,兩眼瞪著城門,說不出話來。

這不就是四年前,睡夢中看到的那幾個城樓中的一個嗎?立時,利神父知道天主願意他建堂的地點不在蘇州,他應留在南京,繼續為天主聖化中華的使命奮鬥。

面聖過程,歷盡千辛萬苦,全心交托天主;伺機傳福音,用音樂勸人修德

南京地區的教友逐漸增加,利神父希望能到「北京」晉見皇帝的心願也跟著愈來愈急切,因唯有請皇上讓教士在中華境內自由傳教,基督福音才能更順暢地推展傳揚。經多方的努力策劃,終於在1600年,啟程前往北京。

從途中往北京面聖,到日後進入宮中晉見皇上,其間歷盡千辛萬苦,還曾遭貪官監禁污辱。但神父加緊祈禱,願為天主犧牲。並總是明白地說,想留居北京,不為在京作官,只求覓得一方之地,蓋間小屋,能一面安居,一面崇奉天主,就心滿意足了。當中還曾做了「西琴曲意八章」,每一首歌詞都以修身格言的主題,不但會用音樂娛樂,還會用音樂勸人修德。

最後因著神父的精神和風度,讓京城吏部工作的官員曹于汴受到感動,出面要求釋放利瑪竇神父。此後又經友人的協助,最後成功地獲得永久居住北京的許可。他也就一直居住北京,直到1610年去世為止。

德學兼備,感化京城至交好友,接受信仰

利瑪竇神父才德兼備,待人敦厚,因此在京城結交不少好友,並引領他們接受天主的道,在此列舉一兩個事例:

閣老沈一貫獨掌朝政,利神父前往拜謁,閣老留他進膳,談到天主教教理,閣老聽到天主教信友只許有一妻,不能養妾,也不能休妻,他很佩服地說:

「不必問別的事,只此一件,已足說明你們那邊的國家,一定很有禮教,很有秩序。」

上海的舉人徐光啟來訪,二人一見如故,當利神父和光啟同在北京時,光啟幾乎每天都去看利神父,聽他講授。徐光啟敬重利瑪竇神父的學識,但更敬重他的道德為人,常將他比作我國的聖賢;而瑪竇給義大利的親友寫信時,常常提到光啟,讚美他的熱心,稱他為中國開教的柱石。

馮應京一生官運不暢達,但其志操令人佩服,因依法制裁太監,受革職囚獄之辱。他在獄裡研究了教理,因不能和利神父等人相見,沒有機會領洗。他就寫信給家中的人,叫他們領洗進教。利神父託獄卒帶一張耶穌救主聖像給應京,他每天早晚都捧像叩拜。

李之藻,訪尋利神父,請示地圖供他觀摩,後來領悟到利神父所說道理。其原先未能奉准領洗,是因有妾。一直到了病危時,有感於利神父的仁愛,願送妾出門,遂得受洗之恩。病癒後,之藻實踐自己的許諾,終生恪守教規。

長期克己苦身,未至花甲精疲力衰,最後百症併發,而交付自己的靈魂

利瑪竇神父在中國工作很努力,生活卻很清苦,尤其嚴守耶穌會會士應守的齋期。長期克己苦身的結果是未老而髮鬚先白,未至花甲卻感精疲力衰。

1610年,得流行性感冒,一般人常常可不藥而癒,可是體弱的利瑪竇神父竟因此百症齋發,連皇帝御醫診斷後所開的藥方都失效了。五月十一日傍晚,利瑪竇神父終于為中國傳教事業的開創而鞠躬盡瘁,在自己房內,安然交付自己的靈魂,享年五十八歲。

明神宗皇帝聽到這位西方至友的逝世,非常悲痛。親白派遣朝廷大員前往致祭追悼,並且欽賜柵欄墓地以供安葬。

當時,外國人中除了貢使,中國人中除了功名顯赫的大臣,任何人都得不到這項特殊哀榮的。可見利瑪竇神父在中國人眼中的地位有多崇高,在皇帝心中有多重要。

樹立傳教工作成功的因素,愈挫愈勇的根本動力

從利瑪竇神父傳教歷程,不難發現幾種種種的精神特徵,不但是利瑪竇神父自己傳教工作成功的因素,而且也是中華教會四百年來成長茁壯,在各式各樣的教難下,愈挫愈勇的根本動力:

在利瑪竇神父的墓園上方,書「慕義立言」四字,這正是利瑪竇一生最佳寫照。「慕義」--終身忠實地在貧窮、貞潔,服從三聖願的指導下修身養性,活出基督門徒應有的仁者風貌;「立言」--言行作為足以成為普世表率,做為後世導師。以一位福音傳佈工作者而言,利瑪竇神父正足以堪當「中國教會傳教工作者的導師」。

不採用直接在大眾廣場上大聲呼喚式的宣講方式;反而採用間接、緩慢,而更深入中華文化的交談態度,藉以發掘中華文化裡深藏著的啟示種子及其發出的根苗,從而給予適當的養料,從旁助其自然成長。迎合時代的需要,適時引介西方科學進入中國;機智隨和,以無比的耐心打進中國的官場,向皇帝呈上貢物,與皇帝成為至友。

起先穿上僧衣自稱僧人,經過一連串挫折重新出發,改換儒服自稱儒士。並盡力培植中國籍的傅教人員及教友,希望中國人的傳教工作,有一天可由中國人自己來做。 

先後寫了:「天主實錄」(這是中國天主教的第一冊要理書籍)、「天主實義」、「畸人十篇」…...等多項作品,廣為流傳。他尊重中國風俗習慣,不阻止教友敬孔祭祖,反而闡述其積極意義。 

涉獵中國經典書籍,觀察中國風土人情,研究中國政治制度,真正了解了中國的優點長處,也真正體會到中國缺乏的東西。引介西洋頂尖的科學知識及文物給中國朋友,同時也將中國特有的精神文明,以西洋文字著述傳注歐洲,激起西方人士對中國文化的欽慕嚮往。

利瑪竇的生活,就如耶穌給民眾最後的演講一樣:
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地裡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結出許多子粒來。﹝若12:24﹞

他的生命培育出近代中國教會的苗芽,也給教會的傳揚福音,指出一個新的方針。」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