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撰寫從蒐集資料開始


沒有好材料怎會有好成果

許多教導學生撰寫學習歷程或者是講解如何呈現自主學習成果的課程,通常都會在學生做完相關的學習或是自主學習活動後才叫學生去收集資料,但這樣是對的嗎?就好比烹飪一道菜一樣,如果在備料的時候沒有針對要做的菜餚蒐集好適當的材料,那麼能夠做出一道成功菜餚的機率應該不會太高。因此這次我們決定更改以往大家習慣的的方式,在自主學習一開始,就試著協助學生規劃資料蒐集的內容,有好材料才有辦法端出好成果。

資料的類型與呈現的項目

那麼一個比較完整的資料收集架構裏應該要有哪些資料類型呢?最基本的還是「文字」、「圖片」(照片)、「影片」三種,而在這三種類型資料的呈現上,比較重要的項目是「動機」、「筆記」與「反思」(最好再加上延續思考),因為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讓「自己」被看見、被理解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如果沒有在這三項上盡情的呈現自我,也就缺乏了自主學習的亮點。

各種類型資料蒐集時的注意事項

在圖片的收集過程中,我們要盡可能的找到或是拍攝一些清晰的圖片,最好是多拍機張,避免因為手機的小畫面誤導拍出了模糊的照片而不自知,而且最好用高解析度拍攝,等到要完成成果時再用影像軟體壓縮、調整尺寸來取得適當的照片。另外也建議要練習圖表的製作,一個好的圖表可以瞬間說明幾十頁文字要說明的訊息,所以練習圖表製作也是一份重要的事情。至於工具部分不用擔心,現在網路上有很多簡單卻能做出專業圖表的網站,這些應用,我們會等到後續成果的呈現製作時,再用一些例子來說明。

至於影片的部分,因為影片佔的記憶空間比較大,所以影片的呈現主要是用於必要的佐證,而且最好是當文字跟圖片都沒有辦法呈現的時候再加入影片。不然以影片的大小來講,我們大概還是要把它放在網路的空間,這樣子一個連到外面的連結被點閱的可能性也會變成我們沒有辦法確認的變因。

最後來說說文字,感覺上它最簡單,但是其實多數高中生對於文字的經營通常都感到頗為頭痛。我們最常看到的是很多孩子在寫文字的時候缺乏架構,所以感覺內容的呈現比較鬆散,有時也會感到內容很多像是吃Buffet什麼都有,可是卻不好閱讀。所以除了要有架構之外,也希望學生在撰寫這些資料的過程中他要想辦法把自己的東西寫到言簡意賅。最好是可以透過條列的方式來提綱挈領,必要的時候再詳細說明。

「動機」、「筆記」、「反思」的呈現建議

接著來說明一下「動機」、「筆記」、「反思」三種項目的呈現方式。雖然感覺是三個項目,但其實可以用一個比較有系統的三階段思考來串連,這三個階段的思考就是「預期」-「執行」-「反思」

「動機」的撰寫多半是在「預期」階段。在「預期」階段會透過觀察周遭相關的事物或是閱讀多元的內容產生思考或是問題,接著拿它們來比對過往的經驗,並且對於事物產出一種預期,這些預期或許是更深入的產生問題,又或許是一種可能性,不管是問題或是可能性,都可以透過適當設計的步驟來解答或是實現。在撰寫動機的時候可以從這樣的架構來思考,寫下你的

  1. 觀察、自問自答或是體驗後產生的問題或是思考

  2. 比對你的舊經驗

  3. 你產生的問題或是覺得可以做的事情

  4. 用來解決問題或是執行任務的步驟(我可以怎麼做,我想完成什麼)

只要能夠列出這些內容,基本的敘述架構就算是夠完整了。

至於筆記則出現在執行階段,撰寫時除了要呈現自己整理筆記的方法,也要思考到如何讓閱讀者能夠輕鬆的閱讀。從這個思維來看筆記的呈現應該以簡要易讀又能呈現個人特色為主,簡要的呈現自然著重在摘要上,提綱挈領、章節分別並且提供目錄,可以協助閱讀者快速的掌握筆記呈現的內容,而透過有架構的陳述、適當圖片的說明與圖表的整理呈現,則可以充分的表現出撰寫者對於該項議題的掌握,也能透過內化以更個人化的方式呈現。另外,在做筆記的時候我會鼓勵大家盡量以數位為主手寫為輔,原因是什麼呢?因為數位文字佔的空間比較小一點,如果是手寫再以圖檔呈現佔的空間就比較大一點。以目前的狀況來講,當學習資料上傳的空間大小有限制時,我們就必須思考要如何有效的減少檔案大小。

至於在反思的部分,我發現學生的反思撰寫也有加強的空間,多數的學生在寫反思不會有一個架構引導他完整的思考,思考自己的反思裡面應該包含哪些面向與內容,所以寫起來有時候會太短、草草結束,有時雖然反思很長,但是看起來卻一直在繞圈圈,看不出完整的內在思維。所以在這過程中我們會套用一個ORID的架構,這個架構在產出型工作坊淬取個人想法,或是報告編寫時,都經常被成人拿來作為檢視思考完整度的工具。我也試著讓學生依據這個架構去思考他曾經發現什麼、心中感受、領悟什麼、或是受到哪些啟發,以及最後還想做些什麼,用這樣的架構下去思考,就可以引領學生想得深一點、廣一點,並且與自己做出連結,達成反思敘寫的目的。

所以學生在開始進行自主學習計畫之前,導師就該適當引導學生一邊自主學習,一邊蒐集資料。而且也要提醒學生不要只留下精美、篩選過的特定資料,而是應該留下所有符合上述規範的歷程資料。因為在學習歷程中所有留下的資料都是歷程的一部份,也可以讓閱讀者看到你是如何從以前的你走到現在,或許有一些資料質量可能沒有那麼好,但是它是你現在好質量資料的基礎,所以可以把那些資料加進來,讓閱讀者看到你的成長與變化。也唯有在開始撰寫自主學習成果前,先處理好材料,後續的整理呈現才能獲得較好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