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沙鹿區文光國民小學生態行動會議紀錄
第一次生態行動會議紀錄(線上會議) 2021.05.07 AM 08:30
主席報告:
本校從105學年度本校承接臺中市教育局大肚山原生種復育計畫後,已經成功復育大肚山威靈仙、台灣百合等大肚山原生物種,並同步進行原棲地再引回的作業。學校在進行校本課程研發時,也已經把原生種復育入課程發展的一部份。雖然已有復育原生種植物成功的經驗,但多樣性生態與棲地應是隨同伴生的,目前校園內原生種植物數量不多,也無檢視適合其他原生物種種植的區塊,提供學生作為四季觀察的學習場所。期待透過申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台美生態學校]教育計畫,讓大家對於原生物種有更多的認識,知道棲地影響生物多樣性。
一、討論事項:
(一)成立生態團隊
依據[台美生態夥伴]請規範,除生態行動顧問之外,生態行動團隊需由學生(佔總數25%)與教師共同組成。因此團隊組成成員經討論決議後,由下列成員組成:
2.設定環境路徑--【生物多樣性】生態行動計畫
配合學校校定課程及校務推動重點,設定環境路徑為【生物多樣性】生態行動計畫
二、決議:
依會議討論內容執行之。
臺中市沙鹿區文光國民小學生態行動會議紀錄
第二次生態行動會議紀錄(線上會議) 2021.06.11 AM 08:30
主席報告:
本次會議請團隊成員就學校環境檢視及生態行動方案進行討論
一、討論事項:
(一)環境檢視:行動成員依生物多樣性檢核表,進行校內生物多樣性環境檢核。如附件(一)
(二)行動方案檢視--【生物多樣性】生態行動計畫
行動動機與目的:
1. 提升學生對於生物多樣性的認知與意識。
2. 調查校園及社區的生物多樣性。
3. 透過田野調查,讓學生了解延續物種及維持物種多樣性的重要性,落實環 境教育與生態保育觀念。
4. 透過實地觀察、育苗及復育特有種植物的過程,培養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並引導學生研究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並激發生態保育的熱情及行動力。
5. 藉由關懷生活周遭的動植物及環境問題,取得人與自然間的完美平衡,形成善的循環。
6. 透過探索、行動與實踐方式,建立保育生態的觀念。
二、決議:
依會議討論內容執行之。
臺中市沙鹿區文光國民小學生態行動會議紀錄
第三次生態行動會議紀錄(線上會議) 2021.07.30 AM 08:30
主席報告:
本次會議請團隊成員就大肚山原生種植物復育的種類及復育方案進行討論
一、討論事項:
(一)原生種植物復育的種類:經過校內生物多樣性檢核表,擬定增加校內昆蟲食草及蜜源植物的種類有:球蘭、馬蘭、芙蓉菊、金銀花、爵床、毛白前、狗花椒頷垂豆。
(二)規劃原生種目標植物種植區
1.球蘭、馬蘭、芙蓉菊、金銀花、爵床種植在寯思樓前的花圖,以方便學生進行觀察。
2.狗花椒、毛白千先從大肚山移植至網室後,再種於寯思樓後方
2.攀爬植物透過申請綠籬計畫,在遊樂器材區西側設置攀爬類原生種植物區。
二、決議:
依會議討論內容執行之。
臺中市沙鹿區文光國民小學生態行動會議紀錄
第四次生態行動會議紀錄(線上會議) 2021.09.02PM 12:40
主席報告:
本次會議請團隊成員本學期各項推動生物多樣性課程執行細項進行討論
一、討論事項:
1。提升學生對於生物多樣性的認知與意識。
課程內容:結合翰林第七冊第一單元-「台灣的自然資源與物產」,由行政執行老師-增春老師負責教學。
目標學生:六年級
2.嚴倬雲女士保種中心陳俊銘經理
課程內容:到校辦理生物多樣性講座。
目標學生:六年級
3.申請環境輔導團到校宣導
課程內容:氣候變遷與調適之生物多樣性講座
目標學生:四年級
4.臺美生態伙伴學校精神宣導
活動內容:由行動團隊中的自治小市長和環保小署長利用兒童朝會,向全校師生宣導台灣夥伴學校與生物多樣性的精神與執行方式。
目標學生:全校
5.調查校園及社區的生物多樣性。
活動內容:由劉漢維主任帶領生態行動團隊的小朋友們調查校園內原生種動植物。
目標學生:五、六年級
6.校園動植物生態地圖。
活動內容:完成校園動植物生態地圖。
目標學生:六年級
7.植物解說牌。
活動內容:由學生製作校內目標植物解說牌。
母標學生:五年級
8.辨認當地的棲地與生態系,以提升生物多樣性。
活動內容:申請台中都會公園三位生態志工導覽,進行都會公園原生種生態踏查。
目標學生:六年級
9.將人類活動與生物多樣性的關聯找出。
課程內容:結合翰林第七冊第一單元-「台灣的自然資源與物產」,由行政執行老師-增春老師負責教學。
目標學生:六年級
10.辦理生物多樣性講座
課程內容:辜嚴倬雲女士保種中心陳俊銘經理到校辦理生物多樣性講座。
目標學生:六年級
11.改善校園土地的生物多樣性。
活動內容:透過校內動植物生態調查,由生態小組規畫進行改善校園土地多樣性策略。
目標學生:五、六年級
二、決議:
依會議討論內容執行之。
臺中市沙鹿區文光國民小學生態行動會議紀錄
第五次生態行動會議紀錄(線上會議) 2021.09.30PM 12:40
主席報告:
本次會議請團隊成員本學期各項推動生物多樣性課程行動方案
討論事項:
一、改善校內土壤環境行動方案:選擇校內兩個待改善區塊,進行改善校園土壤環境
1.負責班級:六丙行動團隊
2.選擇區塊:A區-學務處前花圃(土壤乾硬,陽光不充足、土壤貧脊植物生長情形不佳)
B區-荷花池坡地(土壤乾硬、陽光充足、土壤貧脊、土壤內無生物活動現
象)
3.行動方案:
(一)A區-每日給充足水分、行動團隊進行鬆土、申請肥料施肥,請工友先生協
助修剪 旁邊的樹枝,改善光照問題,重新種植地上植物。
B區-設置觀察區圍欄,請學校協助提供灑水系統,申請肥料施肥,停止觀
察區除草及人工干預,不清除落葉。
(二)於行動方案執行前後,分別進行土壤採樣,觀察記錄,以檢視行動方案成
效。
二、建置校內攀爬型植物區,充實校園內提供動物之食草及蜜源植物
1.負責班級:六乙行動團隊
2.選擇植物區:A區:視聽教室前花圃圍牆 B區:遊戲器材區旁西圍牆 C區:詠蟬居周圍
3.行動方案:
(一)A區:種植學校以復育成功的大肚威仙及白毛前。
(二)B區:建置為校內攀爬植物區,由行動小組成員選擇8種原生種攀爬植物,
提供動物食草及蜜源植物。
(三)C區:在詠蟬區周圍移除止草磚,改種大肚山威靈仙,讓它攀爬種座詠蟬居
,除提供昆蟲食草及蜜源,也改善詠蟬居日照問題。
三、提供競賽活動,提升學生觀察校內生物的能力,認識校內多樣生物。
1.負責班級:六乙
2.選擇競賽方式:
(一)行動團隊製作校內生物簡報和競賽紙卡,校全校學生介紹校園內的動植物
及分布位置。
(二)低年級:利用大型彈珠遊戲台,讓低年級學生以彈珠落下格子內的圖片與
現場海報標示生物做配對。
(三)中年級:製作20種校內生物圖片,以記憶對對碰方式競賽,進行班級內及
年級間競賽。
(四)高年級:由主持人念出題目中的生物名稱,進行類似心臟病的遊戲方式,
進行班級內及年級間競賽。
3.協助資源:圖片印製、獎品提供
二、決議:依照行動團隊小組規畫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