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名:臺灣鬥魚、三斑、臺灣金魚
體長:通常以3~5公分較為常見,最大體長可達8公分左右。
地理分布:蓋斑鬥魚原本廣泛分布於本省各地低海拔的溪河、湖沼、溝渠、稻田等棲所,一度因棲地遭到破壞數量極為稀少,於79年被列入保育類魚類,後經人工大量繁殖後,現已從保育名單中移除。
生態習性:初級淡水魚。蓋斑鬥魚棲息於低海拔的平原緩流區或湖沼等靜水域棲所。在低溶氧水域中,可以吞入氣泡利用消化腔中呼吸。產卵期約在5~7月,繁殖期的雄魚在水草區的水體表層製造許多氣泡群,以供雌魚將卵產於其中,使卵懸浮在水表層。雜食性,喜好攝食浮游動物、小型水棲昆蟲及其幼蟲、藻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