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雪蓮 #高山雪蓮 #雪蓮果 #尖石 #司馬庫斯
資料來源:https://www.tdais.gov.tw/ws.php?id=1841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D6jkkQ
資料來源:https://www.peekme.cc/post/660615
資料來源:http://cy.news.tnn.tw/news.html?c=3&id=24243
資料來源:http://www.fma.org.tw/2018/S-3-5.html
資料來源:https://heho.com.tw/archives/90335
雖然雪蓮果長得像紅薯,但是在內在上卻有著質的區別!雪蓮果原產自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具有「洋血統」,目前已有500年栽培歷史,雪又名「亞貢(yacon)」。這個名字來源於安第斯當地土著語的西班牙音譯,意為「神聖之果」。
雪蓮果中的果寡糖含量是所有植物中最高的,能促進有益微生物的生長。人體內沒有酶可以水解這種碳水化合物,因此難以被人吸收,糖尿病患者可以食用。雪蓮果不僅低熱量,還含有類胰島素物質,能幫助人體控制血糖,是糖尿病人和擔心發胖的人的首選。
新竹縣尖石鄉的那羅、馬石、司馬庫斯、田埔、新光及鎮西堡等部落屬於原住民泰雅族,近年來成為著名的休閒觀光地區,包括尖石地標、那羅觀光農場、神木群、溫 泉、泰雅武士、青蛙石等。以往當地聞名之作物為高接梨,這兩年來秋季到達此地,則見滿山遍野種植一種葉片大大的呈戟型,開著類似黃色小菊花的植物(圖 1),塊根形狀則酷似甘藷,味道像是水梨,甜甜脆脆的水果(圖2),原住民稱之為「天山雪蓮」或「地下水果」。乍聽之下,似乎與記憶中武俠小說中所記載著 西藏高原天山所產的「雪蓮」,無法互相連貫。的確它不是「天山雪蓮」,而是一種屬於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學名 Smallanthus sonchifolius , 英文名稱為Yacon。剛開始被誤認為菊苣,但菊苣葉片為尖卵型,塊莖則類似狗蹄型,因此兩者相異。而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姜金龍博士認為以「菊藷」稱之,可能較為貼切。但是據文獻報告另有以「菊藷」為中文名稱之植物。因此尚待植物分類學家給予正式的中文名稱。
資料來源:https://www.tdais.gov.tw/ws.php?id=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