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社采風圖》作者:六十七
六十七是個人名,字居魯,滿州鑲紅旗人,在清朝乾隆九年到十二年間(西元1744年~1747年),曾任滿人巡視臺灣監察御史三年,他巡察臺灣各地,倩工繪製了《臺海采風圖》及《番社采風圖》。
《番社采風圖》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跟國立臺灣圖書館各有一份藏本,內容不盡相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帖風俗圖十七幅,國立臺灣圖書館藏帖風俗圖十二幅,生動的圖畫描繪出臺灣原住民捕鹿、耕種、刈禾、舂米、糖廍、織布、乘屋、渡溪、迎婦等風俗活動,這些圖畫相當寫實。
在《番社采風圖》中,主要可以分為生產活動、社會活動、生命禮俗等三部分,與生產活動相關的主題有捕鹿、種芋、耕種、刈禾、舂米、糖廍,約佔二分之一的篇幅。而瞭望、舂米、乘屋、織布、迎婦等五幅有平埔族住屋的圖像,可推考臺灣歷史初期平埔族之社會面貌與文化特徵,描繪出當時許多日常生活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