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册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第十册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Shuangshuang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10: Ancient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级: 7/8年级上学期(也适合基础好的低年级学生或认字少的高年级学生)
《古代科学技术》一册通过生动的故事,向学生介绍部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现和发明的过程,如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和火药等四大发明,陶瓷制作和丝绸纺织技术的发明、发展,茶叶的种植及研究,以及中国古代在医药学、天文学、水利工程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同时比较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探讨中国古代是否只有技术没有科学、现代中国为何落后于东方的李约瑟难题等。写作方面学习应用文和说明文的写作。并有指南针、竹简、星星钟等手工。学生不仅能学到一些科技知识,从另一个侧面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地理和历史,而且比较中西科技发展进程,探讨不同文明的起源和特点、科学和技术的异同及发展的动力。本册词汇量1700左右。
(点击右键展开)
第一课 四大发明1:指南针
1. 看动画,学课文,了解指南针的发明和历史发展过程(司南、指南鱼、磁针、罗盘及其年代/朝代)
2. 分析讨论科学说明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3. 手工:指南针
4. 文化比较:了解四大发明的由来、李约瑟难题、中国古代是否只有技术没有科学的争论
第二课 四大发明2:蔡伦造纸
1. 学偏旁部首:雨字头,舟字旁
2. 看动画,学课文,了解中国早期主要文字载体及其出现年代:甲骨,青铜,简牍(竹简、木牍),帛,麻纸,丝絮片,(蔡侯)纸
3. 手工:竹简
4. 文化比较:了解其他古文字载体;古埃及纸莎草的消亡之谜
第三课 四大发明3:火药
1. 看动画,学课文,了解火药的起源、历史发展过程和用途,及中国古代的火器
2. 复习老子、道教、孙悟空和太上老君等相关文化内容
3. 课后阅读:《勇敢的万户》
4. 文化比较:火药的出口转内销——近代欧洲人通过实证科学法造出更有威力的火器;明朝以后的中国进口和仿造欧洲更先进的火枪火炮
第四课 四大发明4:活字印刷术
1. 学偏旁部首:食字旁,穴宝盖
2. 看动画,学课文,了解印刷术的发展过程
3. 纪录片《印刷术祖师——毕升》
4. 手工:钱币简易拓片
第五课 张衡和他的地动仪
1. 看动画,学课文,了解张衡的生平和创造
2. 会看北极星和北斗星的位置;战国时期就有相关记录
3. 地动仪的各种模型和有关争论
4. 动画短片《张衡制造地动仪》
5. 简介祖冲之和祖率
6. 手工:星星钟
7. 文化比较:复习汉朝和罗马帝国的时间;比较张衡和同时期的古罗马天文学家托勒密
第六课 丝绸和丝绸之路
1. 看动画,学课文,了解丝绸的起源和发展
2. 重点介绍:远古时期嫘祖养蚕的传说;西汉马王堆汉墓的最薄绸衣、帛书帛画;唐朝《簪花仕女图》
3. 文化比较:古罗马和丝绸之路
第七课 茶神陆羽
1. 看动画,学课文,了解陆羽的生平和作品、茶的起源和发展
2. 介绍神农发现茶叶及用茶解毒的传说
3. 复习地理课学过的茶叶产区、种类、发酵茶与不发酵茶的区别、制作过程和茶具
4. 看视频《茶文化》
第八课 李春造桥
1. 看动画,学课文,了解李春的生平和赵州桥的设计构造特点和好处
2. 介绍隋朝;复习历史朝代,背朝代口诀
3. 介绍一些中国现代桥梁:港珠澳跨海大桥,张家界玻璃大桥,青海万丈盐桥
4. 文化比较:赵州桥与传统半圆形拱桥及西方类似拱桥的比较
第九课 “药王”孙思邈
1. 看动画,学课文,了解孙思邈的生平和导尿、针灸、食疗的故事,及《千金方》一书
2. 介绍中药的特点:取材(植物+动物+矿物+人工制品)、分类、禁忌、补药和食疗
3. 比较李时珍、孙思邈、李春、陆羽这些历史人物的异同点
4. 文化比较:中医的现状、在美国的分布、与西医的区别、关于中医的争议
第十课 李时珍和他的《本草纲目》
1. 看动画,学课文,了解李时珍的生平及《本草纲目》一书
2. 介绍中医发展历史,复习学过的神农、华佗、李时珍,讲解甲骨文的相关记录、扁鹊和望闻问切法的创立、张仲景和阴阳五行的中医理论
3. 介绍穴位、点穴、武侠小说
4. 文化比较:李时珍花了27年写成《本草纲目》;查一查还有哪些书是作者花了很长时间写成的?
第十一课 都江堰
1. 看动画,学课文,了解李冰其人和都江堰的地理位置、结构和物理原理、作用和历史意义
2. 讨论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3. 文化比较:古今中外的著名水利工程
第十二课 中国瓷器
1. 看动画,学课文,了解陶和瓷的区别,及中国陶器和瓷器的发展过程
2. 代表性陶器:人面鱼纹彩陶盆、集体舞彩陶盆、现代派的马家窑漩涡纹彩陶罐、蛋壳黑陶
3. 代表性瓷器:北宋汝瓷;宋建窑曜变天目,兔毫盏,油滴盏;元青花;清彩瓷
期末复习;考试(笔试+口试)+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