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册
中国民俗与民间艺术
第11册
中国民俗与民间艺术
(Shuangshuang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11: Chinese Folk Culture and Arts)
年级:7/8年级下学期(也适合基础好的低年级学生或认字少的高年级学生)
《中国民俗与民间艺术》一册以浅显的语言,介绍了有代表性的中国民俗和民间艺术,包括节气、节日、民俗、建筑、京剧、中国菜、书法、武术、剪纸等,大都是AP中文考试涉及的内容。学完本书,既能提高学生的中文水平和思辨能力,也让学生领略中国民俗与民间艺术的丰富多彩和精妙之处,了解几千年农耕社会的生活方式、衣食住行、风土人情和民众娱乐等,并为AP中文考试做好准备。上课形式活泼,以动画影视、戏剧手工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潜力。期末有品茶会、书法展等汇报表演,让孩子交流合作,增加感情,也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1.识字量:1800
2.读:流利朗读课文(1000-1500字)
3.写:电子邮件
(点击右键展开)
第一课 二十四节气
1. 什么是节气;节气的由来;二十四个节气的名字和特点
2. 节气的用处:安排农事;相应的饮食;节气与节日
3. 描写节气的诗歌:杜牧《清明》
4. 看:李子柒视频
第二课 喜庆的节日
1. 四个主要节日:春节,元宵,端午,中秋
2. 补充内容:门神和对联;财神和寿星;宫灯和孔明灯;元宵和汤圆;灯谜
3. 看:李子柒视频
第三课 独特的民居
1. 北京四合院:传统等级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
2. 陕北窑洞:复习陕西历史和地理;门窗艺术
3. 蒙古包:复习内蒙地理、历史和少数民族;马头琴
4. 江南民居:马头墙;吴冠中的江南画
5. 福建土楼:电影《木兰》,《大鱼海棠》
第四课 中国古建筑
1. 两大特点:木架结构和大屋顶;斗拱和榫卯;举例:故宫和地震实验
2. 古建筑保护人:梁思成和林徽因
3. 补充阅读:梁思成与佛光寺;北宋《营造法式》
第五课 京剧
1. 京剧的起源、现状、表演方式(唱念做打)、行当(生旦净丑)、脸谱、服饰
2. 看:《三岔口》,《拾玉镯》;唱:《唱脸谱》
3. 课后阅读:梅兰芳;地方戏
复习;期中考试(笔试+口试)
第六课 茶
1. 茶的起源:神农的传说
2. 茶的推广(从药用到日常饮料):唐朝“茶神”陆羽《茶经》
3. 茶的制作工艺(发酵)和种类(六大种+花茶)
4. 品茶会
第七课 中国菜
1. 中国菜的总体特点和各地风味
2. 饺子:年节食物;各种馅儿;做法
3. 北京烤鸭:做法;吃法;老字号全聚德
4. 菜名的故事:狗不理包子
5. 课后阅读:东坡肉
6. 做一个中国菜,拍视频
第八课 书法艺术
1. 书法为什么是艺术
2. 常见字体及产生年代
3. 三位书法家,三幅行草名帖
4. 文房四宝:宣纸,徽墨,湖笔,端砚
5. 写书法
第九课 中国武术
1. 武术的历史、内容和武德;少林拳和太极拳
2. 武术对文学艺术的影响:古典小说;武侠小说;戏曲影视
3. 补充阅读:少林寺及同名电影
4. 看武侠片
5. 电子邮件(论述文)的写法
第十课 民间艺术——剪纸
1. 剪纸的起源;现存最早的剪纸
2. 有名的剪纸:陕西窗花,河北蔚县剪纸,江苏扬州剪纸
3. 看视频,做剪纸
期末复习;考试+品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