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ter Lynch
我三年前搬來台灣的時候, 在松江南京捷運站附近租了一間三房的住家, 月租八萬元, 管理費一萬元. 球友們都說我奇怪, 月付八萬元, 為什麼不買房子呢? 我卻說, 我租的這戶房子, 要價8000萬, 即是要住1000個月才回本, 是超過83年. 台灣又常常發生地震, 不知道83年後這間屋還在不在! 他們又說, 房價會上升, 租金又會上升, 你應該要買房啊. 我知道他們是出於好意, 就不方便和他們再爭論, 只好說有機會就買吧.
人們總是以為以前發生的事會在將來重複發生, 台灣房產價格在過去二三十年不斷上升是由好幾個因素交集推動的.
我租住的房子是一層一戶, 5到14樓有十層, 但是只有三層有人居住, 另外7層空置. 晚上路過附近的台北1號院, 亮燈的戶數很少, 我看入住率也是不足三成. 我的結論是, 台北的豪宅都是在炒賣, 實際需求不高, 我是不會把資金投進這種音樂椅遊戲裏面.
上年我下面一戶賣出, 成交價7200萬元, 價錢跌了10%. 續租的時候, 其他屋主向我招手, 願意七萬元出租, 我向屋主反應市況, 他也同意把租金租金砍一萬元, 新的租金是七萬元. 現實的例子是房價會下跌, 租金亦會下跌, 沒有只升不跌的事情.
更令我摸不著頭腦的是, 那些空屋的戶主, 每個月要繳交一萬元管理費, 一年就是十二萬元, 十年就是一百二十萬元啊! 這個空房子在資產負債表上當然是一個資產, 但是在它實際功能上, 卻製造負現金流, 是一個負擔, 那麼這個算是資產還是負債呢? 投資的目標不就是沒有工作的時候有錢可以花, 但是一戶空屋, 你卻要不斷工作養育它, 怎麼想都不划算.
2019/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