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賽事階段
賽事階段大致分為「出閘」「第二彎道」「第三彎道」「終點前」四個場景。當然,也有增加或減少場景的例子。
「出閘」「第二彎道」「第三彎道」為馬娘們競爭位置,調整氣合值的階段。在終點前的「入線判定」賭上一切修正值,大者即為賽事勝者。
2.出閘
馬娘們進入閘門,樂隊奏樂(GM可準備BGM,馬娘的主題曲也頗為適合)後進行。此時為唯一例外,出閘前的氣合上升上限為5而不是3。以馬娘們此時的氣合值對應骰數的馬娘判定為基準,點數越大者越有利。而達成值最低者則成為「基準值馬娘」。
接著由點數第二低者由小到大開始選擇相對位置。可選擇已經排序角色前、中、後的位置,最前面的角色為逃げ位置,第二位為先行,其他角色全部配置在差し位置。另外,根據技能與狀況還會有「大逃げ」「追い込み」「出遅れ」(慢閘)等位置配置。
3.節奏的決定
各場景處於最前面的角色能夠選擇此場景的節奏,有「快節奏」「平均節奏」「慢節奏」三種可選。若最前面的角色處於「大逃げ」位置,則自動會變成「大逃節奏」。
決定節奏後,全員將在此場景以該節奏進行奔跑。場景結束時,各角色會因為處於各位置而有自動的氣合上升數值,稱為「節奏上升」。
而「大逃節奏」的節奏上升標記為1~2,請以擲1D6得出的骰面決定上升1還是2。1~4的節奏上升氣合值為1,5、6為2。
註:
這裡舉個簡單的例子方便理解出閘的位置選擇。假設四名玩家的達成值為以下數字。
特別周:9,無聲鈴鹿:15,神鷹:12,春麗:6
那麼春麗即為基準值馬娘,由點數第二低者(此例子為特別周)由小到大開始選擇相對位置。特別周選擇「春麗前面」,神鷹選擇「特別周後面」,無聲鈴鹿選擇「特別周前面」。那麼位置之決定結果為:
逃げ:無聲鈴鹿 先行:特別周 差し:春麗、神鷹
4.第二/第三彎道
賽事中盤的場景。首先要進行「障礙檢定」,由最前面的角色擲1D6決定。若擲出結果為1~3則表示障礙發生,需再根據「障礙對應表」擲1D6決定發生了什麼樣的問題,4~6則無事發生。
各彎道的場景以調整位置為主要目的。要調整位置則以先前之位置相對順序依序宣告,宣告後處理。各角色可以以讓氣合值上升1點為代價移動至原位置的前或後方,若不想變更位置則宣告不變更,不上升氣合值。
但是,「逃げ」與「追い込み」一個場景僅能有一名角色處於該位置。若配置了兩名以上的角色,則會發生「位置爭奪」。
「位置爭奪」以現下馬娘們的氣合值對應骰數與加成的馬娘判定進行,勝者可待在自己想要的位置,敗者則移動到可以移動的相鄰位置(這個狀況的強制移動不會使氣合值上升)。
變更節奏的場合,則最前面的角色會獲得「逃げ」位置。這點對於「大逃げ」也相同(「大逃げ」位置包含在「逃げ」位置內,所以若有角色想從「先行」移至「逃げ」則也同樣會發生位置爭奪。)。
原本處於「逃げ」位置的角色選擇變更位置導致現下「逃げ」位置上沒有其他玩家的角色存在時,將遞補NPC的馬娘進入該位置。此時的節奏由GM擲1D6隨機決定,點數1、2為「慢節奏」,3、4為「平均節奏」,而5、6為「快節奏」。
5.終點前場景
終點前的第四彎道以及其後的直線為「終點前」場景。是由領先的「逃げ」「先行」馬娘持續領放獲勝呢,抑或是位處後頭的「差し」「追い込み」馬娘發揮腳力追上超越而勝呢?為分出勝負的最後環節。
終點前進行「入線判定」。以位置靠前的馬娘向後依序宣告使用技能(同位置者則相互以馬娘判定對抗,勝者視為在前較早處理)來調整氣合值,各位置的馬娘會因為位置本身而受到位置修正值的影響:
「大逃げ」「逃げ」:+-0
「先行」:-1
「差し」「追い込み」:-2
「出遅れ」:-5
而想要打消技能妨礙其他角色的話,也同樣在此時進行宣告。最前面的角色依序依照宣告進行判定,扣除修正值後即是最終的達成值。若是本身距離很長的賽事,入線判定進行複數次也是有可能的,請參照賽事本身的說明。
6.衝線!!/寫真判定
達成值最大者為第一名,之後依照達成值大小依序排出名次。
若有達成值相同者,則相同之玩家只以「衝線前最後的氣合值對應骰數」來互相對抗。此時不能使用或重新使用技能,也不會上升氣合。這被稱為「寫真判定」。若還是同點,則視為同時入線,名次相同。
而與第一位入線角色的達成值差距將換算為距離差距(相差1點=1馬身,若是寫真判定則相差1點=1公分)。
註一:1馬身約為2.5公尺。
註二:因為各式各樣的理由想在出閘時選擇「出遅れ」(慢閘)可與GM商量,GM承認的話即可直接選擇該位置而不參加出閘判定。不過這會不會被觀眾或其他參賽者視為沒有比賽動力呢?GM須將此行為找出理由並融入故事中為佳。
註三:(翻譯菌補充)若覺得入線判定直接從1馬身跳到1公分不是很妥當,亦可將第二次的差距修改成1:10公分。自行修改後加入「同點時再進行第三次的對抗」之規則,再將差距變為1公分級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