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美津──曾是有痣的少女,仍有跳舞夢

黃美津手語名示意圖

(右手拇指、中指和無名指曲捲於掌中,食指和小指伸直,食指點在右邊嘴角上痣的位置。)

#生理特徵

黃美津兩手交疊、面對微笑地等待我們的提問,她的坐姿特別筆挺。虎尾出生,婚後隨夫家到莿桐生活,七十八歲的她身上穿著一件深藍上帶有白色圓點的無領衫,及一條淺灰色的寬鬆短褲,因此散發著活潑健壯的感覺,而這兩件衣物都是她自己親手裁縫的!

 

她從年輕時就開始縫紉了,一件衣服從零到有皆不假他人之手。她回憶起二十一至二十四歲那時,還曾在基督教會裡擔任手語及家政課的老師。

 

那時她負責教導一群聾人小孩手語,教材就是聖經裡的故事。不過有些內容實在太難用手語直接翻譯了,她就發揮創意,加入自己的詮釋,換一個方式把聖經故事比給學生們看!

 

手語課上完了,下午她就教家政,將她的縫紉手藝從頭交給學生們。牧師提供給她一個月三百元的薪水,在當時平均月薪並不到一千塊的年代,那算是一個還不錯的收入。手語和縫紉,皆是依賴手的技藝,黃美津就這樣手把著手,將自身所學傳授給學生們。

 

後來這雙手也用於祈禱,由於教學工作的緣分,黃美津成為了基督徒。

 

隨著牧師的離開,她的手語課和縫紉課也跟著告一段落。問起是否還記得學生的手語名字呢?她一開始說:「時間太過久遠,都忘記了。」但隨著繼續聊天,她逐漸喚回零星的印象。

 

她將食指和小指伸直,食指輕滑鼻翼兩次,那是一個鼻子上有痣的女同學的手語名字;以及右手食指與中指伸出,其餘手指曲捲於掌中,並對左手小指做剪掉的動作兩次,這是另一位男同學現在的手語名字。雖然並非由她命名,但當記起學生們的手語名字時,也找回了一些被擱置已久的影像。

 

從有痣的女孩、抽高的個子、到愛跳舞的人,她的三個手語名字各具特色,就像她珍藏的那些大相冊保存了她的諸多記憶一樣,透過不同的手語名字,我們也看見了不同時期的她的面貌。

::來看訪談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