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這真的是個很有挑戰性的工作!」

關於這一點,雲林縣聽語障福利協進會的團隊夥伴們都有非常深刻的體悟。

 

計畫從2022年初萌芽,從構想討論、籌備、訪問、資料整理到現在,執行了將近兩年,團隊的夥伴們在2022年的夏天,帶著一顆炙熱的心,走遍了雲林各個鄉鎮,在60多名願意接受訪談的協會成員中,完成了40名聾人的訪問。

 

我們以聾人的手語名作為起點,進行聾文化收集記錄的工作,目前總共收穫了雲林地區40名聾人,關於他們大大小小不同的人生故事。透過這群小人物彼此有異有同的人生,我們不僅可以看到一些聾人固有的文化特質,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台灣這塊土地上,還有來自這個族群不一樣的台灣精神:「原來大家都是這樣走過來的!」。

 

我們從這40名受訪者身上還看到的是,大家從不認為自己因為聽不見而低人一等,所有人同樣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為自己、為家人及為了社群的延續而努力活著。我們在這群人的訪談當中,驚訝的發現,這群人在說起屬於自己的人生故事時,平平凡凡,盡是談笑風生,沒有作為弱勢族群的一絲悲情。

用自己的生命經驗建構出來的聾人歷史

手語名作為聾人最直接相關的個人身份及社群身份象徵,不單只是符號或名字,背後更背負著各自的生命故事。當我們每每對一個手語名字發出提問:「誰幫你取的?」、「為什麼取這個名字?」、「這個手語名字的意義?」……大家總能夠娓娓道出某段屬於過去的故事,稍不留神,還會侃侃而談到欲罷不能。訪談過程不只是加深了受訪者和他們「手語名字」的連結,訪談團隊也如同親身經歷了台灣聾人的一段歷史。

 

很多受訪者一開始在鏡頭前,因為缺乏類似的經驗,都會很擔心地表示「怕自己沒能好好地用手語表達,會打得不好或表現不好,很不好意思」,但是在訪問進行後,一旦忘了鏡頭,大家都能夠很舒服暢快地表達自我。這一點其實該歸功於聾人訪談者黃麗馨老師,如果不是黃麗馨老師在訪談時創造了聾式環境,這些聾人受訪者恐怕極少有人能如此這般的放鬆,而且是沒有戒心的接受採訪。

 

看著聾人揮動雙手以手語敘說自己的故事是個很棒的視覺享受。他們在生活中可能因為在大環境裡的語言限制,和一般人往往只能靠簡單的手勢和筆談來溝通,很少有聽人願意花1小時、甚至2小時來聆聽他們的生命經歷,更別提讓他們用手語暢所欲言了。

以聾為本的工作核心

這項雲林在地的聾人文化訪談活動,為了貫徹「聾人事務,聾人參與(Nothing about us without us)」的核心價值,計畫團隊從計畫擬定、訪綱題目、同意書、人員聯繫、實際訪談拍攝、翻譯及文字撰寫,到後製確認等等,都下了很大的功夫。我們除了看到了聾人們的手語名故事,並為聾人文化留下歷史紀錄,也讓願意接受訪談的聾人們了解到,如何在這一場訪談活動裡,或在未來為因應不同目的與他人的合作過程中維護自己的權益。

 

為順利推動這個計畫,除了必須要有聾人願意接受訪問外,團隊還必須與許多不熟悉手語及聾人文化的專業人員合作,如:剪輯師、故事寫手、策展人員等,大團隊的所有成員需要來回反覆地進行溝通、確認與調整內容,最後才能產出令人滿意的結果。過程中雖然耗費的心力很大,但看著計畫一步一步地被付諸實踐,努力沒有白費,大家的滿足感也油然而升,我們總算一起達成了這項任務。儘管這可能還只是聾人史料收集工作的起點。

迷路記:「你知道這附近有沒有一位聽不見的人嗎?」

猶記當初我們當初迷路在鄉間小路的情景,我們從這頭繞到另一頭,從另一條路兜到這條路,轉來轉去就是到達不了目的地,放眼看去只有望不見盡頭的廣闊稻田和叢生的竹林,我們循著記憶的方向,打探多少轉彎,正當我們不知所措時,遠方一位騎著摩托車經過的阿伯成了我們的浮木,我們詢問:「你知道這附近有沒有一位聽不見的人嗎?」,他很快地知道我們要找的那位聾人是誰,便熱心的引領我們,這樣的一小段插曲,讓我們看見了村落鄰里間的關係緊密,聾人對他們而言是個很特別的存在。

以我的名字呼喚我吧!

只要我們願意藉由2023年的這場展覽了解手語名文化,願意用屬於聾人的手語名呼喚他們,或有朝一日能透過聾社群成員取得一個專屬於自己的手語名,也許那時就能更輕易的與聾人打開話匣子,開啟進入聾人文化及社群的大門,更深入地去發掘只屬於台灣聾人的特殊樣貌。

 

雲林縣聽語障福利協進會同時還希望能將這場展覽幻化成一顆聾人文化種子,透過辦展與觀展的行動,將這顆種子埋入觀者的心裏,期盼它能生根發芽成長茁壯,讓聾人文化的力量能夠被大家看見,並且可以在台灣各地發光發熱!也希望這場展覽可以讓大家發現,聾人什麼事都能做,就算只是簡單的生活,也能夠過的很精彩。

 

衷心感謝所有願意接受我們訪談的聾人們,每次都暖心接待我們的到來;也很感謝在這段時間裏一直不斷給予我們協助的其他人。如果沒有你們的勇敢參與,就不會有這次的展覽。請繼續給我們打氣,讓我們在建立良好聾聽關係的這條路上,可以無怨無悔的,一直不斷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