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成──奔馳漸漸減速,邁出沉穩步伐

我們坐在陳志成在雲林縣元長鄉家中的木質長椅上,與陳志成進行對話。四十多歲的他已婚,太太也是聾人。兩人育有一女一兒,現都正在大學裡就學,兩人都是聽人。

 

陳志成父母都是聽人,也略通手語。家中有四兄弟,陳志成排第三,他和二哥是聾人。二哥和他一樣就讀臺灣省立臺中啟聰學校,這個地方也是陳志成第一個手語名“陳弟”的故事由來的起點。

陳志成手語名示意圖

右手五指張開,從左側往左上臂拍一下。)

右手掌心朝內,伸出中指,其餘四指彎至掌心,中指置於右臉頰旁,往下移動。

#中文名借字義  #手足稱謂

陳志成從國小到高中,都在臺灣省立臺中啟聰學校就學。一開始,老師只用手語打出「陳」、「志」、「成」,這個由三個字手勢組成的手勢中文名來稱呼他。這段期間同學們會用手勢中文名,或是簡單的只用「陳」來叫他。

 

直到小學三年級那年,有位賴老師恰好知道陳志成有一位哥哥也在這所學校就讀,因此就將他兩人取名為“陳哥”和“陳弟”。

 

求學時期的陳志成是個名聲響亮的運動健將,特別是田徑中的百米競跑、跳遠等項目,學校的人都認識他。只要一提到“陳弟”這個手語名,校園裡的學生們都會知道那指的就是陳志成。

 

在這次的訪談裏,陳志成還和我們分享了自己和太太從認識、交往到結婚的往事。陳志成和太太從國中時期就認識了。戀愛時,從小木訥的陳志成坦承自己當時並不知道該怎麼作,只能透過看電視,由浪漫愛情劇的故事鋪陳中,學習如何追求女孩子的訣竅。聽到這裡,我們都笑了。

 

學生時代擅長的運動,結婚之後陳志成也不再從事,過去在運動場上飛奔的陳志成,如今承接起重擔為家庭生活努力,即使腳下變得沉重了,對生活卻感到知足。

 

相較於畢業後才有的“原住民壯”和“勝利”兩個手語名,“陳弟”是他自童年時期就打心底接受的手語名字,這也許是因為它更容易讓他與聾校的同學、自己的哥哥,以及學生時代那個擅長田徑、成為校園中風雲人物的過去產生連結,覺得它更貼近真正的自己吧。

::來看訪談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