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美鳳──我記得許多的手語名字

彭美鳳紮著一束馬尾,她穿著密布灰色小圓點及膝的白色夏裝,搭配黑白格紋的長褲,坐姿筆挺,神情有些嚴肅,眉宇之間似乎透著一點緊張與不知所措。她專注凝視著訪談者的提問,隨後開始和我們分享她與手語名之間的故事。

彭美鳳手語名示意圖

(右手掌心朝內置於嘴前,五指伸直朝上;然後食指、中指和無名指併攏,三指伸直往掌心收起數次。)

#生理特徵 #中文名借字義

四十多歲的彭美鳳,原籍新竹,小一時由阿公帶至臺灣省立臺中啟聰學校就學,一路讀到高中畢業。父母都是聽人,手足三人中,除了自己,哥哥也是聾人,妹妹則是聽人。自己的先生也是聾人,兩人在自己還在聾校國中時就認識了,交往六年之後,彭美鳳才從新竹嫁過來成為雲林的媳婦。婚後兩人育有一女一兒,都是聽人,目前都還在大學裡念書。

 

在這次的訪談裡,彭美鳳雖然沒有談及太多關於她個人的生活,但卻告訴了我們許多人的手語名,讓我們藉此得以窺探到更多手語名創造可能的方式。

 

手語名除了可借用中文字的形與義轉化來表現之外,主要是取自個人外在的生理特徵、行為模式、職業類別、器械操作動作、心理狀態、成長軌跡、性格特質中的一個特點,作為創造手語名的基礎;另外在與其他人的訪談過程中,我們還發現甚至連臉部表情與聲音,也都可能成為手語名創造取材的元素。

 

取手語名是一件需要慎重看待的事情,它涉及等待與觀察的過程,而由彭美鳳的敘述中,我們看得出來她也是個觀察能力很強的人。

 

談起願意受訪的原因,彭美鳳的初心其實很簡單,她只是想讓更多人認識手語,並讓更多人能夠知道,手語名是聾人文化的特色之一。許多聾人都有手語名,就像她自己就有“鼻妹”和“彭熊女”兩個手語名。

 

她認為:「聾人會使用手語,是上天賜贈的珍貴的能力。而手語名,則是聾人得自上天最特別的禮物之一。」

 

手語名持有者與其手語名之間常有著直接又深切的關聯。而有些聾人一生中所擁有的幾個手語名,其背後的故事串聯起來,甚至就可能是一部聾人的文化史,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來看訪談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