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增源──如鼠般靈敏應對生命中的山丘與低谷

張增源穿著一件海軍藍的條紋衣衫,留著乾淨俐落的平頭。當他以手語表達自己的故事時,手勢分明、清楚。在幾次採訪過程中,我們發現每位聾人的手語風格都不太相同,就像每個聽人都有自身的說話方式。

張增源手語名示意圖

右手伸出食指微彎,其餘手指握拳,食指指尖觸碰牙齒上。)

右手伸出拇指、食指、中指,其餘手指曲捲於掌中,掌心朝左朝下,拇指指尖抵在鼻翼右側不動,接著食指和中指左右擺動兩次。)

 #喜好事物

張增源的父母及三位手足都是聽人,因此起初父母並不知道聾人該到哪裡上學和受教育,聽聞附近的長老教會有一些課程,媽媽就先帶著他到那裡,幸而教會裡有一位聾老師,為他的父母指點了一條路徑,讓他得以在八歲左右進入剛改制不久的臺灣省立臺南啟聰學校學習。

 

這是張增源首次離家,彷彿到了新大陸,他在那裡學會了台灣手語,也受到了一些數學、美術、烘焙等科目的啟蒙。雖然那時候他還並不知道,這些技術都可能為他未來的生計打下良好的基礎。

 

現年六十多歲的他,向我們回顧了他生命中的幾個重大時刻,雖非總是一路順遂,但正如他的手語風格緩慢、深刻,一筆一畫也正如一步一腳印,都是令人印象深刻,踏踏實實的歷程。

 

張增源有突出的頭頂剪小指白老鼠三個手語名。但以“白老鼠”這個手語名來認識他的人最多!雖然這個手語名字與他的外貌特徵無關,卻與他的生肖和生活方式更有連結。

 

張增源依據地域轉變及接觸到的聾人社群的不同,而擁有不一樣卻同時並存的手語名字,展現了個人在不同時空下的多元面向。從手語名字的產出與使用方式,可以區分出不同的空間與社群連結,這也是手語名字很特殊的地方呢!

       

談起目前的生活,張增源說到自己有三位孩子,都是聽人。老大一家在北部從事營建工作,經常陪伴他出遊;老二在北部學校擔任體育教師,也有了自己的家庭,生活穩定;從小待在他身邊的老三現在也長大了,正開始尋找自己的人生方向。而當時遠赴中國認識的妻子,一直以來也都相處順利。張增源過往奔波的人生,看起來,現在已找到了安頓的所在。

::來看訪談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