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正雄──流轉的旅程,珍藏每一段溫暖的邂逅 

廖正雄是所有訪談者中,少數在學生時代就跨越南中北,於三地的聾校接受過聾教育的人。七十好幾將近八十歲的廖正雄,硬朗樂觀的外在表現,不經他本人明說,多數人大概都會以為他不過只有六十出頭而已。

 

廖正雄和妻子皆是聾人,育有一女二男為聽人,夫妻倆平常不時以手語和孩子們進行視訊,互道平安聯絡感情。

廖正雄手語名示意圖

右手掌心朝下,拇指和食指伸直,其餘手指收起;食指在頭頂由後往右前方畫一下再收起 

#生理特徵

1953年,廖正雄進入臺灣省立臺南盲啞學校就讀,直到小學三年級才擁有了生平第一個手語名,是一位男老師幫他取的,簡單描述為“大眼睛”的手語名字,表示他眼睛大大的、圓圓的。

 

而廖正雄現在使用的手語名字是在臺灣省立臺南盲啞學校豐原分部就讀被取名的,因為他的第一個手語名已經和大約三、四個聾生撞名了,所以後來就改名為“頭疤男”,食指在頭頂上劃過的動作表示受過傷的痕跡,這是他的第二個手語名。

 

從台北聾校畢業後,周周轉轉了好一段時日,在回到雲林長住時,莿桐地區的聾人給了他一個新的名字,表現了廖正雄當時的外貌特徵─八字鬍。

 

這個曾有大眼睛、八字鬍、頭上有疤的男人,直至如今,他仍睜著圓圓的大眼睛,懷抱真誠,珍藏每一段溫暖的邂逅。 

::來看訪談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