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類醫療照養籠-苦楝魔方積木2.0

China Berry Wooden Cube 2.0

「跨物種」合作對象:蛇、苦楝樹

跨物種設計的概念:扭轉人類對於蛇類和苦楝樹的不正確負面觀感。


合作單位:AHA 台灣義築協會 × 臺灣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 × 小金林工作室

時間:2022~2023年


企劃:龜燕設計

Conceptual Design:River 

Product & Graphic Design:蛙本郎


「蛇類醫療照養籠-苦楝魔方積木2.0」是龜燕設計在2022年和非營利組織合作的公益設計案。

設計背景:

苦楝樹是落葉喬木,在春夏之際盛開滿樹的紫色花朵,香氣優雅迷人,但冬天落葉之後樹身看似枯枝如死,氣質如死亡凋零而有不祥象徵,因此苦楝在許多地方背負了不祥的傳說,然而苦楝甚為普遍生長在台灣,具有其生態意義,且全株有用,卻因為惡兆文化之聯想而經常被惡意砍除,或被輕視為雜木而致不妥善使用,為了扭轉苦楝的負面形象,概念設計師 River 提出一個以苦楝木材結合野生動物救傷需求的設計應用。

位於台東縣池上鄉的野灣野生動物救援中心,是東部唯一專門協助野生動物的非營利醫院,已有數起蛇類的救傷案例,其中包含保育類的蛇,如2021年救傷的黑眉錦蛇、百步蛇和鎖鏈蛇,人類開發越盛,加劇與蛇類生活環境的重疊,人和蛇之間的誤解衝突日漸頻繁,許多蛇類深受世人誤會而慘遭迫害,社會大眾對於蛇類長期以來的負面觀感和苦楝的處境相似,透過蛇類醫療照養籠設計案協助更多面臨危機的蛇類,增加救援後的照護能量。野灣除了執行野生動物的救援和醫療,同時進行保育科普化的工作,蛇類的照養籠也可成為生命教育的案例,作為一個台灣國產木材應用在野生動物救援的教材,同時期盼社會大眾願意以不同視角關心飽受誤解的植物和動物,開展自然科學與人文藝術的文化交流,以及使用台灣在地生產的自然材質作為台灣設計與台灣製造的跨界思考。

設計概念:

蛇類醫療照養籠的設計製造專案,主要為了應用台灣在地生產的苦楝木材於野生蛇類救傷行動中,台灣本島現生陸生蛇類共有46種,其中具有毒性的有16種,而野生動物救援中心可能遇到各種不同的蛇類,受傷蛇的照養籠和一般飼養籠不同,需要考量蛇類救傷過程中的醫療行為,例如需要安排麻醉的空間或受傷蛇類的復原需求,同時考量人員照顧受傷蛇類若是毒蛇的作業安全,將蛇類醫療照養籠作「模組化設計」因應蛇類救傷情況隨機應變調整使用,選用通過「台灣木材標章」的熱改質苦楝作為本案模組化設計之材料,物理熱改質木材防腐抗蟲且不添加任何有害化學藥劑,減少各類可能影響蛇類野生動物的化學刺激物質,具安全耐久不易翹曲和開裂的穩定性。


模組化設計的「單元」為一個邊長45公分「立方體架構單元」,六個面可以依照救傷需求安裝不同的面板「元件」,共有四款分別為「掀蓋面板元件」、「封閉面板元件」、「固定式觀察面板元件」和「活動式觀察面板元件」,每一款「元件」皆為使用手工具即可拆裝,方便保育員和獸醫依照救傷需求做功能調整,若是照養籠有毀損或髒污也可做「元件」更替,僅需部份更替可以降低養護的成本,安裝好面板元件的兩個立方體架構單元也可以相連組合成為一個系統,水平組合可用於陸棲蛇需要寬廣的平面空間,垂直組合可用於樹棲蛇需要較高的垂直空間。

「掀蓋面板元件」有完全掀蓋和透氣網部位掀蓋的兩種掀蓋功能,此元件配有透氣網和餵食孔,不繡鋼透氣網亦可以搭配麻醉蓋板作為麻醉箱使用,考量受傷蛇類若是毒蛇,「掀蓋面板元件」設有可徒手轉動的木製旋鈕螺絲,手動可調整螺絲用以固定掀蓋面板,避免蛇推開掀蓋脫逃,不繡鋼透氣網做為雙層,多一層安全防護用以減少毒蛇的毒牙穿過透氣網的可能性,餵食孔設有箱扣具備緊固作用。「固定式觀察面板元件」安裝固定的透明壓克力板,以利於即時觀察照養籠內情況。「活動式觀察面板元件」安裝附有把手可抽拉的透明壓克力板,可拉開壓克力板形成開口,開口可以用於兩個單元的對籠使用,抽拉手把處設置可徒手轉動的木製旋鈕螺絲,可以手動調整螺絲用以固定透明壓克力板避免蛇推開活動面板脫逃,確保救援中心的獸醫和保育員的作業安全。

▲River拍下蛙本郎和這片苦楝林合照是在2015年3月8日,拍了合照不久之後,苦楝就一棵接著一棵被砍倒,現地隨意棄置或焚燒,然後苦楝就在此消失了。

概念設計師River的內心話,關於苦楝魔方積木的前傳和後記:


在地球,生命不停止變化和嘗試,奮力求得生存的一席之地。


我身為概念設計師,總覺得人生必然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而我不放棄在設計工作中思考各種可能性,每一個問題都不可能有完美的解方,但我們當下嘗試著在侷限裡全力以赴的模樣。

我拍下蛙本郎和這片苦楝林合照是在2015年3月8日,拍了合照不久之後,苦楝就一棵接著一棵被砍倒,現地隨意棄置或焚燒,然後苦楝就在此消失了。

然後,我心裡一直掛念苦楝的事情,然後一年過了又一年,七年之後,我們在2022年發生一個機會可以告訴大家更多苦楝的事情了。

身而為人的我,謝天謝地有機會,也十分感謝在這個公益性質設計案一起並肩同行的人們。


我們送蛇籠到醫院那天,我很感動且感謝有機會參與這個公益性質的設計案,看著概念一點一滴成為實體,直到做出來之後才敢放上名字【蛇類醫療照養籠-苦楝魔方積木2.0】,我身為概念設計師,我的工作核心是「無中生有」,身處於事情發生的開端,但「無中生有」的始末在人類社會中面臨許多挑戰,遇到大多數的情況是無法突破習慣的保守,大多數的人遇到問題也都只想要馬上獲得正確的答案或完美的成果,我珍惜設計工作的機會用很多力氣去討論人類世界中的價值觀。


然而,每一個創新設計案的背後隱含的是數不清的不知道和數不清的嘗試和數不清的失敗和數不清的錯誤和數不清的挫折,就像地球上40多億年來生命的演化,生命不停止變化和嘗試,奮力求得生存的一席之地。


感謝合作夥伴們的勇敢和包容!我很感恩我能成為這一座橋,溝通從無到有,感謝在我只有想法就相信並聆聽我的大學同學共同思考如何將人道關懷的精神擴展推及至「跨物種」關懷野生動物(台灣有義築真好),感謝野灣醫院在這其中的腦力激盪和體貼,感謝Suzuki老大剖析台灣森林問題的肺腑之言,感謝小金林工作室的魔力,我會繼續努力盡身而為人的一己之力,也請親愛的大家繼續支持我們!2023的新年快樂啦!

▼相關的其他作品▼

「是誰走過?」猜猜動物腳印盒

▲台灣野山羊的國產木材運輸籠設計與製作案

▲臺灣國產木材學習指南[中級手冊-森林職人的工具箱] 

▲國產木材學習指南 [初級手冊] & [木材教具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