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野山羊的國產木材運輸籠設計與製作案

Formosan Serow Transport Cage

「跨物種」合作對象:台灣野山羊、台灣杉(國產材)、泡桐(國產材)、柳杉(國產材)。

「跨物種設計」的概念:使用來源明確人工造林的台灣國產木材,減少濫伐原始林的木材


合作單位:AHA 台灣義築協會 × 臺灣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 × 小金林工作室

時間:2020~2023年


成為大自然和人類之間溝通的橋樑一直是龜燕的設計精神,致力經由設計過程建立跨物種的連結,台灣野山羊的國產木材運輸籠是台灣國產木材應用推廣結合野生動物需求的展現。


設計概念緣起於2010年的工作經驗,當時參與林業試驗所野生動物實驗室的五色鳥研究計畫,其中一個試驗以人工吊掛段木,增加五色鳥在都市公園築巢機會的可能性,試驗期間五色鳥使用人工裝置的木材,在段木上鑿洞且成功繁殖育雛了,我們也得知人類可藉由人工方式使用自然材質來幫助野生動物。直到今日,當台灣人開始思考森林的永續發展,並且從一個新的觀念展開國產木材的使用,我們如果能在木材應用推廣中同時關注野生動物的需求,讓參與者、觀者和使用者更容易理解設計物件之精神,並產生共鳴是本設計案的首要目標。


設計背景

野灣的東部非營利野生動物醫院已於 2020 年 8 月 15 日正式於台東縣池上鄉開幕,這是台灣東部唯一的野生動物醫院,野生動物若遭受人為干擾而受傷或需要照顧,野灣救援中心肩負幫助受傷野生動物的重要角色,選擇在花蓮與臺東之間,希望能使花東兩地運送動物的時間縮至最短,減少動物長途跋涉而造成的緊迫。醫院具備完善醫療設備與儀器,包含醫療室、住院部及教育推廣區。


野灣透過野生動物救援復健,補足了東台灣長期缺乏野生動物醫療資源的缺口,減少因延誤就醫而死亡的憾事,同時也透過教育推廣與野外調查研究,努力匯聚大家對野生動物的關懷與認同。


臺灣野山羊救傷運輸籠的誕生,源起於設計團隊關心國產木材可以如何支持花東野生動物救傷行動,野灣從開幕至今,已面臨多起臺灣野山羊因人類而受傷的案例,臺灣野山羊是台灣唯一的野生牛科動物,屬特有種,保育等級是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已經處於需要人類保護的情況,每一隻個體的生存都很重要。


但醫院缺乏臺灣野山羊專用的運輸籠,商業市場中也無從購置山羊的專用運輸籠,不適合的運輸籠會造成臺灣野山羊過度緊張導致死亡,因此展開本設計專案,希望幫助臺灣野山羊的救傷行動更加順利,也期待讓更多人認識國產木材應用的豐富面向,國產木材可做為人類使用,國產木材也能提供野生動物使用。

▲ 台灣野山羊於運輸籠 3D設計圖

▲台灣野山羊於運輸籠 3D設計圖 爆炸圖

設計概念

臺灣野山羊救傷運輸籠的設計製造專案,主要為了協助救援和野放的運輸過程更順暢,包含野外人力搬運的步行運輸和車輛移送時段使用,優先考量臺灣野山羊的需求和使用者的安全,並根據獸醫和保育員的救傷經驗,設計符合操作人員工作所需的配件和裝置,木材選擇考量國產木材的材質特性和造林樹種的關係。


臺灣野山羊是珍貴稀有之保育類野生動物,為台灣特有的牛科動物,具有敏感的防禦性,雌雄的頭上皆有長有一對洞角,角鞘不分叉且終生不脫落,為圓錐狀,頂端尖銳且略向後曲,領域性很強,宣示領域會有頂角和追趕的行為,遇到敵害時,山羊也會用角猛力地頂撞。擁有二尺高的跳躍能力,每小時 20 公里的飛奔速度,腳力十分強勁,其蹄向兩側分開,因此可以輕易抓穩峭壁石頭。


救傷運輸籠依照山羊的形質和習性製作,為了降低野生動物的不安,運輸籠必須「封閉」又「透氣」。同時考量使用者在野外操作的需求,救傷或是野放現場的環境通常十分崎嶇,過程很耗費體力,運輸籠必須「堅固」又「輕巧」。


應用「柳杉」、「台灣杉」和「泡桐」三種國產木材的不同特性來達成設計需求,也把目前蓄積量、原生種造林樹種、高海拔造林樹種、平地造林樹種和潛力造林樹種等背景納入材質選用條件。柳杉木材製作籠體的結構和底板,耐受山羊的踩踏,台灣杉的門板用以承受羊角頂撞,泡桐用於側板和頂板以減輕重量。


運輸籠使用具有國產材標章的優質材料,確保籠體堅固可承受山羊重量與衝撞,避免運輸過程山羊逃脫,打磨材料去除粗糙與尖銳部分,避免山羊在運輸過程摩擦受傷。開口門板設計位於籠體兩端且對稱,採用垂直方向抽拉,門板可以完全抽離運輸籠而呈現隧道型態,增加使用靈活度,適用野外狹小空間,安裝門閂可供上鎖,亦可使用門閂固定開口高度,方便對籠時候使用,門板上設置活動式開口,可供通氣、麻醉或觀察使用,門板設有綁繩部位可以遠端拉繩控制。籠體側面下方設置通氣孔隙,斜角設計減少籠內山羊可從孔隙往外看的視角,避免眼神接觸造成動物緊張。外側安裝 12 個金屬手把和 4 個皮環,在野外窄小或有高低落差的空間,使用者可依照空間條件,彈性調整施力位置以利搬運作業。

特別感謝 林業試驗所保護組的莊鈴木助理研究員,提供造林樹種的特性資訊,讓運輸籠的材質規劃可以更符合設計需求,也啟發我們更了解台灣的平地造林木材,在木材應用上有更豐富的討論。


疫情嚴峻的2021年裡,面對各方溝通協調和工作需求,都是挑戰,感謝大家!很高興有機會加入 AHA 台灣義築協會和WildOne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的合作案,參與公益性質的設計製造案,感謝提供台灣國產材的根源TWBwood,讓台灣野山羊救傷運輸籠可以具體實現。

台灣野山羊於運輸籠內(圖片提供/臺灣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2021年12月)

▲野山羊運輸籠。(2023年05月29日,小山羊重返山林)

野山羊野放,運輸籠搬運過程。(2023年05月29日,小山羊重返山林)

▲野山羊野放,運輸籠搬運過程。(2023年05月29日,小山羊重返山林)

▲野山羊野放,運輸籠置於車輛內。(2023年05月29日,小山羊重返山林)

EP58

[雷婆(River)參加「AHA ! 來說Bar」;台灣義築協會的Jill吉爾一起聊設計和創作和夢想;五色鳥啟蒙的居住試驗;我想生活在一個有樹的地方;應用台灣國產木材的跨物種設計案;雷婆River夢想進行中的實例:台灣野山羊救傷運輸籠;台灣的森林;龜燕與義築攜手合作將人道關懷的精神擴及至野生動物的保育行動]

收聽連結

https://sites.google.com/view/turtle-goodjob/episodes/s6/ep58

▼相關的其他作品▼

「是誰走過?」猜猜動物腳印盒

蛇類醫療照養籠-苦楝魔方積木2.0

▲臺灣國產木材學習指南[中級手冊-森林職人的工具箱] 

▲國產木材學習指南 [初級手冊] & [木材教具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