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崙村,一座位於臺東縣太麻里鄉的村落,東鄰太平洋、北方與西方被金峰鄉包圍,南面則與多良村接壤,村落主要由四個排灣族部落及一個阿美族部落所組成,此外還有少量的漢人及退伍榮民。
因為具備地理重要性,金崙村也被視為古代臺灣島上東南沿岸之交通要道,成為臺灣東西各族群往返的必經之路。
金崙村位處中央山脈地質區且經過2000公尺以上的瀧山斷層,此斷層被推測與溫泉形成有密切關係,受到地質構造、熱源遠近以及上、下游集水域熱水和地下水混合比例的豐枯差異等影響,導致金崙溫泉有愈往上游溫度愈高的現象產生。
金崙溫泉的泉水屬於弱鹼性碳酸氫鈉泉,酸鹼值在7至8之間,無色透明且帶點硫磺味,溫度約在攝氏70至90度左右,不僅能夠適量飲用,在地方更是流傳其對於人體有所助益。
日治時期,當時的臺東廳曾在此設立警察官療養所,主要提供給日本警察在人員受傷的情況下可以藉由溫泉恢復身體。
警察官療養所除了提供給警察人員外也開放給民眾,因此也有遊客會慕名而來,但由於位處太麻里與大武中間的山麓地帶,交通較不方便,導致在日治時期造訪此處的遊客相較其他溫泉區少。
從民國初期發展至今,溫泉已成為金崙不可或缺的觀光自然資源,曾被交通部觀光局列為全省四大溫泉示範區之一,並於2000年納入中央國家級計畫列管推通,同時交通部觀光局也列入金崙示範溫泉區公共設施投資興建計畫,自2001年正式展開作業,興建溫泉共同管線埋設、內道路闢建等基礎建設。
然而在2009年經歷莫拉克颱風侵襲而產生的嚴重土石流後,雖然大量的損壞金崙溫泉區,但同時也讓土地能休養生息,並在多年後重建以恢復昔日光景。現在的金崙溫泉產業在度過疫情的影響後,依舊發光發熱,我們還是可以在金崙火車站看到一群居住在高雄、屏東的退休年長者藉由搭乘溫泉業者的接駁車往來火車站及溫泉區泡湯,進行便利的金崙一日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