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迴汩汩
南迴汩汩
該專案單位起源於國立台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的專題研究,團隊以「南迴汩汩」為名,刊物則以「汩汩號」為名,寓意如同南迴鐵路旁永不停歇的溪流,象徵著我們持續記錄與傳遞這片土地上深厚的文化。我們深信,每個地方都擁有獨特的故事,而我們的使命,便是將這些故事以更具深度、更貼近人心的形式呈現給世人。
過去,我們曾以《汩汩號》地方誌為媒介,跳脫傳統觀光介紹的框架,以人文科學的視角,深入探討南迴鐵路沿線的發展議題。過去我們先後將南迴鐵路的知本、金崙、大武刊物陸續發布,更是連續三年取得國立臺東大學人文學院東臺灣人文創新創意競賽的優勝成績,我們曾探討南迴鐵路電氣化對當地部落造成的影響,並試圖尋求觀光發展與文化保存之間的平衡點。我們不僅記錄事件,更解析事件背後的社會文化脈絡,將地方公共事務及學術研究議題,轉化為大眾易於理解的內容。
未來,我們希望能持續深耕在地,成為地方公共事務議題的推動及轉譯者。我們將繼續完成南迴鐵路上的其他聚落,並且持續擴大探索範圍,試圖涵蓋更多元的議題面向,我們也期待能夠透過結合舉辦工作坊、講座等活動,讓更多人參與地方公共事務的討論,同時也讓更多人看見南迴地區的文化魅力,並為這片土地的永續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地方誌編撰與出版:
以人文科學視角深入探討地方議題,並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呈現給大眾。
田野調查與訪談:
深入地方,進行田野調查、訪談耆老,挖掘地方故事,保存文化記憶。
社區文化推廣活動:
舉辦工作坊、講座等活動,推廣地方文化,促進文化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