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者,人之所需也。人需要什么呢?解释很多,我们认为人的类本质是精神活动,最重要的需求就是优化精神活动。

在学校里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得到好工作,赚更多钱财,得更大权力,找好的对象等等。这些是重要,但并不是人的终极所需。因为得到了这些之后,并不能保证得到快乐。我们看到的是,有权、有钱的人往往要应付更多的假话和诱惑,再好的伴侣也不能替代自己去面对生活和社会中的各种挑战。何况世界变幻无常,贫富、强弱、得失、爱恨的距离都只是一线之差。


“儒” 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在于帮助人提高内在修持,从而达到平和喜乐,宠辱不惊,八风不动。孔子非常欣赏颜回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相对于自然科学来说,儒学可以说是人的科学。相对于技来说,这种学问也就是大学问。经典就是讲大学问的著作。那什么是大学问呢?《大学》开宗明义地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什么是“明明德”?"明德"就是上天赋予人自然本性的运作规律。也就是《中庸》开篇所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当中所说的性。顺应这个天性的规律就是自然生机之道。什么规律呢?《中庸》接着解释道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是指人的各种情绪(如喜怒哀乐等)还都没有产生时的那种精神境界。人的意识里有各种活动,当意识里边什么活动都没有,没有具体思维,也没有情绪之时的状态就叫作“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当人受到外界刺激之后,和外界发生作用、联系,在其过程中,做到恰到好处,即是“皆中节”,“无过无不及”,这就叫做 “和”。儒家认为,人的精神活动如能时时保持在“中”或者“和”这两种状态,就符合要求了,就是“明明德”。能如此,在外,可以圆通处世;在内,则可以“志和气达”。

什么是“在亲民”?就是要有益于周围的人。人是社会的人,自己周围的人好起来了,自己做事也会更顺利。家和万事兴就是这个道理。儒家讲究 “穷则独善其身”,可以仪表人群;“达则兼善天下”。或穷或达,均有补于世道,为人所必需。这就是《大学》后来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从修养自身开始,随着能力的增大,将“亲民” 的圈子慢慢放大,最终达到 “内圣而外王”。这个王不是当作君王,国王来讲,而是当作“旺”讲。意思是:里面是圣人境界,外面生命力非常旺盛,能为人类作出重大贡献。比如说孔子教书育人,为万世之师表就是其中一例。

什么是“止于至善”?就是要达到大善德。善有三个层次,开始是行为善,如扶危解厄,济世利民;进而是心意善,使自己念念向善,祝福他人得福,此时还需有意为之;最终是达到“至善”,此时心中全无善念,但动心起念,所作所发,觉时梦中,无一不善。真正达到“不守规矩而不逾规矩”。孔子说自己“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就是这种 “至善” 的境界。有了这种善的境界,生机就旺,就合于生生不息的道,也是人之终极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