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探討#1-7
[台灣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新冠疫苗傷害通報統計]
林龍鋒 110/8/18
資料來源:
COVID-19 疫苗不良事件通報摘要報告
https://www.fda.gov.tw/TC/siteList.aspx?sid=1571
這是台灣衛福部自己的網站統計的,所以不會被說是「假資訊」。
因為資訊會不斷更新,所以可以自己點連結進去看最新資訊。
下面只是以到110.08.04的資訊為範本。
COVID-19 疫苗不良事件通報摘要報告 ~110.08.04
共接獲疫苗不良事件通報 4668 件,
當中有 2057 件屬於「嚴重不良事件」通報,
其中含 567 件死亡通報案件及 80 件危及生命通報案件
上述通報案件中包含:
1. 疑似過敏性反應(anaphylaxis) 20 件、
2. 心律不整 13 件、急性心肌梗塞 70 件、血管炎 4 件、
3. 顏面神經麻痺 31 件、
4. 癲癇 15 件、
5. 心肌炎/心包膜炎 11 件、特發性血小板減少紫斑症 23 件、腦血管中風 170 件、
6. 橫斷性脊髓炎 2 件、急性瀰漫性腦脊髓炎 2 件、
7. 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e´ Syndrome) 6 件、
8. 脊髓炎1件、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thrombosis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13 件、
9. 視神經炎 3 件、
10. 急性胰臟炎 3 件、
11. 橫紋肌溶解症4 件、
12. 急性肝損傷 2 件、
13. 多形性紅斑 3 件、關節炎 2 件、
14. 流產 7 件、死產 4 件、早產 1 件、
15. 視網膜靜脈阻塞 5 件、視網膜動脈阻塞 5 件、
16. 深層靜脈栓塞 30 件、肺栓塞 31 件、腦靜脈竇栓塞 6 件、其他血栓相關疾患(other thrombotic disorder) 8 件(通報症狀包含左腎梗塞、缺血性腸道疾病、肝門靜脈血栓及腸骨靜脈、腸道血管靜脈栓塞、上腸繫膜動脈栓塞、腎臟靜脈栓塞及脾梗塞),
皆為接種疫苗後曾被零星報告過的不良事件。
當接種疫苗後有發生上述不良事件或突發其他疾病或不明原因猝死時,請務必要請醫療院所或所在地衛生所進行通報並申請疫苗接種受害救濟。 不過政府總是會用各種辦法、理由來逼民眾自願降低通報死亡人數和推託賠償責任。 這裡面最堂而皇之的理由是必須解剖屍體才能確定死因是否和打疫苗有關。 有些不忍心親人被解剖的家屬就會被迫簽下「死因非關注射新冠肺炎疫苗自願書」,因而成為統計上的「黑數」。
另外,截至目前為止,所有打疫苗後死亡的案例,百分之百被政府歸類為『因自身有慢性疾病』,而無一獲得賠償! 但是別忘了政府總是強烈建議有慢性病的人要優先施打;而且依照常理,所有人一定是在醫師評估健康的狀態下或慢性病控制良好之下,才會給予接種的。若將原因歸咎為自身有慢性疾病,實在有失公允且不符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