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紀導讀專區
新北都會客—
流域客家承轉與蛻變的櫥窗
新北市擁有約67.2萬的客家人口,高居全臺第二;龐大的基數使新北客家的發展樣態極具參考價值。依淡水河流域為基礎、逐流遷徙的客家族群,不論是散居於城市的汀眾、,亦或聚居成為客家孤島、本著原鄉習性遂發展出獨特山林文化的三峽山客,逐漸與周遭同化的語言、式微的傳統,使新北客家形同多元文化裡的隱士、迷彩般消融於社會。都會客家共同面臨的困境,及其所延伸出的相關議題,如:文化保存、族群認同、未來發展等等,都成為他地的借鏡。本展望藉由新北客家獨特性的挖掘及當代發展的呈現,喚起大眾對於「文化多樣性」議題的關注,尊重並正向看待文化交互影響、融合的過程,同時能夠欣賞客家文化蛻變後的當代成就,由新北都會客的多元櫥窗,看見客家文化與時俱進的量能。
新北客亮點一|汀漳客為底的獨特性
臺灣的客家人主要來自廣東省的嘉應州、潮州和惠州,講的是四縣、海陸、大埔和饒平腔的客語,但其實,新北市有許多來自福建省汀州和漳州的客家人,尤其是「汀州客家」鮮少被人提起,他們也是構成臺灣多元客家文化中不容忽視的部分。清朝初年即來臺拓殖的汀州客家人,部分自淡水、三芝、石門等地上岸落腳,部分則前往新莊、板橋、中和等地開墾。此外,還有許多漳州平和、南靖、詔安的客家人到此拓墾。這些來自福建的客家人(閩客),有別於居臺灣主流的廣東客家人(粵客),他們在福佬強勢的新北地區,逐漸隱身成為客底,並發展出別具特色的文化。
新北客亮點二|以淡水河為母親河 孕育不同河段的客家故事
落腳於新北的客家族群,逐淡水河流域遷徙至落地生根,沿線發展出許多重要的聚落;自出海口溯源自中上游河段,包括「北濱客家」、南岸「新莊客家」、北岸「擺接客家」及上游「三峽山客」,囊括了不同時期來到新北打拼的客家族群與環境、週邊族群互動的故事。
新北市擁有約67.2萬的客家人口,高居全臺第二;龐大的基數使新北客家的發展樣態極具參考價值。依淡水河流域為基礎、逐流遷徙的客家族群,不論是散居於城市的汀眾、,亦或聚居成為客家孤島、本著原鄉習性遂發展出獨特山林文化的三峽山客,逐漸與周遭同化的語言、式微的傳統,使新北客家形同多元文化裡的隱士、迷彩般消融於社會。都會客家共同面臨的困境,及其所延伸出的相關議題,如:文化保存、族群認同、未來發展等等,都成為他地的借鏡。本展望藉由新北客家獨特性的挖掘及當代發展的呈現,喚起大眾對於「文化多樣性」議題的關注,尊重並正向看待文化交互影響、融合的過程,同時能夠欣賞客家文化蛻變後的當代成就,由新北都會客的多元櫥窗,看見客家文化與時俱進的量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