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翔老師108年1月4日
107年第1學期,建三忠「工程圖學應用」由我與澧璇老師分組上課,該班一年級學過SketchUP,二年級學過AutoCAD「平面製圖」與「立體製圖」,三年級的電腦繪圖實習,要規劃什麼課程內容呢?暑假時與澧璇老師討論後,決定上《建築技術規則》,並以「建築製圖應用(電腦繪圖)」丙級術科試題為範例,進行建築法規檢討,使同學瞭解建築專業用語。
開學前二週,先複習AutoCAD基本指令。九月中旬,我以「301壹層平面圖」為例,教同學如何繪製牆心線,計算「建築面積」、「基地面積」與「建蔽率」,亦即建築面積占基地面積之比率。
對同學來說,這是一個很新鮮有趣的經驗,除了複習丙級術科試題,亦學習AREA這個新指令,計算面積與周長,也為本課程建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接著繪製「302貳層至伍層平面圖」,計算6個陽台面積,陽台尺寸為「牆心線到陽台外緣的距離」這也正是繪製丙級術科試題時,應注意的地方。
第一次月考後,接著教同學計算「採光面積」與「通風面積」。 依據《建築技術規則》「採光面積」係指窗戶面積不得小於樓地板面積1/8,「通風面積」係指門窗面積不得小於樓地板面積5%。
同學們除了複習「工程概論」門窗的定義外,亦瞭解《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篇,對於建築物「門窗面積」的規定。
11月中旬,進入本學期第二階段課程,教《TQC建築及室內設計平面製圖》第三類「建築施工圖應用」,裡面共有10題。熟悉建築平面圖繪製方法,學習如何插入圖塊,如何計算面積,並能瞭解法規的基本概念,題型為建築施工圖及大樣圖。
TQC第302試題,與電繪丙級題目相似,我先以這題作為開場,請同學依題目繪製浴廁平面圖與剖面圖,接著教同學計算地坪貼馬克面積、牆面貼磁磚面積、磚牆斷面積與RC牆斷面積,以及「平方公尺」、「才」、「坪」之單位換算。
在計算過程中,同學瞭解必須要「精準繪圖」,才能計算出正確答案。一張圖包含許多資訊,使用AREA指令,可以計算各式面積。
教學的方法有許多種,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的風格,但我覺得如何讓學生「獲得成功的經驗」,十分重要。因此我創造了「上帝」這位小老師,先將參考答案圖塊,放置在圖框內。當學生畫完圖後,插入我的生日密碼「490515圖塊」,就可以核對答案,若是正確,學生可以獲得成就感;若是錯誤,也知道那兒錯誤,立即修正,因此「上帝」這位小老師,是學習的好幫手。
我告訴同學們:上帝可以供應我們的需要,所以我們要認真學習,耶穌才會指引真理的方向。
「工程圖學應用」每週二第6節上課,但我通常在13:00就先進入電腦教室,試繪當天的試題。14:15上課開始後,我先講解平面圖的柱牆結構尺寸,然後進行教學示範。依據試題內容,同學們學會了室內淨面積、樓地版面積、建築面積、陽台面積等。
107年12月4日,我進行一個教學實驗,當天教303「東側立面圖」,首先問同學:這張立面圖,同學需要花多少時間才能繪完?大多數同學表示至少需要半小時以上,但我告訴同學,老師只要10分鐘就可以繪完這張圖,幾乎沒有一位同學相信。
於是我說:「如果老師無法在10分鐘內繪完這張圖,或尺寸錯誤時,我願意罰做20下伏地挺身。」我用這句話吸引同學專心上課,同學們亦睜大雙眼看著老師示範,整間教室上課氣氛頓時緊張起來。
我首先講述這張立面圖詳細尺寸與繪圖步驟,以及如何插入門窗圖塊。接著我在電腦螢幕上,新增「倒數計時」小視窗,倒數計時10分鐘,我配合詳細講解,最後在10鐘內繪完「東側立面圖」,繪完後立刻核對答案,結構體尺寸全部正確,但我沒注意梁深為60cm,使得造型版尺寸上下偏差了一些,於是我就在學生面前做了20下伏地挺身。
我希望同學看完老師示範後,也能在規定時間內繪完一張圖。我就用這個新的上課模式,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教完了《TQC建築及室內設計平面製圖》10個試題。
這學期我沒有在電腦教室內處罰過任何一位學生,相反的,我卻在電腦教室內,接受4次「處罰」,總共做了80下伏地挺身。
即使是一個微小的失誤,我都會「放大檢視」嚴格要求自己,希望教給學生的是:「繪圖一定要非常細心,不容許絲毫錯誤。」
三年級學生已經熟悉電腦繪圖,老師可以進行完整的講述與教學,但學生的「專注力」畢竟有限,因此我以「10分鐘」繪完一張圖為目標,再要求學生「30分鐘」完成一張圖。
剛開始學生認為不可能,但若能上課專心聽講,全神貫注繪圖,最後真的有少數學生,能在10分鐘內繪完一張圖。使原本對電腦繪圖恐懼的同學,重新建立信心,
原來我也可以做到。期待學生在未來學習道路上,若面對挑戰,也不會輕言放棄。
我想教同學的是:「正確性而非速度快」,雖然有時間壓力,但我在進行廣播教學時,學生不會感覺我繪的很快。柱繪完後,接著標示柱心線;外牆繪完後,接著標示牆心線,逐步檢查有無錯誤,我是「很流暢」繪圖,而不是「很快速」繪圖,希望每位同學能學會「正確」與「細心」的學習態度。
本學期擔任「工程圖學應用」課程,我做了許多新嘗試,包括倒數計時10分鐘、先給學生參考答案圖塊、繪錯時罰做20下伏地挺身等。教學本來就是一件有趣的事,整間教室都是我的舞台,可以依照自己的想法,盡情發揮。
每位老師的專長與興趣不同,如何活化教學內容,如何與學生互動,如何激發學習興趣,如何引起話題,如何創造角色,吸引同學注意,並依照學生需求,設計適合的教學內容,同時建立自己的特色與風格,都是很重要的事。
我認為有效的教學,就是訂定一個具體的目標,讓學習成為一件有趣的事。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對課程內容有收穫,在這門課程內,我都盡量努力實踐,另外我亦勇敢嘗試別的老師不會做的事。
這學期的最後一次上課,我請同學寫出本學期「工程圖學應用」學習心得,彙整後共約2萬2千餘字,描述這學期我們一起走過的路,雖然只是隻字片語,卻也是永恆回憶。大多數同學表示收穫很多,其實我也在擔任這門課程中,實現自己的教學理想。
或許多年以後,我們會回想在中正高工建築科,曾有一段如此開心的學習過程。期待每位同學,能在未來的學習道路上,每一步皆用力踩下自己的腳印,因為每一個足跡,都將是未來值得珍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