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簡介:
棧二庫、棧二之一庫位於高雄港2號碼頭,創建於日治時期,原為磚牆瓦頂單層小型倉庫,共四間,乃是當年儲存、輸運砂糖的主要倉庫之一。
民國45年間,高雄港務局研擬港埠擴建計畫,民國47年7月獲得美援貸款展開「12年擴建工程」,棧二庫在此擴建工程中被改建為可容納雜貨3,000公噸的新式倉庫。棧二庫、棧二之一庫與同區的香蕉出口專用倉庫,為台灣經濟奇蹟創下輝煌的歷史,對於高雄舊港區的發展具有歷史意義。倉庫柱樑是以鋼筋混凝土柱構成,結合力霸鋼筋屋架、磚牆和水泥瓦屋頂,倉庫內並未架設任何支座,以方便貨物進出。
民國91年(2002)間,高市港務局因應歷史建築活化再利用,統合棧二庫、棧二之一庫以及三號碼頭香蕉棚和港史館等一帶港區空間,規劃成內涵豐富的海岸文化觀光場域,棧二庫、棧二之一庫內部空間被轉型為美食休閒事業,名為「漁人碼頭」,民國93年(2004)11月4日正式對外開放。
提出歷史建築再利用計畫,以尊重歷史文化為前提,保存百餘年來棧二庫、棧二之一庫裡外所遺留下來的元素,於107年2月13日開始營運,以嶄新面貌,透過文創、展覽、餐飲的複合經營復甦了港濱歷史空間。 (資料來源:高雄政府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