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簡介:
鳳山縣城自林爽文事件後,於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遷至埤頭街(今高雄市鳳山區),為別位於左營之鳳山縣舊城,遂稱其為鳳山縣新城。鳳山縣新城原有城門六座、砲台六座、土牆及莿竹二重城牆、護城河。經歷歲月摧殘,只餘城門一座、砲台三座,現均列為鳳山縣城殘蹟,為市定古蹟。
鳳山縣新城共有城門六座,東、西、南、北四門,另外再增建外北門、小東門(或稱東便門),此六座城門均位於交通要道,易因現代都市計劃破壞而消失。目前只剩東便門。
鳳山縣新城原有六座砲台,其形式各異,該是順應地形、水文而建;砲台獨立於城牆,僅相連但不相通;位置大都在城牆轉角之處。前只剩澄瀾砲臺、訓風炮臺、平成砲臺。(資料來源: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