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講座活動

以下為已舉辦過的講座~~

2022/3/26 講座
講座開始前,活動策畫承辦人會以一個【快閃短講】開場,以簡報說明本年度計畫發想概念及內容、以及摘錄「超越志工-青少年如何創造影響力?」演講內容作為分享,歡迎參與者聆聽並且現場提問。

咚咕栗 🌰X2

講者:吳士緯 博士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博士後研究學者、臺大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兼任助理教授、台灣產蝶蛾圖鑑 總負責人之一。

09:30-12:30
公民的科學日常 - 青少年知識共創的想法與實踐

  • 公民科學是什麼?發展歷史是如何?

  • 你知道公民科學對林奈、牛頓、富蘭克林、達爾文這些名人的想法產生什麼影響嗎?

  • 青少年能參與哪些公民科學?如何參與?又能從中獲得什麼學習和成長?

13:30-16:30
公民科學實例分享與應用-以台灣近十年蛾蝶知識發展為例

  • 介紹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及各大公民科學社群。

  • 公民科學資料歷年來幫助科學家做了哪些有趣的科學發現?貢獻如何?

2022/4/16 講座

咚咕栗 🌰X2

講者:陳柏璋 老師

森之形自然教育團隊共同創辦人、竹科實中生物研究社指導老師、森林科教師,是個行動派的斜槓教育者。

09:30-12:30
如何運用「iNaturalist」APP 進行物種的快速辨識、紀錄和使用者交流—以植物和昆蟲為例。

講者:許正德 老師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技士、台博館都市綠地生態監測計畫講師、iNaturalist的打雜工。

13:30-15:30
何謂「有禮貌的照片」?公民科學平台使用禮儀與「求鑑定」須知。

2022/5/14 講座

咚咕栗 🌰X2

講者:吳士緯 博士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博士後研究學者、臺大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兼任助理教授、台灣產蝶蛾圖鑑 總負責人之一。/ 一位工作與生活都與蟲為舞的昆蟲老爸,深感接觸自然是增進社會、家庭與孩子對知識產出與共同價值形成相當重要的一件事,因此透過各種方法致力將這份想法分享給更多人

09:30-12:30
「如何拍出資訊量足夠的生物影像?」是否期待自己拍攝的生物類群能被對應的社群平台鑑定出來?是否對於自己記錄到的影像能帶動科學的進展到何處暫時無法想像?通往這份期待與火花的路上,會需要哪些基本的考量?本課程將分享(1)觀察力、拍攝能力、生物多樣性素養的培養、(2)各生物類群的過往研究進展可能帶動對"資訊量足夠"這回事需求度的差異、(3)遇到社群中對自己的指點,可以如何面對而讓自己成為更出色的公民科學家。

講者:紀博瑋 老師

臺大森林系畢業,擁有7年的賞鳥經歷,賞鳥是人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3:30-16:30
鳥類的公民科學經營現況,「eBird Taiwan」、BBS繁殖鳥調查、 iNaturalist APP等平台使用介紹,鳥類影像與聲音紀錄重點,踏出室外實習調查都市鳥類(青發處附近、自由廣場) 。

* 備註:家中有望遠鏡的可以盡量帶來,沒有也沒關係喔

2022/5/21 講座

咚咕栗 🌰X1

13:30-16:30
探索蜘事、知蛛常樂:臺灣的蜘蛛生態簡介及觀察」

—蜘蛛的基本認識—如何觀察紀錄(公民科學部分)
蜘蛛的戶外觀察

講者:羅英元 老師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博士生。

從小害怕蜘蛛,但自研究所開始以蜘蛛為研究對象後,從此認識蜘蛛世界的美妙與樂趣。

2022/6/4 講座

咚咕栗 🌰X1

紅葉🍁X1

講者:向高世 老師

中華民國自然與生態攝影學會理事長。

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兼任教師。


繽紛的真菌/探索台灣菇蕈的奇幻世界
09:30-12:30

真菌類群概述與簡介。
— 真菌之觀察與紀錄重點。
— 真菌之公民科學社群使用與介紹。

講者:黃鈺翔 老師

海內外登山經驗豐富。

經營「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FB粉絲專頁。

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畢業。

山林與野外的新手入門課
13:30-16:30

如何尊重自然環境?
— 如何保護自己?
— 行程規劃、氣象、地圖記錄、戶外裝備、野外糧食準備。

*注意:此為報名福山植物園野外課程者的必備課程,為報名資格審查之一。

2022/6/11講座

咚咕栗 🌰X1

10:30-12:30、13:30-15:30
善用好工具:行動顯微鏡的使用技巧

「視角與尺度的擴增:行動裝置結合顯微的新玩法」

- 如何為手機和平板增加裝備- 高倍鏡、低倍鏡怎麼玩

*需自備可拍照的行動裝置並事先下載 uHandy App 確定可以使用 (Apple 裝置一定可以)

*提醒:好的手機或平板效果會好很多。

*上、下午各 2 小時,學員限額 24 人。

** 【因需使用器材,活動名額有限,以12-19歲優先報名,報名開啟三天後如有餘額再開放20歲以上報名

* 本課程活動跨中午,請務必確認上下午都能參加再報名

* 因防疫考量,請自行用午餐,並請不要在教室內用餐。

講者:葉長青 博士

現任生物科技公司顧問,曾在矽谷與台灣的半導體與材料領域擔任不同職責的工作。雖深覺底子不足,但仍受(不要太難的)基礎科學、科技、動手做三股能量吸引的一個業界人。

2022/7/2 一日工作坊

咚咕栗 🌰X2

09:30-17:30
iNaturalist 專案範例與實作 一日工作坊:台北景美『仙跡岩大挑戰』

* 參加者需自備悠遊卡以支付捷運或公車費用。

* 需自備可拍照的行動裝置、並需可行動上網。

* 午餐為自備行進糧,請自行準備好攜帶的餐點、足夠的飲用水。

* 請攜帶遮陽帽、雨具、著長袖衣褲(不要牛仔褲)、運動鞋、防蚊液、行動電源。

講師群

森之形自然教育團隊

推展森林及生態教育的新創品牌,透過多元媒介傳達「森林」的重要與美好。

黃瀚嶢

斑光工作室生態圖文與環境教案的創作園地,靠林間路過的斑斑靈光,生根抽芽。

吳士緯 博士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博士後研究學者、臺大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兼任助理教授、台灣產蝶蛾圖鑑 總負責人之一。

2022/7/16 講座

咚咕栗 🌰X1

13:30-16:30
蛙蛙世界的公民科學與蛙類生態保育

  • 台灣的蛙蛙多樣性與生存危機

  • 台灣蛙類網路資源與公民科學平台

  • 台灣兩棲類保育志工團隊與定期定點監測工作介紹

  • 外來入侵種斑腿樹蛙與海蟾蜍的控制保育行動

楊懿如 副教授

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為台灣環境教育界、兩棲保育界享有盛名的「青蛙公主」。楊教授研究蛙類35年、研究之餘推動保育不遺餘力,運用蛙類公民科學調查來協助蛙類調查及保育已有20年的經歷,為台灣公民科學界的先驅。

2022/8/3-4 野外生態調查實習二日課程

iNaturalist 專案:福山大挑戰 【兩天一夜營隊, 含清晨及夜間課程】

咚咕栗 🌰X2

是本系列課程的特殊寶藏,參加者須經過資格比序:

(1) 必須蒐集到「山林與野外的新手入門課」,且 (2) 累積獲得最多「咚咕栗」的人具有優先權。

* 參加者負擔部分車資與食宿費,每人 2000 元。

* 學員限額 24 人,另訂有參加者資格比序與審查。

* 詳細收費辦法、注意事項與課程表詳見活動計畫中的附件2「福山大挑戰野外課程 簡章」。

2022/8/13 講座

咚咕栗 🌰X1

09:30-12:30
如何提出適合的研究問題、設計公民科學計畫題目,組成團隊共同累積資料

講者:李後鋒 教授

李後鋒教授的研究團隊以白蟻為材料,探究社會性昆蟲的生態奧妙,同時也將所發現的新知應用在白蟻害蟲的管理上,努力降低白蟻在台灣都市環境中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