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觀察之星
什麼是城市自然大挑戰(棲地大調查)
每年4月,荒野保護協會會針對全臺灣關注的棲地,同步進行棲地大調查,期盼記錄下來的累積資料能在棲地守護、物種保育及環境教育的用途發揮影響力。
棲地守護
每年調查成果進行物種名錄彙整,名錄記載該棲地有哪些特有物種、珍貴稀有的保育類,藉由詳實的物種記載提供棲地守護的重要資料。事實上透過物種名錄,曾經在守護五股溼地開發風浪板碼頭、高爾夫球練習場上發揮功效,成功阻止了不當的開發。
物種保育
據中央研究院Taibnet臺灣物種名錄資料,記錄目前台灣有近6萬種生物,但估計物種應該有15萬到20萬種生物,表示台灣仍有許多的物種等待發現。其實新物種隨時都在身邊,在2017年雙連埤就曾發現新的水蛭物種,只要持續的記錄,留下照片,就有機會成為一筆令人驚喜的新記錄。相同的記錄方式,也有機會記錄下入侵初期的外來種,透過早期發現且持續的記錄,進行早期控制、有效移除。
環境教育
一場豐富專業的解說,除了物種知識的提供,結合各棲地特有生態進行講解,更能讓參與的民眾感同深受。因此透過持續的記錄來了解當地棲地的物種變化,藉以調整教案方向能讓解說能貼近當地現況及特色。
荒野棲地大調查的源起、轉變及近三年成果
早期記錄棲地的生物資訊多以紙本方式記載,甚至是僅留存在觀察員的腦海,缺乏系統化的整理,時間一久便會因為紙本遺失、人員離開等因素造成資料中斷、闕漏,長期累積的資料因此佚失,甚為可惜。
早年也曾嘗試推動進行「2008年棲地普查」、「2010棲地白皮書」製作,希望能夠蒐集全臺灣各棲地的完整資訊(如地籍、水文、人力、物種資源、歷史等等) 但因資料繁雜、照相、GPS器材及回報系統都不夠完整,推展不易。演變至今,擁有智慧型手機及電腦的人口接近九成,公民科學家的概念也逐漸被了解接受,顯示推動普查的時機成熟。因此荒野保護協會持續發展記錄平台,簡化棲地調查的難度,期望更有效的蒐集整理棲地訊息。2014年起荒野保護協會選擇在每年四月的世界地球日,以「荒野棲地大調查」為主要調查活動,透過簡易的記錄工具,讓關心棲地的伙伴可以輕易上手,隨手為環境寫下記錄。
在2014年至2016年開始推動使用Ushahidi系統,記錄各棲地物種,但該系統主要是用於災難回報的免費應用程式,應用上較不容易。雖然如此經過持續的推廣,回報的調查資料依舊從每年1,802筆上升至3,382筆,參與人數維持在250人次左右。
2017年在企業經費挹注下,參考前3年調查經驗,自行設計岀操作簡單的「荒野自然觀察記錄網」,在資料輸入介面上更加人性,不只可統整的個人觀察記錄資訊、設立未知物種辨識的交流討論區,強化志工參與機制等方面進行改善。調查期間也從原來設定的世界地球日前後延長為整個四月,因此2017年及2018年的調查記錄增加至至6,000多筆、參與人數提升到430人次左右。「荒野自然觀察記錄網」雖然在內部的使用上得心應手,但仍遇到一些困難,像是各類群生物資料不易比對確認及調整,也因此沒有對一般民眾進行推廣。
2019年起轉換記錄平台至「iNaturalist」,iNaturalist除了易於操作的介面、也有人工智慧及社群分享鑑定的優點。在棲地資料彙整及系統優化上也都優於原使用系統,與世界所有關心棲地種的夥伴互動,希望能從關心棲地出發,推廣至全民共同參與,朝向隨手做記錄、守護棲地的目標邁進。
CNC調查時間
4/26 (五) ~ 4/29 (一)
成果發布
5/12 (一)